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主,我的慈父,我對你呼喚;你創造了我,我卻把你拋在腦後,而你並沒有忘記我。我對你呼喚,求你降臨我的心,讓我的心做好準備,讓它用你所啟發我的理想來接待你。求你不要拋棄正在呼喚你的我,你在我發出呼喊之前,早已開始用各種聲音催促我,讓我遠遠聽著,讓我轉向你,讓我向正在召喚我的你發出呼喚。

主,你赦免了我所有的罪惡,讓我這雙幫助我背叛你的手不受懲處;在我所有善行付諸實施之前,你已事先安排,為了酬報你那創造我的雙手,因我還沒有存在時,你已經存在了,我並沒有值得讓你賜給我存在的理由;我之所以存在完全出自你的慈愛,在你造我之前,在你用來創造我的事物之前,你的慈愛已預先做了安排。你並不需要我,我也並沒有什麼長處可以幫助你,我的主,我的天主;我侍奉你,並不是因為你工作疲勞,也並不是沒有我的侍奉,你的能力就會有所減少;你並非像一塊田地,需要我來耕種,如果沒有我耕種,田地就會荒蕪。我侍奉你、侍候你,是為了從你那裏得到幸福,而我之所以能享受幸福也是出自你的恩典。

被造物之所以存在是由於你無限的美善;任何一種美善,盡管對你來說沒有什麼用處,根本不可能與你相比,但既然是由你而來的,也就能夠存在。

天地有什麼理由值得你“在元始”創造它呢?“你在你的智慧中創造的”精神與物質世界有什麼權利這樣對你,以至不管精神方麵還是物質方麵那些原始的、不具形相的、混沌未開的、和你截然不同的原質也屬於你的智慧?無形相的精神原質好於成形的物質,無形相的物質好於虛無,倘若你的“道”不召喚無形之質走向你的純一性而得以成形,讓一切因你的至真、至純的美善而都成為“十分美好”,那麼這些無形之質就會仍然潛藏滯留在混沌裏聽候你的命令。這無形之質有什麼權利這樣對你?因為它雖然還不具有形相,但它之所以能存在也是由於你。

原始物質有什麼權利可以成為“混沌空虛”呢?因為假如不是你創造的,也不會存在;既然不存在,也就沒有權利向你索取存在。

原始的精神被造物原來是一片漆黑,遊蕩四方,仿佛深淵一般,與你完全不同。等到你用你的言語引領它歸向你,並照耀它讓它脫離幽暗,此時它雖然不能與你同樣光明,但至少已能近似你的肖像,它有什麼權利享有這些呢?

一樣物品的存在和美麗不是一碼事———不然就不可能有醜陋的東西了,———同樣,精神被造物的生活與明智的生活也不是一碼事,不然一切靈性都將堅定地生活在你的智慧裏了。“親近天主,對他是有益的”,他因歸向你而獲得光明,因背棄你而失去光明,生活仿佛墜入黑暗的深淵。

我們在靈魂方麵是精神被造物,我們過去曾經離開你、我們的光明、我們的生命,我們“一度是黑暗”,我們到現在還忍受著黑暗的遺害,直到在你“獨子”之中,成為“你的正義”,“好像天主的高山”:因為“我們曾是你審判的對象,像無底的深淵”。

至於你在創世之初說:“有光!就有了光。”我認為這是指精神的被造物,我這樣認識並沒有什麼不當之處,因為既然能接受你的光明,必然已經具有了某種生命形式。這精神被造物擁有生命與接受你的光照並不是因為有什麼特權,也並不是對你有什麼權利。假如它沒有成為光而停留在無形相的階段之中,就不會取悅於你。它之所以能成為光,不是因為存在而在,而是由於仰望著照耀萬物的光明並依附於這種光明。它之所以具有某種生命並享受幸福的生命,全是因為你的恩賜,它是通過一種有益的變化而轉向了永恒不變的你。隻有你是存在的本體,是唯一的存在;對於你,生命與幸福的生命是合二為一的,因為你的本體就是你的幸福。

你是自有的,哪怕萬物不存在,或停留在無形相的狀態中,你的幸福也不會有所短缺。你的創造,不是出自需要,而是因為你的宏大的美善,把被造物納入形相裏,但你的幸福並不會因此而有所增益。當然被造物的缺陷不能讓純潔無瑕的你滿意,所以你成全它們,讓它們取悅於你,但這並不是因為你有所欠缺,所以才成全它們以便讓你滿足。你的聖“靈”運行在大水之上,並不是被水托著,而仿佛是安息在水上。這是你不變的、不朽的、不竭的意誌運行在你創造的生命之上;對這些生命而言,生活與幸福的生活是有差別的,因為它們即使遊離在漆黑之中,卻仍具有生命,但要想獲得幸福,達到純潔、光輝、幸福的境界,就需要轉向創造者,在生命的源泉裏汲取更加充沛的生機,依偎和沐浴於創造者的光芒中。

這樣,我仿佛“在鏡中”看見了天主的“三位”,也就是看見了你,我的天主,你“聖父”,在我們的“元始”裏,在你所生的、與你相等的“聖子”裏,也就是與你同是永恒的智慧裏,創造了天地。上麵已經講了許多跟“天外之天”、混沌空虛的地和漆黑的深淵等等有關的問題;我也說過這個精神的、漂泊不定的元氣必須歸向你,歸向生命之源,沐浴光明,然後才能成為美麗的生命,成為水與水區分開以後形成的天地以外的另一重天。

我從天主的名稱找到了創造天地的“聖父”,從“元始創造天地”的“元始”一詞找到了“聖子”;根據我們所信仰的天主三位,我在《聖經》中尋找追問,看到“你的聖靈運行在大水之上”。聖父、聖子、聖靈,那不就是三位一體的天主,萬物的創造者嗎?

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

真理之光,我將我的心靠近你,我擔心它會使我沉醉在空虛之中;求你驅散它的黑暗。求你告訴我,我懇求你,通過慈祥的母親———教會———懇求你,求你告訴我為什麼你在提出天地、混沌空虛的地和深淵上麵的漆黑後才提到你的“神靈”?是不是要說明“運行”二字,就必須先說明在什麼上麵運行,然後才能體會?“聖靈”不在聖父、聖子之上,下麵沒有東西,就不能說是在上麵運行。提到“聖靈”,就一定要說他在什麼上麵運行,所以必須先說明下麵是什麼。但為什麼提到“聖靈”時,必須說他在什麼上麵運行呢?

從現在開始,有誰能體會,就讓他跟隨著使徒保羅。使徒說:“你所賜給我們的聖靈把你的愛傾注在我們心中”,使徒教導我們精神方麵的東西,指給我們奇妙的愛的道路;他跪在你麵前,替我們代求,讓我們認識“基督超越一切的愛”。

所以,“聖靈”從一開始就“超越一切”、“運行在大水之上”。

但是我將對誰說明,用什麼話來說明:沉重的欲望讓我們墜入黑暗的深淵,而通過你的運行在大水之上的“聖靈”,愛讓我們得到升華?我將對誰說明?用什麼話來說明?我們是在下沉呢?還是在上升?這不是空間意義上的沉浮。這種類比既很相似,又大為不同。我們的情感、愛好,以及精神上的汙垢組成了我們沉重的煩惱,它讓我們墮落,而你的聖善卻讓我們向往你的安寧,提攜著我們上升,讓我們齊心向上,向著你,到達“你的神在大水上麵運行”的境界,我們的靈魂穿過“無質的大水”,將進入無上的安寧狀態。

天使墮落了,人的靈魂也墮落了,這說明一切精神被造物的深淵都是無底的黑暗,幸好你一開始就說:“有光!”,於是就有了光;你天堂裏的所有神靈都服從你、依附你、安息在你的“聖靈”———淩駕於一切可變事物之上而永恒不變的“聖靈”———之內。不然你的天外之天,本身就是一個漆黑的深淵;而現在卻是“主裏麵的光明”。

墮落的精神被造物被剝去了你光明的衣服,處在可憐的黑暗之中,這充分證明具有理智的被造物讓你提到了多麼崇高的位置,說明隻有你才能讓他們享受幸福的安寧,同時也證明他們不可能自己滿足自己。我們的天主啊!你將照亮我們的黑暗:我們光明的衣服來自於你,“我們的黑夜將如同白晝”。

主啊,請把你賜給我,請把你還給我:我愛你,如果我愛得不夠,請讓我更愛你。我不能衡量我的愛,不知道我欠缺多少,還應該增加多少才算夠,請督促我的生命投入你的懷抱而不再離開,直到融合在“你神妙的聖容之中”。我隻了解這一點:除非在你的懷抱之中,不然無論是在我身內還是身外,我隻會感到彷徨;即使金玉滿屋,隻要不是我的天主,對我來說都是糞土。

但“聖父”或“聖子”是否不在大水之上運行呢?

假如將其看做是一個物體浮遊在空間之中,那麼“聖靈”也並不是這樣;假如是針對超越一切可變事物的不變神性而言,那麼聖父、聖子、聖靈就都是運行在大水之上。

但為什麼僅指“聖靈”呢?為什麼隻對“聖靈”虛構一個並不存在的空間呢?因為隻有“聖靈”才被稱做是你的恩寵:我們安息在這恩寵之中,我們享受你,而我們的安息就是我們的住所。

愛將我們送到這住所裏,你的“聖靈”念及我們的卑賤,把我們從死亡的門戶裏拯救出來。我們在良好的願望中享受和平。物體靠自身的重力移向合適的位置。重力不一定向下,而是向合適的位置。火焰升騰,石頭下墜,二者各自受本身重力的驅使,各得其所。水裏澆油,油自然就會上浮,油上澆水,水必然下沉;分別受到本身重力的驅使而自得其所。任何事物如果不得其所,就得不到安寧,得其所就能得到安寧。我的重力就是我的愛。愛帶我到哪裏,我就到哪裏。你的恩寵點燃了我們,提攜我們上升,我們就充滿熱忱冉冉上升。我們的心靈拾級而上時,唱著“升階之歌”。你的火,你的有益的火燃燒著我們,我們在前進,向著耶路撒冷的和平升騰,“聽說我們要到主的聖殿去,我是多麼高興!”美好的意願把我們安置在哪裏,我們就希望永遠定居在哪裏,別無他求。

人們歡迎基督進入耶路撒冷城

如果一個被造物能夠不遇到其他情況,那真是幸運!倘若它在被創造的同時,沒有被賜予運行於一切可變事物之上的“恩寵”,沒有因你的命令說:“有光!”就有了光,而獲得超越,那麼肯定和現在不同。我們的身上,被劃分成兩個時期,先是漆黑,後是光明。對於那種被造物,《聖經》隻是說出假如它得不到光照將會是漂泊不定的,將是漆黑的,這是為了說明它能夠轉向不息之光並且本身也成為光的原因。誰能理解的,希望他理解,希望他能求你,希望他不要跟我糾纏,好像我就是“照耀世人”的光。

十一

有誰能洞悉全能的天主的三位呢?可是又有誰不在談論三位一體呢?但談的真是三位一體嗎?對於天主的三位,不管談什麼,很少有人能清楚自己到底在談什麼。人們在議論,激辯。可如果沒有內心的平和,誰也不可能發現它的真諦。

我希望人們對自身的三個方麵思索一下。這三個方麵當然與天主的三位大不相同,我提出來隻是為了讓我們學習、鑽研,能辨別出二者之間的差異。

存在、認識和意誌就是我要說的三個方麵。我存在,我認識,我願意:我有意識、有意誌;我意識到我的存在、我有意誌;我也願意我存在、我認識。

生命在這三方麵是多麼單一又不可分割:生命,思想,本體,這三者不可分割卻又截然分明。如果有誰能夠體悟,希望他仔細體悟。希望每個人都麵對自身,觀察自身,然後回答我。

即使有人在其中體悟到一些,並能表達出來,也絕不能自認為領悟到了超越一切的不變本體,這不變的本體是永恒地存在著,永恒地思維著,永恒地願意著的。是否因為這三個方麵才有了“三位”?是否每位都具有這三個方麵,?是否三位兼有二者,兼有不可言喻的同一性和複雜性,在無限的本體中,在浩瀚無邊的單一性中,就是以自身為對象,永恒不變地存在著,認識自己,使自己願意?誰能輕易地體會呢?誰會用哪種方式表達出來呢?誰敢冒失地做出哪種肯定的結論呢?

十二

我的信仰,你繼續懺悔吧,對你的天主說:“聖、聖、聖、我的主、天主!”我們是以你聖父、聖子、聖靈的名義領受了“洗禮”,我們以你聖父、聖子、聖靈的名義為別人舉行洗禮,因為天主通過他的基督,在我們之中也創造了一個天地,這就是教會的精神與肉體兩部分,在我們的“地”領受你的聖道以前,它也是混沌空虛的,被愚昧的黑暗籠罩著,因為你“因人的罪過而懲罰他”,“你的審判好像一個無底的深淵”。

但你的“聖靈”運行於大水之上,你的仁慈並沒有漠視我的困苦,你說:“有光!”“你們應該悔改,因為快臨近天國了”。當我們內心恐惶時,“從約旦地方”,“從那個和你同高、為我們而自卑的山上”,我們想起了你,我們憎惡我們的漆黑而投奔你,於是就有了光。為此我們“過去曾經一度黑暗,而現在已成為在主裏麵的光明”。

十三

可是我們仍然“依靠信仰,而不是依靠目視”。“我們是靠希望而獲得拯救。”“希望看見後,已不是希望了”。“盡管深淵還在對深淵發出呼號,但卻是在你的瀑布聲中。”盡管使徒保羅說:“我對你們說話,不能像對精神的人,隻能像對肉體的人”,但也自覺沒有把握,所以要“忘卻以前的一切,致力於當前的一切,”他在沉重的負擔下呻吟著,他的靈魂渴望著永生的天主,“像麋鹿渴望溪水一樣”;他喊道:“什麼時候我能到達呢?”他“渴望獲得來自天上的房屋,仿佛穿上衣服一般;”他對下麵的深淵說:“不要模仿這個世界,要改變氣質,重建新的靈魂,”“在心誌上勿作稚子,在壞事上當為嬰孩,在心誌上要當成人”,“無知的加拉太人,是誰引誘了你們?”這已經不是保羅的聲音,而是你的聲音了;你通過升天的主耶穌,從天上派遣了你的“聖靈”,疏通開鑿了你恩澤的瀑布,讓歡快的急流澆灌你的聖城。

“新郎的朋友”歎息向往的就是這座聖城;他雖然已經“擁有聖靈的鮮果,可心裏還在歎息地等待著兒子的名分與身體的救贖。他對著聖城歎息,因為他是“新婦的肢體”;他為了聖城而努力,因為他是“新郎的朋友”,因為他是用“你瀑布的聲音”,而不是用自己的聲音,對另一個深淵發出呼叫,這深淵正是他努力和擔憂的根源,他擔心“人們的心靈流於邪惡而失去在我們的新郎和你的獨子之中的淳樸,就跟夏娃被詭詐的蛇誘惑一樣。”當我們能親眼看見他的時候,那種光明將會是何等的燦爛!這時別人責問我們:“你們的天主在何方?”我們日夜用眼淚做食糧的時期也將成為過去。

上帝告訴夏娃受到蛇的誘惑

十四

我也要問:我的天主,你在何方?你到底在何方?“每當我對我自己吐露心聲,發出歡呼讚揚之聲,唱出節日的歌聲”時,我能暫時在你的懷抱裏呼吸。但是我的靈魂卻仍然鬱鬱寡歡,因為它又重新墮落,變為深淵,或者更應該說,它認為自己仍然是一個深淵。我的信仰,你在黑暗中點燃於我麵前的信仰對它說:“我的靈魂,你為什麼憂鬱,為什麼擾亂我?你在天主裏盼望著”。“他的道是指引你前行的明燈。”盼望著,堅持著,直到萬惡之母的黑夜過去,直到主的忿怒過去,我們過去曾經是忿怒之子,曾經是黑暗,我們還將黑暗的殘餘帶到因犯罪而死亡的肉體之中,直到曙光驅走陰影。在天主裏盼望著:早晨我將站立起來,凝神靜觀,我將永遠歌唱他;早晨我將站立起來,我將看到我的拯救者、我的天主,他將通過居住在我們心中的“聖靈”而複活我們的肉體,因為“聖靈”慈祥地運行在我們在黑暗之中漂流的心靈之上。因此,我們在漫漫旅途之中已經得到保證,日後會成為光明;我們已經因希望而獲救,已經是“光明之子,白晝之子,不再是過去的黑夜之子,黑暗之子。”

在兩者之間,在人類變幻不定的意識裏,隻有你能辨別,因為你能洞察我們的靈魂,你“把光稱為晝,把暗稱為夜”。除了你,誰能鑒別我們呢?“我們有什麼不是來自你呢?”我們是同一團泥,隻不過是一塊製成貴重的物品,而另一塊則做成卑陋的物品。”

十五

主啊,你在我們的上空,在你神聖的經典中,又為我們創造了一個權威的蒼穹,除了你誰能做到呢?“天將被卷起,好像書卷,”而現在卻像羊皮一樣在我們上麵展開。自從你所任命的向我們傳授《聖經》的人死去以後,《聖經》的權威更加崇高了。主啊,你知道人類因犯罪而遭受死亡後是如何穿上了皮衣。所以,你像展開羊皮一般,在我們上空展開了你的《聖經》的蒼穹,把你融合貫通的聖訓通過死者遞相傳授。盡管這些人已經辭世,但你通過他們傳授的聖訓卻獲得了更加牢固的權威,更崇高地伸展在它所庇護的所有事物之上,他們生前沒能見到《聖經》如此崇高地展開著,因為你還沒有把《聖經》的蒼穹像羊皮一樣地展開,還沒有把他們身後的聲名傳播到四方。

主啊,請允許我們瞻仰這片青天、你親手創造的工程,請驅散你用來遮蔽我們視線的烏雲。在這天上有你“啟發孩童智慧的指示”。我的天主,“請你從嬰兒及哺乳者的口中完成你的榮光。”

我們找不到其他任何書能這樣摧毀驕傲,擊敗敵人,擊敗那些袒護自己罪惡而拒絕追隨你的人。主啊,我從沒讀過這樣純粹的言論,能這樣督促我懺悔,這樣壓服我的雙肩來接受你的約束,這樣勉勵我不計報酬地侍奉你。我的慈父,但願我能領會這些言論,請你明察我的謙遜而賜教給我,因為你的諄諄教誨就是針對虛心受教者的。

在這青天之上,我相信有另一種水,一種不朽的、不受塵世汙染的水。請那些天使們讚頌你的聖名吧,他們不用俯視這青天,不用通過閱讀才能認識你的教誨。因為他們永遠瞻仰著你的聖容,不需要通過時間的文字就能讀懂你永恒意誌所希望的一切。他們在閱讀,在體會,在熱愛。他們永遠在閱讀,而他們所閱讀的絕不會消逝。他們通過體會熱愛來閱讀你的永恒不變的決定。這書不會翻完或卷起來,因為你就是他們的書,而你是永恒的存在;因為你將他們安排在蒼穹之上,讓蒼穹庇護下的凡人昂首仰視,認識到你的仁慈是怎樣在時間裏昭示了時間的創造者。主啊,“你的仁慈上淩雲天,你的真理遠達雲端。”雲在流走,但天是存在。傳播你的聖訓的人們從此開始了另一種生活,而你的《聖經》將永遠保佑著萬民直到世界末日。但“天地會逝去,你的話卻不會逝去”。因為羊皮會卷起來,所蔭庇的萋萋芳草也會消失,可你的話卻永遠常在。你的話不露真相,隻在雲霄之中若隱若現,通過蒼天的鏡子顯示給我們,因為盡管我們已得到你的聖子的愛,但“將來會怎樣還沒有顯露出來”。聖子通過肉體之網,撫摩著我們,燃起我們的愛火,“我們追隨著他的芬芳”。“他一旦顯現,我們將和他相像,將看見他的本來麵目。”主啊,看見你的本來麵目,這是我們還沒有享受到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