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飛沙走石(2 / 2)

朱高煦大笑起來,扭頭看向朱棣,繼而道:“好哇,當真是天不亡我!父親大人,這便是上天助我!”

朱棣握緊長劍,目光卻越過戰場,望向極遠之處,又道:“北地本就多風沙,這大風並不足以擊敗平安小兒,更不足以左右戰局,真正的天助,還沒到時候。”

朱高煦眉頭緊皺,對父親此話深感不解,正是困惑之時,隻聽見南軍陣後傳來一陣緊過一陣的呐喊聲道:“曹國公帥旗已倒,我軍敗了,我軍敗了!”

這此起彼伏的哭喊聲令陣前的南軍陣腳大亂,正在風沙之中調整陣型的平安更是臉色大變。李景隆的中軍大營距離兩軍交戰的前線尚有數裏之遙,怎會無端傳出戰敗的消息?甚至練帥旗都已斷裂,難不成是被燕軍偷襲?難道說此地的燕軍不過是疑兵,朱棣真正的主攻方向乃是中軍大營?

一旁的瞿能連忙策馬上前,焦急道:“將軍,後方形勢不明,我等還是先暫避鋒芒,回援中軍大營要緊。”

平安不由捏緊了拳頭,實在是心有不甘,眼前的燕軍分明隻剩一口氣,若是大軍完成合圍,以本陣軍力之盛,活捉朱棣也並非癡人說夢。

瞿能咬牙切齒道:“燕王真是好手段,竟然以自己為誘餌,吸引我軍全力圍攻,真正的主力卻安排在別處!倘若我軍繼續與燕王糾纏不清,則後方針腳不穩,便是中了燕王的奸計!”

平安重重皺眉,繼而道:“真的是奸計麼?本將卻是以為,包圍圈中已然是燕軍主力,至於曹國公那莫名其妙斷裂的帥旗,才是另有古怪啊!”

話說到一半,平安忽地打了個寒噤,不敢繼續深想下去,見陣後呼喊“我軍已敗”的聲音越發密集,平安也隻得忍痛下令全軍整隊後撤,馳援中軍大營。而得到喘息之機的燕軍也並未放過這稍縱即逝的戰機,張玉、朱能、朱高煦各自集結本部精銳殺出軍陣,趁著南軍陣前後撤、調度混亂之機,直衝南軍各營的結合部。本就陣腳大亂的南軍自然無力抵擋燕軍精銳的衝擊,平安布置在撤退路上的幾道防線還未來得及成型便被燕軍連續擊破,僅僅轉瞬之間,戰場攻守之勢異形,數千燕軍精騎幾乎是以碾壓之勢,裹挾著滾滾後撤的南軍向前衝殺。

南軍的後撤很快變為逃竄,最後演變為一場不斷席卷和擴散的大潰敗。燕軍的鐵蹄絲毫沒有停止的意思,大批南軍消失在密集的馬蹄之下,萬馬踩踏而過,原地隻剩殘缺的肉泥,幾乎不見完整的人形。更有大批南軍精疲力盡無力再逃,或原地躺倒、口吐白沫,或解下刀劍跪地求饒。對於掉隊和投降者,朱高煦隻是短暫思索了一瞬,而後對麾下諸將下令道:“當前正是要緊時候,不可讓這些敗兵拖慢了我等的進軍速度,通知後隊,將這些敗兵就地斬殺,一個不留!”

諸將領命而去,大隊手持長刀的騎兵,在潰敗的南軍之中來回衝殺,輕鬆地收割南軍的頭顱,在南軍撤退的道路之上,又拋下不計其數的屍首。

追殺數裏地之後,朱能策馬追上殺紅了眼的朱高煦,略帶擔憂地說道:“南軍眼下已然潰敗,再無一戰之力,我軍是否停下修整為好?大師出征之前有囑咐,對待南軍以攻心為上,不好多造殺孽。”

朱高煦驟然被阻攔,頓時麵有不快之色,冷聲回道:“沙場之上,哪裏容得下這些婦人之仁?眼下不趁著南軍大敗而追擊,難不成要等他們緩過一口氣,再殺回來嗎?”

朱能見朱高煦對姚廣孝的囑咐不以為意,一時也有些著急,幹脆策馬擋在朱高煦身前,焦急道:“燕王與南軍並無血海深仇,今日若是趕盡殺絕,反倒平添了許多仇恨,更是徹底斷了南軍歸降的念頭。日後再與南軍作戰,對方恐怕要與我軍拚死搏殺了!燕王最終要取的是這天下,而不是這數十萬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