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與李堅的預期不同,南軍的渡河行動到了具體執行層麵,卻成了一場十足的災難。
同樣一支大軍,在徐達、常遇春手中,足以掃平蒙古,恢複中華舊地,在馮勝、藍玉手中,足以北出長城,驅逐殘元,可到了建文年間,因為缺少合格的主帥,十萬明軍竟然連如臂指使也變得難如登天。八月十六日明軍開始渡河,直到八月二十日,南岸的數萬明軍也隻渡過去三分之一。而從八月十七日開始,前線有越來越多的潰兵敗退下來,將燕軍不可戰勝的傳聞帶入明軍主力各營之中,一時間明軍內部變得人心惶惶。所有人都知道燕軍即將南下,卻不知燕軍將在何時何地出現在眼前,對未知的恐懼在明軍之中無聲地蔓延開來。
八月二十四日,南岸明軍已有七成度過滹沱河,聯合北岸大軍,在李堅和顧成的親自部署下,試圖在北岸結成嚴密陣型。但燕軍恰是在這一天,悄無聲息地抵達了戰場。率先出現在南軍麵前的是數千麵迎風飄揚的大旗,那是燕軍之中最為精銳的騎兵,由燕山三衛、精銳邊軍和歸降的蒙古騎兵構成。這支騎兵在抵達戰場後的第一時間就投入了衝鋒,重點衝擊南軍尚未成型的軍陣、以及各營之間的結合部,十萬南軍在燕軍的反複衝鋒之下,隱隱有了幾分崩潰的跡象。
正午時分,隨著嘹亮的號角在北方響起,朱棣親率步軍主力抵達戰場,對搖搖欲墜的耿炳文所部大軍發起了雷霆一擊。在滹沱河沿岸集結待命了近一個月的十萬大軍,隻用了一天便全麵崩潰。亂軍之中,顧成和李堅皆被燕軍俘獲,唯有耿炳文親率麾下親衛拚死抵抗,為全軍殿後,掩護殘兵退往真定城。
在滾滾而過的潰軍之中,耿炳文悲痛萬分地提刀北望。雖然看不見朱棣的身影,卻能感受到他對這片戰場無可置疑的統禦力。這一刻,年老的長興侯才終於願意相信,屬於洪武時代初代武人的輝煌時刻,徹底淪為了曆史,天下將再無人可與朱棣抗衡了。
一天的慘烈廝殺接近尾聲時,燕軍已然因長途奔襲和連日作戰而疲憊不堪,於是向北收兵、收拾戰場,清點俘虜和戰利品。耿炳文所部十萬大軍多半潰散,爭相南渡滹沱河退往真定,渡河過程中南軍又相互踩踏,死傷枕籍,最終順利撤出戰場者僅十之二三。事後根據燕軍統計,此戰斬殺南軍不過數千,俘虜兩萬有餘,餘下近五萬死傷皆是南軍在潰退過程中的損失。
為了便於觀察戰場局勢和策應朱棣,姚廣孝跟隨後勤和預備隊前出至通州駐守,當滹沱河前線的加急戰報送到通州時,姚廣孝立刻從淩亂的戰報中,捕捉到了最有利的信息:糧草、軍械和戰馬補充。十萬南軍囤積的大量軍糧皆收歸燕軍所有,同時包括數以萬計的刀盾、鐵甲和兵刃,這些軍備可以極大程度上,可以緩解燕軍武備庫存不足的困境。當前燕軍雖有十餘萬之眾,可無甲兵占比卻高達七成,朱棣也不可能指望一群手無寸鐵的軍士去和齊裝滿員的南軍搏殺,而在戰利品清單中,最為關鍵的,無疑是耿炳文隨軍儲備的上萬匹戰馬,在黃河以北作戰,騎兵將在極大程度上左右戰爭的勝負。
正應了開戰前的那句玩笑話,燕王此戰無疑是賭對了。
緊接著,前方又有戰報傳來,已經略微放鬆神經的姚廣孝展開戰報一看,臉色頓時劇變,
據戰報,燕軍在短暫修整了一夜之後,留下部分兵馬打掃戰場,主力精銳三萬人於次日大舉度過滹沱河,向著真定推進,若按時間推算,此刻大軍該是已經兵臨真定府城下了。
“立即備馬!”
姚廣孝急匆匆推門而出,半途撞見袁珙,卻是連聲招呼也來不及打,徑直奔馬廄而去。
袁珙從未見過姚廣孝如此慌亂的模樣,疑惑不解問道:“大師何故如此焦急?我軍才在滹沱河大敗官軍,真定府眼看著指日可下,大師卻是因何事而慌亂?”
姚廣孝側身上馬,冷聲說道:“真定指日可下?這一次恐怕你們都想錯了!”
說罷,不等袁珙追問,姚廣孝已然策馬而出,向南絕塵而去。
抵達滹沱河北岸時,已是八月二十九日拂,據真定方向探馬來報,朱棣親率主力圍攻真定,耿炳文則率領殘兵固守堅城,燕軍圍攻三日,死傷枕籍,卻始終沒有進展,姚廣孝長歎一口氣,隨即南渡滹沱河,於傍晚時分抵達燕軍大營。
聽聞姚廣孝親自前來,朱棣深感意外,就在他正要詢問有何破城之法時,姚廣孝鄭重落座,神色肅然道:“殿下,還是趁早退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