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洛說:“一個人的收入增加後,他發現自己的希望活躍起來,並且積極地為獲得幾年前連做夢都不敢想的東西奮鬥。”③必須注意,在馬斯洛看來,人正因為某種不滿足,才促動他去索取(“S尚不是P\"),因此,需要就是動機,人實際上始終受著需要動機的支配,自然,需要如果被滿足,也就不再是一種動機。有機體僅僅受到尚未滿足的需要的支配,產生行為,如果這種需要已滿足,那它在個人當前的動力中就成為不重要的了。在生理需要之上依次產生的基本需要主要有安全的需要(security needs),愛和歸屬的需要(love and belongingneeds),尊重和自尊的需要(respect and esteem needs),以及自我實現的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s)等。這些基本需要由於特定的條件也可能在個體中出現顛倒的現象。馬斯洛談到過,實際上需要動機的形成本身也是相當複雜的,不同的文化和多種不同的外部製約關係會造成行為的多種決定因素,但無論如何,需要動機是人的生存中最根本的內在驅動力。應該特別指出,馬斯洛的這一缺失性需要的觀點被簡化為所謂“馬斯洛生存需要五層次論”,在不同的學科中,幾乎關於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的介紹基本都停留在這一並不準確的縮減版中。①
人類生存的第二類需要則是與缺失性基本需要非常不同的“後需要”。這種需要不是人們由匱乏引起的、為了維持基本生存的需要動機,而是與人如何生存得更好、自我的生長和發展有關的超越一般需要的動機(超越性動機,metamotivations)。馬斯洛將這種需要稱為發展性需要。一般地說,發展性的需要與缺失性的基本需要可以有這樣一些區別:
第一,缺失性需要的喪失直接導致人的機體的病症,而在一定意義上說,發展性需要的剝奪也會釀成人體缺乏維生素時所呈現的類似病狀,但這是一種精神的不健全,或“人性的萎縮”。具體地說,就是“指生活缺乏價值觀念,缺乏意義感和充實感”。馬斯洛將這種狀態稱為超越性病狀,即靈魂病。②他甚至列舉了這種特殊病症的一般臨床特征。
其實,我們不難從馬斯洛這張表看出,他的所謂人的發展和成長的高級需要,也就是人的生活意義。馬斯洛將這種人生的意義確定為在自我實現名下的人的終極價值,或不可還原的存在價值(Being-value,簡稱B價值)。馬斯洛把這種存在價值概括為十四種:
1.真(truth):誠實;真實;(坦率;單純;豐富;本質;應該;美;純;潔淨和未摻假的完全)。
2.善:(正直;合乎需要;應該;公正;仁慈;誠實);(我們喜愛它,被它吸引,讚成它)。
3.美:(正直;形態勻稱;活潑;單純;豐富;完整,完善;完全;獨一無二;誠實)。
4.完整(wholeness):(統一;整合;傾向單一;相互聯結;單純;組織;結構;秩序,不分離;協同;同法則和相結合的傾向)。
4a.二歧超越(dichotomy-transcendence):(接受,堅決,二歧、兩極、對立麵、矛盾的整合或超越);協同(對立轉化為統一,敵對者轉化為相互合作或相互鼓勵的夥伴)。
5.活潑:(過程;不死氣沉沉;自發;自我調整;充分運轉;改變著又保持原樣;表現自身)。
6.獨特:(特有的風格;個人的特征;不能類比;新穎;可感受到的特性;就是那樣;不像任何別的東西)。
7.完善:(沒有什麼是多餘的;也不缺少任何東西;一切都在合適的位子上,無須改善;恰當;正是如此;適宜;正當,完全;無可超越;應該)。
7a.必需:(不可免;必須正像那樣;任何一丁點兒也不要改變;那樣就很好)。
8.完成:(完結;終局;合法;事情已經完成;格式塔不再改變;目的實現;終點和末端;沒有缺失;全體;命運的實現;終止;頂點;圓滿封閉;新生前的死;成長和發展的終止和完成)。
9.公道:(公平;應該;適宜;成體係的性質;必需;不可免;無偏私;不偏袒)。
9a.正義(justice):(合法則;正確;沒有多餘的東西;完善安排)。
10.單純:(忠實;坦率;本質;抽象,無誤;基本骨架結構;問題的中心;不轉彎抹角;僅僅必需的東西無修飾,沒有多餘的東西)。
11.豐富:(分化;複雜;錯綜;全體;無缺失或隱藏;都在眼前;“無所謂重要或不重要”,即一切都同等重要;沒有什麼是不重要的;一切順其自然,無須改善、簡化、抽象、重新安排)。
12.不費力:(自如;不緊張,不力爭,或無困難;優雅;完美的運轉)。
13.歡娛:(玩笑;歡樂;有趣;高興;幽默;生氣勃勃;不費力)。
14.自足:(self-sufficiency)(自主,獨立;除自身以外不需要任何別的東西;自我決定;超越環境;分立;依據自己的法則生活,同一性)。①
馬斯洛認為,這些價值並不是相互排斥的。它們不是彼此分離的或截然不同的,而是混在一起或相互重複的。它們是人的本真存在的各個側麵,而不是它的各個部分。存在價值以及它們彼此之間是沒有高低之分的,一種價值和另一種價值同樣重要,其中每一種都能依據其他各種予以說明。例如,真必須是完善的、美的、內容豐富的,而美則應該是善的、真的和內容豐富的,等等。②馬斯洛形象地說,存在價值不是一堆互相分離的枝條,而是一塊寶石的不同側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