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很前麵的那個他。人是開放的,正在朝著變成他潛在地所是的東西走去。
——布洛赫
馬斯洛的科學人本主義就是要使傳統的人本主義從天上回落到地上來,使人學成為現實的、整合的科學。在這一點上,馬斯洛從本體論就開始了精心的理論建構。如前所示,他的邏輯結構是,“我們之中的每一個人都具有一種實質上是生物基礎的內部本性”,但隻是我們之中的極少數“優等人“(自我實現的人)在現實中已達到了人性的最完美的境界。由此可以確證,每一個人都可能達到人性的最高點,或者在現實中觸及這個生存本質的某一側麵。不過,相對於我們絕大多數個體來說,這種人的生存本質的最高點還隻是一個尚未存在的本體存在。必須注意,與傳統的人本主義不同,馬斯洛不再主張人的本質是一種先天應有而在現實生存中喪失了的東西,人的現實生存不是本質的異化,而是尚未達到本體存在的不足狀態。人一旦創生出來,就始終在朝現實中的那個真實本質走去。馬斯洛的這種人學本體論構架是十分獨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