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廣孝佇立在官道之上,沉默了片刻,而後緩慢點了點頭道:“貧僧一直都知道。”
袁珙忍不住追問道:“大師以為,這是靠計謀能夠戰勝的力量嗎?”
這一次,姚廣孝的沉默比方才漫長了許多,姚廣孝最後如此回答道:“貧僧相信燕王殿下可以做到的。”
袁珙擦了擦額間的熱汗,不置可否。
此次南下之前,袁珙已在北平府活躍了大半年,替朱棣籠絡了大批北地官吏及軍官,而剩餘忠於朝廷的官員,也被姚廣孝布置的眼線嚴密監視著。朱棣本人則采納了姚廣孝的建議,向朝廷上書,進一步擴充了王府親衛隊的規模,將原本八百人的親衛隊擴張到了一千五百人。盡管從總數上看依舊不算多,但新擴充的親衛皆是朱棣從各處籠絡來的基層軍官,他們有軍伍經驗,且久經戰陣。
他日,一旦與朝廷開戰,這一批軍官便是擴軍的基礎,根據姚廣孝的測算,以這一批熟練軍官為核心,未來的燕軍可以擴張出一支兩萬人規模的大軍,加上隸屬於藩王的三護衛和北平府少部分聽命於朱棣的鎮守兵,朱棣可以在做好充足準備的情況下召集六萬兵馬,而與之對比的是,朝廷隻需要揮一揮手,可以動員的兵馬數字便是六十萬。
袁珙實在想象不出,要怎樣的自信,才能在如此懸殊的實力對比麵前,依舊堅守本心,想來也許這就是朱棣重視他的緣故,畢竟隻有瘋子才能理解和信任瘋子。
山民忽然在前頭停住腳步,繼而道:“倆位大人,前方便是嵩山護國寺。大人隻讓小的帶路到此處,這起先說好的報酬呢?”
袁珙點點頭,表示知道山民的意思,接著從腰間翻出一貫銅錢,隨手拋給山民,正色道:“自然少不了你的!起先說好三百文,念你帶路辛苦,這裏是五百文,隻多不少了。領了錢財,今日的事情爛在肚子裏,不可對旁人說起,明白嗎?”
山民喜笑顏開地收下銅錢,千恩萬謝道:“小人明白,小人哪裏敢摻和倆位大人的要事。”邊說邊識趣的離去了,待山民走遠之後,姚廣孝轉頭對袁珙問道:“說起來,你為什麼忽然想拜訪護國寺?”
袁珙整理好衣冠,大步走向山腳的石階,一邊答道:“起先呢,在嵩山這些寺廟之中,便聽聞護國寺的名聲,心中向往已久,卻因種種原因未能成行。今日既然有機緣重回舊地,自然要前去拜訪一二。”
姚廣孝聞言不解其意,問道:“這護國寺可是有何獨特之處麼?”
袁珙看了姚廣孝一眼,意味深長道:“大師,難道未曾聽聞,護國寺供奉的主神,臨水夫人陳靖姑的故事麼?”
姚廣孝愣了一瞬,微微點了點頭道:“自然是聽過。”
袁珙口中的“臨水夫人陳靖姑”可是大有來頭,乃是閩省本地的佑民之神,相傳陳靖姑曾施善心救助了一個骨瘦如柴的路邊老嫗,卻不想那老嫗竟是觀音化身,見陳靖姑心地良善,便賜予她符術,教她行善積德,為民間保胎救產。此後,陳靖姑又借助法術斬妖除邪、祈雨救災,深得閩省百姓敬仰。姚廣孝不解其意,顯然疑惑的是,袁珙一個留戀凡塵而無心修道的假道士,為何會忽然有心拜訪這樣一位以護國佑民而聞名的主神。
袁珙淡淡的問道:“山人若說是請罪,大師會覺得意外嗎?”
此刻,倆人正踏入寺院,到了供奉臨水夫人塑像的正殿門外。姚廣孝不解地看向袁珙,思索片刻之後,回道:“莫不是道長以為,眼下你我正在做的事,畢竟有違天道,擔心受到上天責罰?”
袁珙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先對著臨水夫人鄭重一拜,而後才起身說道:“此話說對,也不全對,山人既是敬神畏神,卻也歎神。”
姚廣孝一愣,不解其意,靜靜等著袁珙敘述想表達的下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