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是古代軍事家,也是對策思維的典範。孫子的管理智慧,就是要把孫子的對策智慧移植到管理活動中,減少管理活動中的盲目性,提高管理活動中的自覺性,自覺地用經濟對策代替經濟博弈。
有的老板認為,商場如戰場,《孫子兵法》中的“兵者,詭道也”就是商場厚黑學;有的老板認為,商場是雙贏合作的場所,好項目是合作出來的,《孫子兵法》中的“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就是商場藍海戰略的理論依據。
從字麵上看,孫子講用兵之法,可能更適合於把商場當作戰場的老板。實際上並不盡然。孫子思想中所包含的主體和客體、主觀和客觀、個體和團隊、戰略和戰術、勢和導、攻和守、進和退、虛和實、奇和正、眾和寡的對稱辯證關係,有普適性、合理性。把商場看作戰場也好,把商場看作情場也好,老板都可以和孫子交朋友。如“奇正之變,不可勝窮”,“戰勝不複,形於無窮”,就強調了謀略的“出奇”與“創新”、商品經營活動中的開拓創新;“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強調了現代商戰中的經營謀略;“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是全息經營與企業管理的低成本戰略;“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則強調了老板分權管理的原則;“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強調了企業的競爭力;“地形者,兵之助也”,強調了市場環境的重要性;“踐墨隨敵,以決戰事”,強調了商戰中的應變策略;“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慎而致戰”,強調了企業家的自控力和內在涵養;“勝負之征,精神先見”,強調了企業的理念與團隊精神;“人有勝心,惟敵之視”,強調了經濟信息的重要性;“必死則生”,先算多算得算多者勝,強調了逆境出精明、算計出財商、山窮水盡出財閥的道理;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因敵製勝用兵如神,強調了企業戰略決策的重要性;德才兼備可為大將,強調了企業家人格修養的重要性。
所以要正確解讀《孫子兵法》。
正確解讀《孫子兵法》,老板要機智通變,但也要真誠守信、關愛部屬,勇敢果決、管理嚴格。商戰中,雖不可完全以實相對,必須有所謀略,但隻有詳盡考慮、多方謀劃,才能使成功的把握越來越大,機會越來越多。聰明的商業行為,良好的企業,必須有獨特、有效的企業文化和經營之道。必須製定明確的管理製度,嚴格執行。必須充分全麵了解競爭各方的情況,把握主動,先有良好的策劃。在決策的實施過程中,必須迅速、充分利用他人的資源,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用人不疑,管理應當分權、放權,充分相信並重用人才。先保持一個穩健不敗的經營方式,然後待機尋求更大的發展。經營中必須求新求變,出奇才能製勝。通過借勢、造勢、任勢、因勢利導,事半功倍。在企業經營和市場競爭中,必須不斷求變、不斷創新,求變、創新才能爭取主動,因時因事而動,先發製人,後發製人,化被動為主動,化危機為機會,占得領先地位,保持持續發展。
正確解讀《孫子兵法》,老板要有心計,但老板也要講道德。要有“天時”,瞅準“時機”,抓住“機會”,也要有“地利”,要適應“地形”,借助“地勢”,利用“地利”;還要有“人和”,“人和”除了要有“才智”、“才能”、“才幹”,還要有“製度”保證,“法度”約束,“適度”準繩。
正確解讀《孫子兵法》,老板要講競爭,但商場競爭總是有進有退、有勝有負,老板應當具有光明磊落、胸懷大度、不為功名所引誘、不為罪責所困擾、敢於為商場勝敗負責的商德。隻有把個人的名利功罪拋在一邊,牢記國家、企業和員工的利益,才能在商場上審時度勢、總攬全局,根據實際情況進退自如,把商場競爭逐步引向勝利。利欲熏心,患得患失,必然招致商場上的失敗。“進不求名,退不避罪”,體現了老板崇高的思想境界和無私無畏的精神風貌,是老板人格的寫照。
正確解讀《孫子兵法》,《孫子》不是厚黑的代名詞,《孫子兵法》不是厚黑學的始祖。正確解讀《孫子兵法》,老板領其精髓、活學活用者,將使自己的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快速與現代市場經濟模式接軌,從而在商場上長袖善舞,遊刃有餘,使自己成為市場經濟的弄潮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