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昂首仰視天主與天使
十六
隻有你是絕對的存在,同樣,也隻有你才能真正理解:你永恒不變地存在著,永恒不變地認識著,永恒不變地願意著;你的本體永恒不變地存在、願意著;你的理智永恒不變地認識、願意著;你的意誌永恒不變地存在、認識著;在你看來,被你的光輝照耀著的可變的被造物,要讓他們和你一樣認識你不變的光明是不合理的。因此,我的靈魂在你眼裏好像是“一片幹旱的土地,”由於我的靈魂不能光照自己,也不能滋潤自己,所以隻有到你生命的泉邊,同樣也隻有在你的光明中才能看見光明。
十七
是誰將苦澀的“水”彙合在了一起?這些苦水有共同的目的,就是易逝的、現世的幸福;雖然芸芸眾生隨著紛至遝來的欲望,像波濤一樣起伏,一切都浮沉於這個目標之內。主啊,除了你,誰能命令“天下的水彙合在一起”,並湧現在盼望你的陸地?“海是你的,是你創造的;陸地是你的,是你親手創造的,”不是因為苦澀的意誌而彙合在一處的水稱為海。你為了約束人類的貪欲,劃出界限,防止溢出,迫使波浪自相撞擊,這樣按照你統攝萬物的綱紀,你造了海。
至於那些在你的眼前的、渴望你的靈魂,你對他們另有安排,你把他們分離開來,不讓他們跟海接觸,用神秘的、甘甜的水灌溉他們,讓陸地長出果子;我們的靈魂遵從了天主的命令,“各從其類”,結出了仁愛的果實:愛護別人,在別人需要物質幫助時幫助別人;靈魂因為具有類似天主的一麵,所以本身就包含著愛的種子,從自身的憂患中生出了同情心,願意幫助他人,就像我們自己在同樣的困難中也盼望獲取別人的幫助一樣。這種幫助,不僅僅是在輕而易舉的事情上,好像一棵小草,也需要大力的援助和照顧;好像一株結了果實的樹,用公平正義的有力支援,讓人得到恩惠;像樹陰,能夠遮蓋別人,從強暴者的手中拯救被壓迫的人們。
十八
主啊,你經常播撒快樂與力量的種子,我懇求你,請你讓“真理從地上長出,正義由天上俯視”,使“天際出現光體”。使我們能“把我們的餅分給饑餓的人,把流浪的窮人接引到我們家中,對赤身的人給以遮羞的衣服,不要輕視與我們同類的親人。”
倘若在我們的土地上長出這樣的果實,請你俯視,因為這是美好的。希望我們的光明能及時放射,希望我們收獲的行動的果實能夠上升從而享受到參悟生命之道的真正意趣,能依附在你的《聖經》的蒼穹上,成為照亮世界的“光體”。
在《聖經》裏,你跟我們談論,教我們辨別理性的事物與感性的事物,追求理性事物的人和追求感性事物的人,就像晝夜的不同一樣。你在創造蒼穹之前,已經潛移默化地區分了光明與黑暗,現在不是這樣,你的恩惠已遍布於整個宇宙,你所創造的精神體已有條不紊地安放在同一蒼穹之中,照耀著大地,“分辨晝夜,指定時節”。因為“舊的已經過去,所有的一切都變成新的了”,因為“我們獲得拯救的日子比剛開始信仰時更接近了”,因為“黑夜已深,白晝將臨”,因為“你的祝福充滿著你的歲月”,你已派遣工人收割別人播種的莊稼,又派工人另外播下種子,等到世界末日收割。
你接受了義人的願望,祝福了他們的歲月,但“你是始終一貫的,你的歲月沒有盡頭”,正像你為消逝的歲月準備的糧倉一樣。
按照你永恒不變的計劃,在適當的時間,你將把天上的恩澤施於大地:“有些人蒙受了聖靈賜給他的智慧的言語”,作為“恢宏的光體”,就像是黎明的曙光,專門為那些愛好真光的人們而設;“有些人承蒙同一聖靈賜給他們知識的言語”,好比是“小的光體”,其餘的或者蒙受信仰,或者能夠療疾,或者能行靈異或能知未來,或者能辨別神的邪正,或精通萬國的方言,這一切都好像星光一樣。“而這一切全都出自同一聖靈的造化之工,隨己意而分給各人”,讓眾星拱列,為眾生造福。
“知識的言語”包羅萬象,隨時代而變化,好像月亮的盈虧;至於上文比做星辰的其他恩典,就和智慧的光華相差太遠了,前者不過是黑夜的序曲,後者卻是白晝的先導;但這些星辰之光也是需要的,你的特別明智的仆人以此來比喻具有凡胎俗骨但不屬於精神的人,可智慧的聖訓卻隻傳授給出類拔萃的人。
平常的血肉之人,“在基督中好像接受哺乳的嬰孩”,等他們長大後,才能正式飲食,然後才能承受得住太陽的光輝。他們不應自認為被拋棄在黑夜裏,就滿足於星辰,月亮之光的照射。
天主啊,你在你的《聖經》中,在你的蒼穹中,特別明智地和我們談論著以上種種,讓我們能在奇妙的體悟之中,辨明一切,盡管我們還受著“記號、時節、日子、年歲”等等的局限。
十九
但最先“你們要洗滌,要刷清自己,從你們心中消滅我所見到的惡行”,讓“陸地出現”;“要學會行善,為孤兒伸冤,給寡婦叫屈”,讓地上長出有益的草與果樹;“主說:你們來,我們相互辯論,”讓天邊出現“光體”,照耀大地。
那個富人“問善良的老師,應該做些什麼,才會獲得永生?善良的老師,耶穌———那富人隻當他是個凡人,但他確實是善良的,因為他是天主———對他說:‘想進入永生,就應當遵守誡命’,跳出罪惡的苦海,‘不能殺人,不能奸淫,不能偷盜,不能妄證’,這樣陸地才能出現,結出孝敬父母、愛人如己的果實。那人說:‘這一切我都遵從了’,田地肥沃,怎麼會長出荊棘來呢?———去芟除吝嗇的荊棘,‘變賣你所有的財產,分施給貧乏之人’,充實你的莊稼,‘積財於天,並且如果你想做一個完美的人,就跟隨主’,加入那些聆聽著洞察一切、區分日夜的天主談論智慧的人們中間,這樣你也會明白,這些人將成為天上的‘光體’照耀你;但如果你的心不在天上,就不可能這樣,而如果你的財產不在天上,你的心也不會在那裏。”這就是那位良師的教導。那塊貧瘠的地聽了悶悶不樂,於是長出荊棘,埋沒了天主的道路。
上帝顯身祝福他的子民
但你們是特選的子民,是“世上軟弱的人”,你們丟掉了一切,跟著主走。跟著他走吧,讓強壯的人感到羞愧,用你們清潔的雙腳,跟著他走,在天邊發出光明,讓“諸天頌揚主的榮耀”,辨明純粹完美者———雖然還不像天使———的光明和孩子們———但並不是毫無希望的人———的漆黑;你們應該照耀大地:旭日當頭的晴空將對白晝播撒“智慧的言語”。月色如華的夜晚將對漆黑播撒“知識的言語”。月亮和星辰照耀著夜空,可黑夜並不能損傷它們的光輝,因為它們是按照黑夜能夠接納的程度發光的。這正像主所說的:“天空要有光體!”“忽然有聲自天上來,好像是大風吹過,又有炙熱如舌的火光分降在每個人的頭上”,天空中出現了具有生命之道的光體。神聖的火焰,燦爛的火焰,你們四處飛揚吧!你們是世界的光明,不應被壓束在鬥下;凡接受你們的,就會得到榮光,也使你們榮光。你們應四處飛揚,照耀天下的萬民!
二十
“讓水滋生蠕行的生物!”讓海懷孕,產生你的工程!由於水能辨別尊卑,於是就成了天主的喉舌,天主通過它說:水不許滋生地麵上的有靈之物,但可以滋生蠕行的生物和在天空翱翔的飛鳥。天主啊,這些蠕行的生物就是你的“聖事”。它們憑借聖賢們的行動,遨遊於塵世癡迷的波浪之中,以你的名義,讓人類受到你“洗禮”的潤澤。
從此出現了種種偉大的奇跡,仿佛是巨大的蟒蛇。而傳播你的言語的使者則在天空飛翔,在你《聖經》的蒼穹中,不管他們在何處棲息,都有你《聖經》的威力保護著,因為這“不是無聲無息的言語,他們的喊聲,他們的言語傳遍了天涯地角”,因為你祝福他們,使他們繁榮昌盛。
我是不是在騙人呢?我是不是混淆了天上事物和蒼穹之下波濤洶湧的海洋中的物質事物的概念?有些事物的概念已經明確規定,世代相傳,絕無增損,好像智慧和知識的光明,但這些概念同時牽涉到不斷繁衍的、多種多樣的物質行動,在你天主的祝福下,彼此相生,化育繁衍:你照顧和考慮到我們喜新厭舊的感覺,所以讓唯一的真理,通過肉體的行動,在我們思想中構成各式各樣的想象,並從外在表達出來。
水能滋生這一切,但都是憑借了你的“道”。由於人類遠離了你永恒的真理,才需要滋生這一切,但也隻是在你的“福音”之中,因為這一切雖來自於水,但必須依靠你的道,才能使它們在苦澀停滯的水中滋生出來。
萬物是美好的,因為它們是你創造的,但你,萬物的創造者,更是無比美好。倘若亞當沒有墮落,那麼從他懷裏不會流出苦澀的海水,這水就是有著巨大的好奇心,暴風驟雨般的傲氣和無法自持的狂妄的人類。也不需要傳授你的《聖經》的人,在水裏,通過物質的與可感覺的行動,把你奧妙的行動和言語表達出來。我是這樣解釋“蠕行的生物”和“飛鳥”的:人們即使得到這些象征性的滋養和陶冶,也無法越出他們所隸屬的物質“聖事”的鴻溝,除非他們的靈魂能獲得更高一層的精神生活,在“道”的啟發下,修養達到純粹完美的境界。
天主創造的海洋與水中萬物
二十一
因此,憑借你的聖“道”,海洋深處已不再滋生蠕行的生物與飛鳥,脫離苦水後的陸地上開始長出“有生命的靈魂”。
這靈魂與被水淹沒時不再一樣,需要外教人所必須的“洗禮”,因為在你規定了進入天國的條件後,別無其他途徑進入天國。這靈魂在信仰方麵也不再需要靈異與奇跡了,因為他已不再是“不親眼看到奇跡靈異就絕不相信”的人了,因為信徒的陸地和非信徒的苦海已經涇渭分明,而“通曉萬國方言不是為了信徒,而是為了警告不信的人”。你在水上建造的陸地,也不再需要海水遵照你的道來滋生飛鳥了。請你派遣天使向大地傳播你的“道”。我們隻能傳達他們的事業,隻有你才能在他們身上行動,創造出有生命的靈魂。
陸地產生靈魂,因為陸地是這些工作之所以能創造靈魂的原因,好像海是產生“蠕行生物和天空飛鳥”的原因一樣。大地已經不需要這些動物了,盡管在“你為信徒準備的筵席”上還擺放著從水中捕獲的魚;所以在水中捕魚隻不過是為了供養陸地!飛鳥是海的產物,但是卻在陸地上繁殖。最早傳播福音的原因是因為人們不信宗教,但信徒也每天從福音中得到各種各樣的教訓和祝福。至於有生命的靈魂則產生於大地,因為拋棄塵世的浮華,隻對信徒有用,讓他們為你而生活;假如靈魂生活在放逸之中,生活在宴樂的毒酒之中,那就雖生猶死,因為隻有你才能使心地純潔者獲得充滿生氣的歡樂。
讓你的工作人員別再像在不信的海水中布道時那樣通過靈異、通過神秘隱語來鼓動愚昧,因為靈異的威懾才產生敬仰———這是在亞當逃避你的聖容,子孫陷入深淵後,走向信仰的途徑———希望他們像是在與深淵完全分開的地麵上工作,在信徒麵前生活,成為信徒的楷模,促使信徒親身效法。
這樣信徒不止是聞其所聞,而且也親身實踐:“尋找天主吧,你們的靈魂將生活著”,讓大地滋生出有生命的靈魂。“不要取法世俗”,要防止受世俗的汙染。你們的靈魂因為追求世俗而死亡,隻有逃離世俗才會生存。你們應當防止殘酷橫暴的驕傲,喪人心誌的歡樂,自欺欺人的學問,讓它們成為被降伏的野獸、馴服的家畜、無毒的長蛇。這些都象征著靈魂的趣向:妄自尊大、縱情淫欲和好奇的鴆毒,全是靈魂死亡後的行徑,因為盡管靈魂已經死亡,但仍然不會冥然不動:靈魂離開生命之泉而死,被消逝的世俗所征服,也就亦步亦趨地緊跟著世俗。
天主啊,你的“道’是永生的源泉,不會消逝,所以你不允許我們離開你的聖“道”。你的“道”對我們說:“不要取法這個世俗,讓大地在生命的源泉中生出有生命的靈魂”,一個純潔的靈魂,能在你的道中,依靠福音的作者們,效法那些效法你的基督的人。這就是“各從其類”一語的意義。因為朋友之間才能彼此效法,所以使徒保羅說:“你們要像我,因為我也像你們。”
這樣,在有生命的靈魂中,有馴良的獸類,因為你命令過:“工作時應當謙虛,這樣你就會被人喜愛”;有馴良的家畜:“不吃無損,吃也無傷”;有善良的、不會毒害人的蛇,它們能機警地提防一切,它們享用自然,僅僅為了讓人能從被造物進而辨別永恒、認識永恒。這些動物掙脫了死亡的羅網,成為馴良的動物,為理智服務。
上帝創造的陸地及地上萬物
二十二
主,我們的天主,我們的創造者,我們的情感隻有擺脫了驅使我們走向敗亡的沉溺於世俗的心,我們的靈魂才能過上美好的生活並開始真正的生命,這樣就實踐了你通過使徒而告誡我們的話:“不能順從世俗”,因此也就實踐了你下麵的話:“要改變氣質,重建新的靈魂。”你不讓我們“各從其類”,不讓我們效法前人或仿效生活較為良好的人。因為你沒有說過:“造人,各從其類,”卻說:“我們要按我們的肖像造人”,使我們能由此體悟出你的聖意。
因此,傳授你的言語的人,通過福音而生兒育女,但不願一直像乳母哺育嬰孩那樣,所以說:“你們要改變氣質,重建新的靈魂,為的是領會天主盡善盡美的聖意。”因此,你不說:“造人”,而是說:“我們要造”;不說:“各從其類”,而是說:“根據我們的肖像。”一個人的心靈獲得新生後,就能夠辨別和理解你的真理,不需要別人指引,就不需要“各從其類”了;他得到你的指示,隻靠自己就能體悟你的盡善盡美的聖意;他接受你的教導,已能領會到三位一體、一體三位的天主。因此,你先用複數說:“我們要造人”,“根據我們的肖像”,然後用單數說:“天主創造了人”,“根據天主的肖像”。由此可見,一人的新生是為了認識天主,按照造物主的肖像,經過這種精神化以後,他“裁決所有該受裁決的事物,而他自身卻不受裁決。”
二十三
“裁判一切”的,就是“管理海中的魚,空中的飛鳥,大地、以及地上的牲畜和所有的蠕行昆蟲”。此項權力是通過理智來行使的,理智使他“理解聖靈的妙理”。然而如果“人在尊榮之中而不知體悟,就是自我淪落於無知的畜牲,變得和畜牲一樣了”。
我們的天主,在你的教會中,按照你所賜予的恩寵———由於“我們是你創造的,是屬於你的良好工程”———不僅有依靠聖靈而統治的人,也有依靠聖靈而被統治的人,因為你在聖靈的恩寵之中“創造了男人和女人”,可在恩寵中,按性別而論,“沒有男女之別,也不分猶太人、希臘人,奴隸或自由人”。所以凡“屬於精神的人”,不管是統治者還是被統治者,都能依據聖靈來裁判。但他們無法裁判照耀蒼穹的精神思想,因為他們不能裁判這麼崇高的權力;———也不可能裁判你的《聖經》,盡管《聖經》裏有深奧難解的文字;對此我們的理智隻應服從,即使我們不能理解,但我們卻相信其中所說的一定真實不假,我們也隻能堅信不疑。所以一人即使屬於聖靈,已重建新的心靈,按照造物主的肖像認識了天主,但仍舊是法律的執行者,而不是裁判者;———也無權判定哪些人屬於聖靈,哪些人屬於肉體,隻有你洞察兩者之間的區別:假如他們的行動中沒有絲毫表示,那麼我們就不能從“果實”方麵來認識他們,但他們完全暴露在你的眼中,你早已認識他們,你在創造蒼穹之前,在他們還在化育之時,已經加以區別和召喚。一人即使屬於聖靈,也不能裁判塵世間的眾生,因為“外界之人用不著他來裁判”,因為他不知道眾生之中哪些人將享受你甘露的恩惠,哪些人將永久沉淪在不信的苦海之中。
上帝用泥土創造了人類
所以,憑借你的肖像而創造的人,對於“天上的光體”,對於奧妙的天,對於創造蒼穹前的晝夜,對於彙合於一處的水,都沒有管理的權力。但他有權“管理海中的魚,天空的飛鳥,大地、以及地上的牲畜和所有的蠕行昆蟲”。
他能裁判的———也就是對則讚同,錯則排斥———是因為你的仁慈而從水裏拯救出來的人們領受聖事的條例,有關供給信仰的大地宴享的、從水中捕到的“魚”的禮儀,有關所有服從你的《聖經》權威的言論,也就是從口中發出的一切驚歎、闡述、辯析、頌揚、呼喚你的聲音,以及信徒回應的“阿們”之聲,就像天空的飛鳥一樣;這些言論,從物質的聲音方向而來,從塵世的深淵與盲目的肉體而來,肉體不能看見思想,必須用聲音來敲擊耳鼓,所以即使飛鳥在陸地上繁殖,但也是來源於水。
屬於精神的人所能裁判的———也就是對則讚同、錯則排斥———是有關信徒的行為、習俗以及救助貧困的能力,這就好像是大地結出的果實。他還可以裁判“有生命的靈魂”,這些靈魂的欲望以及通過感覺所體會到的一切都已被純潔、齋戒、誠意所馴服。總而言之,凡是他有權糾正的,就有權裁判。
二十四
主,你祝福了人類,教導人類“生育繁衍,遍布大地”。這到底是指什麼呢?裏麵有什麼深義?是否在這件事上,你並沒有其他要我們加以體會的用意?為什麼當你把“光”稱為“晝”時,沒有祝福光,也沒有祝福蒼穹、日月星辰和大地海洋?天主啊,假如你不祝福水族魚類,教它們“滋生繁殖,充滿海洋”,我真想說你是按照你的肖像創造了人,所以隻把祝福的恩典賜給了人類;假如你也祝福樹木花草牲畜,我就要說這祝福是專給那些能夠孕育繁衍的東西的。但你沒有對花草樹木牲畜蛇蟲說:“繁衍吧”,盡管它們也和遊魚、飛鳥和人類一樣,滋生繁殖,繁衍著它們的物種。
我有什麼可說的呢?我的光明,我的真理!這句話是不是毫無意義呢?是不是廢話呢?當然不是,仁慈的父親啊,你的“聖道”的仆人絕不敢這樣說。即使我不懂這句話的含義,我希望有比我更好、更聰明的人,能夠按照你賦予每一人的理解力,更好地體會其中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