第二十一章 汪倫情深桃花潭 李白祝壽嵩嶽山(2 / 3)

杏兒紅著臉,見管家古怪,含羞離席入內室。

李白知胖兄心意,展顏嗬嗬一笑:“大兄所言極是,改日再行飲過。”

二人醉醺醺,話又十分投機,再擺一陣近日見聞,便各自回房休息。

李白入內室。

室內,紅烺烺一枝大燭,將四圍照得通明,幾疑為花燭洞房。

杏兒早已沐浴,換了睡衣倚在床頭。

李白見床前地上,置一大木盆熱水,盆裏放根白汗帕,正蒸騰般冒著熱氣。

嗬嗬,杏兒心思,他哪會不曉?

笑吟吟解衣去褲,一屁股坐進盆中,將渾身上下,擦洗得幹幹淨淨。又赤條條爬上床,像隻性急的潑猴,一把摟杏兒入懷。

正親熱間,杏兒猛一陣抽搐,下麵隨之一緊,嘴裏痛苦叫道:“大郎,好痛!”

李白被她一呼,以為用力過猛,動作頓時緩下來,愛憐地望著她。

燭光映照下,杏兒兩眼緊閉,有淚從眼角溢出。

李白忙俯下頭,咬著她的耳朵,柔聲說道:“怪我性急,弄痛了娘子。”

杏兒氣喘不止,忍痛應曰:“非大郎之過,實妾身心口劇痛,一時胸悶難忍,故而驚叫。”

李白一聽,駭得不輕。翻身從她身上下來,抱著一陣輕揉,嘴裏不停地問道:“好些了嗎?還疼得厲害嗎?”

李白體貼如斯,杏兒幸福如蜜,便強忍住心痛,軟軟地笑而應曰:“不礙事,被大郎一揉,妾身好了許多。”

李白不敢大意,仍然放心不下。他有許多杏林朋友,知道胸口劇痛,又或者胸口發悶,恐是消渴症之兆。如果症發突然,萬萬無藥可治啊。

杏兒不知凶險,躺在李白懷裏,慢慢恢複了平靜。胸口也不再痛了,又露出杏花般美麗笑容。

李白這才放心,將杏兒摟入懷中,靜靜地入眠。

鄉村四月無閑人,農活日漸繁忙。

山灣裏,平壩上,鄉鄰忙忙碌碌,耘田耙地刨壟埂,車水搗漿育小秧。

唯太白居裏,依舊一貫的悠閑。

太白居名頭很響,確也是個好去處,每日裏酒香肉香,在鄰裏鄉黨眼中,就是個神仙樂園。

二十來畝田地,雇四個精壯長年,也沒見他們多辛勞,就打理得妥妥當當,何需主人煩勞半分?

房前屋後,又辟出一畦畦菜地,種些瓜果菜蔬,長勢茂盛喜人。一蓬蓬黃瓜,一壤壤豇豆,一株株紫茄,一團團南瓜,早開滿各色花兒,紅的白的,黃的紫的……花花綠綠一大片。

昨晚下了一場雨,早晨起來的時候,尚有些許涼意,絲絲沁人心脾。

李白是個閑人,閑人多有逸興,很喜歡這種薄涼。

寅時,一刻。

李白獨自去後花園,將白色長袍脫下來,搭在一株老梅上,隻著一身短打頭,開始活動筋骨。先掄胳膊踢腳,嘿嘿嗨嗨一陣發聲,吐出一夜的宿悶氣。又習一套古法五禽戲,神情專注無雜念,動作一絲不苟。

五禽戲動作古怪,常人聞所未聞。考究戲法出處,實則大有來頭。漢末,沛國譙人華佗,效山中虎、鹿、熊、猿、鳥而創,時而騰越,時而滾跌,時而縱飛……如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穩、猿之靈巧、鳥之輕捷。習者“任力為之,以汗出為度,有汗以粉塗身,消穀食,益氣力,除百病,能存行之者,必得延年”。

李白少入青城,無意中得而習之,幾十年習練不輟,自覺身輕如燕。

寅時,三刻。

李白習完五禽戲,再舞一套岷山劍,颯爽猶似當年。身手矯健敏捷,看不出已逾不惑。

舞劍畢,渾身汗出。

李白放下劍,挪步到老梅旁,閉目靜息站定。兩腳尖內扣,兩膝微微彎曲,間距寬與肩齊。少頃,仰天深吸一口氣,又雙肩頭緩緩下沉,雙手抱元於小腹,雙眼虛閉,眼觀鼻,鼻觀心,意守丹田。輕緩呼吸,周天真氣循環。初時,丹田氣跳如潛魚吐泡,繼而發熱,再發燙,氣湧如沸……至此,神清氣爽,身輕心明。

李白晨練畢,披上白色長袍,來到菜園溜達。

一畦畦菜蔬,碧綠如玉。埂壕裏,猶有不少積水。

積水渾濁,東一窪西一窪,有無數的蠐螞崽,拇指般大小,密密麻麻遊水中。咯咯呱呱,叫個不停。

藤兒蔓兒上,猶掛著雨水珠兒,在青菜葉映襯下,瑩瑩閃著潔淨的光。

一園菜景,無限愜意。

時,霞光蒸騰,旭日緩緩東升。遠遠近近,雄雞聲聲啼鳴。

卯時,一刻。

突有鴿哨唳空,自西北方而來。

哨聲“噓噓”,掠過山巒田野,由無限遙遠的天際,漸漸飛臨頭頂。

一隻“飛奴”,頭圓睛寬腿壯,低空盤旋三匝後,徑往太白居衝下。

李白手搭涼棚,喜滋滋望向天空。心裏愉快地想,不知哪位好哥哥,又來相招吃酒了。

果然,那鴿落下不久,胖管家就到了菜園。拿一支寸長竹管,急吼吼呼喚道:“阿郎在哪?阿郎在哪?有遠方飛鴿傳書。”

李白背負雙手,站在瓜棚下。

謝冕見了,三步並著兩步跑,很快到了跟前,雙手將一隻竹管呈上。

李白接過竹管,擰開取出一箋,乃丹丘生飛書相招。

箋上寥寥數語:五月初九日,某六十壽誕。嵩山紫雲峰·元丹丘。

李白一愣,有些疑惑。

丹丘生退隱嵩山,李白早就知道了,唯感到奇怪的是,信上說的紫雲峰,讓人有些不明白。道友誰不知,丹丘生所置別業,在嵩山腳下潁水畔?

莫非……棄了潁水茅屋,搬到紫雲峰了?

管它呢,大兄六十壽辰,且飛鴿傳書相邀,為何不前去祝壽,討他一杯壽酒喝!

李白拿定主意,與杏兒相商,準備前往嵩山祝壽。

杏兒聽罷,心裏十分理解,愛他有情有義,當下吩咐管家謝冕,多多準備壽禮,切莫失了李白麵子。

古人崇尚自然,視“壽”為“五福”之首。齡逾五十歲後,每每滿十大壽辰,家人必用心操辦,以期老者頤養天年。

民諺雲:“五福臨門,勝似仙人。”

何為五福?

《尚書·洪苑》載:“五福,一曰壽,二曰福,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

“壽”為“五福”首,那是先人的人生觀,人人希望得到長壽。

《詩經·豳風·七月》又載:“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饗,日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詩經·小雅·天保》再載:“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鬆柏之茂,無不爾或承。”

唐時,風俗宛然,接到壽函後,受邀者須準備壽禮,以表示對壽星的祝福。最常見的壽禮有:壽糕、壽燭、壽麵、壽桃、壽詞、壽幛、五瑞圖、“壽”字吉祥物。也有灑脫的人,或送雞鴨魚肉,或送銀錢相賀。

李白天性灑脫,想得也簡單,帶上兩壺“壽”酒,封上十兩“壽”銀,既體麵又攜帶方便。

李白這麼想,也是心有所慮,此去嵩山路途遙遠,恐麵、糕生黴變壞,便不欲讓仆人準備。

杏兒知書識禮,哪會依了他?嗔曰:“大郎恁不曉事?此祝壽必備禮信,何敢省去不作?!”親自去到磨坊,動手磨起麥來。

李白嗬嗬一笑,也不管娘子作甚,任她磨坊勞作。

杏兒耗時一夜,磨出一大盆麵粉。先用大羅篩篩去麩皮,又用一把細羅篩,篩出精細的白粉,然後倒入烏缽,摻上適量的井水後,反複抓勻攪拌,稱之為“和粉”。

待麵和好後,還得“醒麵”,須不停揉搓、碾壓,直到麵泥滑溜成團,可捏成各種形狀不再變形時,勁道就達到了要求,麵也揉得“熟”了。

再依壽禮標製,取分量不等的麵泥,做成壽糕、壽桃、壽麵,裝入竹蒸格裏,上蒸籠慢火蒸熟,出籠置放陰涼處。待其慢慢陰幹,壽麵就成了“長壽麵”,即便炎炎夏日裏,想要存個十天半月,也不會變質壞掉。

杏兒憑著一雙巧手,做出了無數的壽麵,精致而花樣繁多。又用一把剪子,在大紅的麻紙上,鏤空剪出“壽”字和“福”字。再將這些“壽”和“福”,小心翼翼地裁剪下來,仔細地粘貼在紮包上,寓意老壽星長壽幸福。

女主人忙了兩天,花花綠綠的壽麵,就準備齊了。杏兒看看自己的傑作,得意地向李白撒嬌。

李白滿心歡喜,抱起杏兒甩在床上,小兒女般打滾一堆。

謝冕也沒閑著,得女主人吩咐,幾番去到城裏,置辦壽燭、壽幢、五瑞圖等物。件件做得精心,不敢有半點馬虎。

諸事準備妥當,隻待擇日上路,李白便會西去嵩山,為元丹丘祝壽了。

中嶽嵩山,國中名頭很響。但凡說到中嶽,土著津津樂道者,莫過於少林寺。

嵩山有少室峰,少林寺因之名焉。少林寺頗多故事,坊間傳說紛紜。

魏末孝昌間,有僧達摩自身毒來,“一葦渡江”後,泛遊洛、嵩,後落錫少室峰麵壁九年,影入石壁而成禪宗祖師,少林寺禪宗祖庭名分,由此而奠定。

隋末國初間,有十三棍僧者,救唐王李世民有功,少林寺成為皇家禪林。受太宗封賞,賜田千頃,水碾一具,冊封少林僧為僧兵,少林寺由此名揚天下。

李白素慕仙道,既然已授道籙,對於禪宗的事,便不再感興趣,也沒有遊少林寺的想法。在他的心目中,嵩山之所以崇高,實因元丹丘的緣故。

元丹丘遊吳越,曆三年後歸嵩山,拆了穎水的茅屋,在紫雲峰搭建山居,隱此間潛心修行。到過山居的人,莫不歎為觀止,誠心佩服元丹丘,果然好眼光。

山居臨峰而建,背倚擎天峰巒,前臨萬頃林海,北望大河滔滔,自天際奔騰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