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朵顏三衛(2 / 2)

領先半個身位的朱高熾淡淡說道:“不必驚慌,寧王殿下是我們的朋友,朵顏三衛是朝廷的附庸,在這裏我們理應受到夾道歡迎。”

朱能眼中閃過一絲愧色,鬆開了緊握刀柄的手,雙手抓緊了大旗,驅使馬匹跟隨在朱高熾身後。大寧府高聳的城牆之下,王府護衛和朵顏三部的指揮使分列左右,當今寧王的車駕已在此地等候多時。

這朱權為皇帝的第十七子,對朱高熾而言則應當稱“十七叔”,但實際上倆人年紀相仿,待禮節性的儀式結束之後,朱權便熟稔地牽住朱高熾的衣袖,與他登上同一駕馬車,熱切地攀談起來。來之前,姚廣孝便已探明,朱權性情溫厚,恰與朱高熾多有為相似,想來倆人應當會是相談甚歡,而宗室之間的談話,以姚廣孝的身份自然是不便參與,更何況,他還有一項隱秘的使命要完成。

待迎接儀式結束後,姚廣孝隨著本地指路的官吏,來到一名身形佝僂蒙古老人麵前,此人看上去麵貌滄桑,雙目之中卻含著銳光,有如草原上蟄伏獵食的野狼,正是泰寧衛指揮使阿劄施裏。泰寧衛在朵顏三衛中的實力最為雄厚,號稱有三萬精騎,阿劄施裏本人一度曾是三部落共同的話事人。在更久遠的時代,朵顏三部尚未分裂,三部落的牛羊及牧民皆是阿劄施裏先祖的私產。奈何到了阿劄施裏這一代,蒙古式微、家族衰落,昔日光景不再,阿劄施裏也隻能忍氣吞聲,看著另外兩部與自己平起平坐。這個情報對姚廣孝來說十分關鍵,要籠絡朵顏三衛,最好的方式便是分化三部落,而後扶持其中的最強者吞並另外兩家。

而對於麵前這個前來拜見自己的燕王使者,阿劄施裏也感到些許意外,惕地打量著姚廣孝,用並不算熟練的中原官話問道:“不知尊使找在下是為何事呢?”

姚廣孝四下環顧,用眼神示意阿劄施裏屏退左右,這個征戰一生的老蒙古人,雖然不懂中原人的計謀,卻也立即嗅到眼前來者的特殊之處,短暫的遲疑之後,阿劄施裏揮手示意旁人退走,引著姚廣孝步入小院。

剛在亭中落座,便聽姚廣孝正色道:“指揮使可想過有朝一日恢複先祖榮光?”

阿劄施裏一愣,眼中閃過一絲精光,隨後又快速隱藏。

阿劄施裏冷冷回道:“在下不知尊使此話何意。”

姚廣孝心中暗笑,這蒙古頭人到底還是不擅長隱藏心思,自己隻是簡單言語試探,便已經摸清了對方的底牌。

姚廣孝淡淡道:“洪武二十年,指揮使率部歸降,接受了朝廷的冊封,奈何當今聖上忌憚指揮使的勢力,便將指揮使所屬部族一分為三,並下詔稱,卿本元之親屬者,今特於泰寧等處,立泰寧、福餘、朵顏三衛,以阿劄失裏為泰寧衛指揮使,各領所部,以安畜牧。眼看昔日草場被硬生生劃分給另外兩家,指揮使心中想必多有不悅。”

阿劄失裏的臉色一時有些難看,冷著臉道:“是又如何呢?昔日以大元軍勢之強盛,尚不能與朝廷天軍抗衡,我一個小小頭人,能獲封指揮使已是僥幸,又怎敢要求其他?尊使今日特地要求私下見麵,是為了當麵恥笑在下麼?”

姚廣孝揮了揮手,表示自己並無惡意,隨後又道:“指揮使想必已經看見了,燕王府上世子今日親自前來,正是帶著燕王殿下本人的誠意而來,話說燕王有心與寧王交好,是為何故?”

阿劄失裏冷哼一聲道:“你們中原人的把戲,我怎麼看得懂?”

姚廣孝的神情陡然變得嚴肅,正色道:“指揮使分明看得懂,隻是不敢承認罷了!不然今日也不會同意私下與貧道會麵。指揮使在北地多年,想必早與燕王打過交道,對燕王殿下的實力也有所了解。依貧道之見,此次燕王與寧王交好對指揮使而言倒是一樁好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