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戰略思維(3 / 3)

然而,這還不算啥。更讓董事長、總經理心存“委屈”的是,他們在大西北之行所遭到的“冷遇”。按說,無論是董事長還是總經理,他們都是國有企業的“老總”,都是“縣、處”級領導幹部呢(按京唐港現有規模,屬大型企業,級別還要高些)。在京唐港,他們都是能頂得住天立得住地說話算數的人。他們去大西北考察,可都是放下架子甘當小學生的。他們有這個思想準備(其實,在京唐港,他們也都不是善擺官架子的人,都很平和,很平易近人)。當然了,在他們拜見政府官員和企業家時,幾乎全都對他們熱情有加,且以誠心相待,三兩句話一扯,都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可偏偏就遇上了一位素質欠佳者,讓他們吃了閉門羹。

一天中午,董事長和總經理慕名去拜見那家小有名氣的民營企業老總,人家卻不給他們麵見。一般老總都很忙,他們理解,並不見怪。問題是你老總忙,還有副總,還有接待部門嘛,怎麼能以“不見”二字打發慕名而來的客人呢?然而,劉衛民和孫文仲兩位“老總”的臉上並沒有顯出絲毫地不悅。

“中國的港口,基本都是‘官辦’的,官辦的就自然容易長‘官商’、‘官氣’。我們京唐港從多年前就要求職工和所有運營部門,都必須改掉‘官商’的毛病,‘大爺’的毛病。‘官商’和‘大爺’的毛病是什麼?就是見得了笑麵孔,見不得別人給你冷麵孔!京唐港過去在這方麵吃過不少的虧。1994年,唐山半壁店有個叫韓建國的客戶從我們港口走一船鋼材,由於我們碼頭上的工人給了人家冷麵孔,結果這個客戶拍著胸脯說,今後再不從京唐港走貨了!這樣的事過去不隻出現過韓建國一個客戶。客戶跑了,貨船不來停泊了,你港口還有什麼牛的?從那以後,我們就以鐵的紀律要求員工們在自己港口對所有的客戶都要做到笑臉相迎——這個笑臉,除了服務態度外,更重要的是服務質量。同時,我們要求所有跑外勤的業務人員,還要經得起別人的冷麵孔。也就是說,你得有啃硬骨頭、受挫折的心理準備。一次失敗了,再來兩次三次,直至感動客戶為止。這一點,我當‘老總’的首先要做到。”劉衛民對此自有一番理論。

與董事長、總經理那次西北同行的一位業務員欣喜地告訴我們:“在甘肅,有家著名企業開始連門都不讓我們進,後來勉強派了一位副書記與我們的董事長、總經理洽談,結果大出所料:從此兩家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夥伴關係,兩家‘老總’相見恨晚,成了好朋友。這家企業現在有大批產品將從我們京唐港出航遠行……”

“如果說港口經濟是一種戰略經濟的話。港口人又是什麼?港口人應該是實現這種戰略經濟的運營者,或者說是戰鬥員。因此,港口戰略經濟要有生機,要實現目標,港口的所有戰鬥員就必須像對待上帝一樣為客戶服務。”這樣的話、這樣的意識,劉衛民經常講,京唐港人也經常掛在嘴邊。

道理並不複雜。

假如你是貨主,你運了一大船陶瓷品到了一個港口,卸船時你的陶瓷被裝卸工人野蠻裝卸打碎了不少,你會怎麼想?

假如你是貨主,你運了一大船進口香蕉到了一個港口,卸船時你的香蕉被裝卸工人極不文明地打開包裝給掏出來吃了,甚至有的還被成箱成捆地被人給偷走了,你又會怎麼想?這種“不愉快”事件,在京唐港都曾發生過。

京唐港通航之初,一度管理混亂,野蠻裝卸,或是偷拿卡要,把貨主的貨物給摔碎了,損壞了,或是拿了跑了,把貨主氣得臉都變了色,從此不再與京唐港打交道了。劉衛民走上港口“一把手”的崗位後,經常拿這些“不愉快”事件說事兒。他不止十次百次地批評說:“這種不文明不道德行為,決不準再在京唐港出現!這種行為,給港口所造成的損失,不是少來一兩艘船的問題,而是破壞了我們的市場,敗壞了我們的名聲的大問題。”從此,在京唐港,始終堅持開展“客戶滿意是京唐港人的服務標準”的學習討論和競賽活動,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他們還製訂了嚴格、詳盡而又具體的服務標準,以及對違犯者的處罰條款,輕者給予罰款、檢討、向客戶道歉等各種處罰,情節嚴重者,則給予直至開除出港的嚴肅處理。

對全體幹部職工嚴格要求,嚴明紀律,在全港唱響“打造服務品牌”、“創建誠信港口”的主旋律,從此那種“不愉快”事件在京唐港再也沒有發生過。所湧現出來的,更多的則是一件件說不完、讚不盡的感人“細節”——

有一次,一位外輪的大副不小心掉進了船艙裏,傷勢很重,在艙體裏動彈不得。京唐港人聞訊立即趕往現場救人。船艙裏空間太小,根本無法再下去一個人,隻好弄來一台吊車,用吊車把那位大副先生從船艙裏吊了出來。與此同時,已經與醫務部門取得了聯係,等把那位大副從船艙裏吊出來的時候,救護車也及時趕到了現場,使那位大副得到了及時救治。事後,船“老大”感激萬分地說:憑京唐港人的真誠與真情,我們的貨船首選在這兒停泊。

還有幾次,一些外輪的艙蓋打不開了,請求港方幫助。相關部門立即派技術人員過去,幫助打開艙蓋。外輪人員總是一次又一次地給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的港方人員錢,以表謝意,均被一一謝絕了。

最為突出的,當數不久前在京唐港發生的兩件事——。

某日,一艘“華山”輪裝載著印尼原礦石抵達京唐港。按合同要求,礦石直徑大小不得超過300毫米,可運來的礦石,最大的直徑竟有1米多。其實礦石大小對於接貨單位並無妨礙,當時簽訂合同時之所以要求礦石直徑不得超過300毫米,就是考慮到礦石太大會出現裝卸難的問題,卸不下船來。這艘貨輪在港口多滯留一天,就將給船方造成20000美金的經濟損失,把船方人員急得喲,團團轉,幹撓頭。為不使船方造成損失,能及時卸載離港,京唐港方千方百計想方設法為船方解困,最終采用抓車為船方卸貨的方案,把礦石卸了下來,使船方至少減少損失40000美金。“華山”輪為此感動得直誇“京唐港人好!”

又一天,一艘來自埃塞俄比亞的船隻,開進了京唐港。船上裝載的貨物很雜,有許多種。京唐港人不厭其煩地為其卸貨,為其一一清理分類,幹得十分認真,使船方深受感動。船方深受感動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船所裝載的貨物太雜,在某一港口遭到冷遇後才又開到京唐港來的。這自然是後來船方介紹才知道的。他們開始隻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到京唐港而來,沒想到京唐港對他們的服務會這麼有耐心。他們臨離港前表示,要動員他們所熟悉的貨輪,都盡可能與京唐港建立起航運關係。

打造“服務”品牌,創建“誠信”港口,京唐港人沒有停留在“一般意義”上的“做好事”和“為客戶排憂解難”上,京唐港人在以更深層次的“服務”和“誠信”為客戶“排大憂解大難。”比如中材集團出口到非洲的生產水泥的設備,一件設備大得簡直像一棟小樓;一些鋼鐵集團生產的卷板,一卷重達10數噸數十噸……這麼大這麼重的貨物,怎麼才能裝到船上去?那是非依靠專用裝卸設備和大型裝卸機械才能完成的活兒呀!怎麼辦?京唐港人果斷作出定做專用設備和購置大型裝卸機械的決定。

京唐港人對客戶的“特殊服務”還有很多。比如他們利用場地廣闊的優勢,對多品種多份額的貨物,為客戶一一進行單獨配貨;利用場地廣闊的優勢,為客戶提供篩煤場地,並為外貿煤的出口,投入資金為客戶提供篩煤設備;為糧食(以玉米為主)貨種提供儲存倉庫,等等。

我手頭上有一份《京唐港股份有限公司承諾》很能說明京唐港人創建“誠信”港口的決心。其中“鐵路煤列卸時不超過3個小時”、“船舶靠岸20分鍾即開始作業”、“客戶舉報問題1小時之內給予答複解決”,等等,都是很能說明問題的。

京唐港就是這樣,以優質服務和“言必行,行必果”的誠信服務贏得了廣大客戶的信任,“回頭客戶”越來越多,穩定客戶越來越多,慕名而來的客戶也越來越多。

京唐港人要向億噸大港挺進,假若沒有優質的服務和良好的信譽,也將會是一句空話。

劉衛民董事長說:“我們不一定做吞吐量最大的,但我們一定要爭取做服務和誠信方麵的最好!”

“京唐港人要‘買’中國,‘賣’中國。還要‘買’世界,‘賣’世界!”

如今,劉衛民所追求的目標更大了,他的眼界更寬闊了!

“一個現代港口人,必須是一位商務信息嗅覺極其靈敏的人。有靈敏的嗅覺還不行,還必須將這樣的嗅覺,運用科學發展觀的思維,調動一切信息手段,付諸現實。”劉衛民經常對部下這樣說。

一個偶然的機會,聽說有幾家大公司要在內蒙古的鄂爾多斯市等地聯合投資數百億元,興建兩座大型現代化化工企業,劉衛民立即派員前去洽談從內蒙往京唐港鋪設管道事宜,讓該企業的產品將來從他們這裏出海……兩座現代化大型化工企業正式投入生產後,每年可給京唐港增加1800萬噸的吞吐量,京唐港人怎麼會怠慢?

有客人從廣州來,飯間,客人說他有一位做鋼材生意的朋友,要買大量鋼管,唐山是鋼鐵生產基地,問有沒有辦法幫忙。客人竟不知道劉衛民所在的港口什麼樣的鋼管都有。劉衛民馬上告訴客人說,可以讓你的朋友登陸京唐港網,想要什麼型號的鋼材,京唐港全有。結果,這一大宗鋼材生意做成,不但增加了京唐港的吞吐量,更為那位做鋼材生意的朋友減少了許多環節,獲得了更加豐厚的利潤……

港口的吞吐量在連年猛增,京唐港人對此並不滿足。

劉衛民他們始終這樣認為:與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提出的要建設“北方大港”,要“與紐約等大”,京唐港目前所取得的這些進步,並不能算什麼!前麵要走的路還很遠,絲毫沒有值得滿足的理由!更何況,隨著世界經濟的全球化和物流業的信息化、網絡化,港口發展的空間越來越大,能做的事遠遠超越了傳統意義上的港口概念。未來的港口,在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中,將越來越顯現出它的“經濟坐標”意義和“軸心”功能。

一次大西北之行,讓劉衛民他們體驗到了“走出去”的重要。設局布點之後,暫從所產生的貨源來看,雖數量遠不算大,實地考察所結下的友誼之花,已經結果。包頭鋼鐵公司的產品已源源不斷地從京唐港下水。西北辦事處的同誌還把組織貨源的觸角伸向了新疆及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獨聯體國家。新疆的棉花和顆粒粕,獨聯體國家的鋼材,分別在京唐港開通了通道,向韓國、日本走貨……

“作為港口運營者,我們手裏有很多業務信息。我們知道哪條船什麼時間到港,裝的是什麼貨物,貨主是誰,將把貨運到什麼地方;也知道有什麼貨物什麼時間進港要裝哪條船,目的地又是哪裏。我們港口的經濟運營模式不僅僅隻是到外麵攬活,等別人送貨上門。而是要利用我們已知的這些寶貴的信息資源,運用現代的管理手段,憑著製定規則來賺錢,讓所有與我們相關的客戶和業主共同賺錢!讓大家在共同賺錢過程中,盡可能的節省成本,獲取最大的方便和利潤。這叫做:在港口經濟這個運營鏈條上,建立共同的賺錢規則,實現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新物流經濟!”被劉衛民稱之為“第三方物流經營構想,如今已在京唐港初見端倪,深得各方稱道。

從築巢引鳳,到攬活賺錢,再到合作共贏,京唐港的經濟業務跳躍般的躍上一個又一個台階。從一千萬噸,到兩千萬噸,到四千萬噸,僅僅用了四五年的時間。明年是多少?後年呢……億噸大港的年吞吐量,在京唐港已經不是遙遠的夢想了!

嗬,建一個“與紐約等大的”中國北方大港,孫中山先生的遺願,京唐港人每天都在期盼著、奮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