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集(3 / 3)

冼星海打開鋼琴蓋,把曲譜放在鋼琴譜架上,他醞釀了一下情緒,用力奏響了《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的前奏。

大家站在冼星海的身後和兩邊,隨著琴聲放聲歌唱《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全國武裝的弟兄們,

抗戰的一天來到了,

前邊有東北的義勇軍,

後邊有全國的老百姓

咱們一齊動手把他消滅,

衝啊!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殺!……

在《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的歌聲中盛印:

中國軍隊在盧溝橋地區與日軍激戰;

北平各界人士走上街頭,慰勞抗日的將士;

飛快疊印的報紙,及時傳達出中日交戰的情況……

客廳 內 夜

室外傳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口號聲。

創作室裏傳出冼星海彈奏《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琴聲。

黃蘇英坐在沙發上,雙手捧讀一張報紙,特寫:

大字標題:郭沫若從日本回到上海。

文章的旁邊,是郭沫若在北伐時期身著戎裝的全身照片。

黃蘇英看了片刻,驀地站起身來,大聲叫道:“海仔!別再彈琴了,快來看看今天的晚報,郭沫若從日本回來了!”

鋼琴聲停了。冼星海走出創作室:“阿媽!你說什麼?”

黃蘇英指著手中的報紙:“你還記得十多年前在我們廣州紅極了的文化人郭沫若嗎?”

冼星海:“記得,記得!”

黃蘇英:“他從日本回來了!人家報紙上說,他是拋下妻子兒女偷偷跑回來的。”

冼星海一怔:“偷偷跑回來的?……”

人家郭汰若從日本偷偷孩回上海來,是為了救亡抗日。”

冼星海從黃蘇英手中接過報紙一看,小聲念道:“……國族臨到了垂危的時候了,處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我自己現在所走的路,我相信正是惟一的生路……”

這時,洪深陪著金山走進客廳。

冼星海一怔:“金山先生,你怎麼來了?”

金山:“向你借打鬼子的武器!”

冼星海愕然:“我哪有什麼打鬼子的武器啊?”

金山:“有啊!音樂。”他走到黃蘇英跟前,施一大禮,“伯母!我就是主演《夜半歌聲》的金山。”

黃蘇英打量著金山:“你演得真好,沒想到哇……”

洪深:“您老心目中的大明星,竟然來看您了!”

黃蘇英樂開了花:“對!對……你們坐下談,我給你們煮咖啡去。”說罷走進了廚房。

冼星海坐定之後說道:“你們知道了吧?郭沫若先生東渡歸來抗日了!”

金山:“知道了!今天上午,我和洪深先生等文藝界的同仁,已經見到了郭沫若先生。”

冼星海有些著急地:“快說說,他對上海文藝界開展救亡抗日有何高見?”

洪深:“不要急!今天我和金山先生夜闖貴宅,就是為了這件事。”

金山:“今天,郭沫若先生和文學藝術界的新老朋友交換了意見。大家公推他為救亡抗日的盟主,並希望他盡快聯合一切愛國的文藝戰士.共同商討救國大計。他立即應諾,並讓我和洪深先生轉告他的意見:希望你也能參加。”

冼星海吃驚地:“怎麼……郭沫若先生剛剛回國,就知道了我的名字?”

洪深:“豈止是知道!他當時問我:冼星海在不在上海?我告訴他說在。他說那太好了!請代我轉告星海先生,希望他能參加我們的大會。”

冼星海聽後異常激動:“請代我轉告郭沫若先生,隻要是救亡抗日的事,我都會參加!

黃蘇英用茶盤端著三杯咖啡走進客廳:“咖啡煮好了!保準你們喝了有精神。”她分送到洪深、金山、冼星海的麵前。

洪深呷了一小口,品了品:“不錯……”他打開皮包,取出厚厚一擦文稿,往冼星海麵前一放:“這是夏衍、阿英等十多位劇作家連夜趕寫的廣場劇《保衛盧溝橋》,請你為它連夜趕寫幾首插曲,我還等著排呢!”

冼星海翻了翻墨跡未幹的《保衛盧溝橋》劇本,堅定地答說:“請放心吧!明天一早全部交稿。”

金山起身緊緊握住冼星海的手:“謝謝你!.”

冼星海:“我們都是為著祖國,何謝之有?’他請金山落座之後,又說:“洪深先生!排練的時候可不要忘了我,跑個龍套還是行的。”

洪深:“星海!跑龍套豈不委屈了你?你是這部廣場劇《保衛盧溝橋》的總指揮!

冼星海愕然:“什麼?我是這部廣場劇《保衛盧溝橋》的總指揮?……”

全山,“對,孩部廣場劇音樂很重.插曲又多.日後到廣場演出,就都得看你這個大指揮的了!”

冼星海沉重地點了點頭。

金山:“不打攪了,明天一早……”

冼星海:“保證交稿!”

創作室 內 夜

冼星海坐在桌前,認真地看著《保衛盧溝橋》的劇本。

在遠方顯現出日軍發動“七七事變”的一係列戰爭畫麵。

旋即,伴隨著中日雙方交戰畫麵的疊印,遠方漸漸地飛來《保衛盧溝橋》的音樂主題。

冼星海拿起筆,在一張五線譜紙上飛快地寫著音符。

黃蘇英端著一碗大米粥走進,心疼地:“海仔,夜深了,吃點夜宵吧?”

冼星海繼續創作,頭也不抬地:“阿媽,我不餓,你去睡吧!等我為《保衛盧溝橋》寫完配樂,正好吃早點。”

黃蘇英看看碗裏的大米粥:“早點是早點,夜宵是夜宵,還是把這碗大米粥喝了吧!”

冼星海轉過身來,看著黃蘇英那慈愛的表情,忙說:“阿媽!我喝,我喝。”他起身接過那碗大米粥,十分香甜地喝著。

黃蘇英看著冼星海吃飯的樣子,滿意地點了點頭。

突然,隱隱傳來飛機的馬達聲。

黃蘇英不安地:“這是日本人的飛機嗎?”

冼星海:“是的!”

黃蘇英:“他們會占領上海嗎?”

冼星海:“一定會的!據來自各方麵的消息說,上海事變遲早會爆發的!”

黃蘇英:“這些可恨的日本鬼子!……”

冼星海把碗交給黃蘇英,起身走到鋼琴前麵的琴凳上坐下,憤怒地自彈自唱起了新作《保衛盧溝橋》:

在《保衛蘆溝橋》的歌聲中盛印:

戰場上:中國軍民同仇敵汽、前仆後繼地打擊日本鬼子。

舞台上:冼星海揮舞指揮棒在指揮演員歌唱,並在洪深的指導下進行排練。

105時排練場 內 夜

全體演員、樂隊隊員、舞台美術人員……聚集一堂,等待排練《保衛盧溝橋》。

冼星海拿著指揮棒站在一邊,等待上場。

洪深走到台前,大聲地說:“同誌們!今天是八月十二日,先由魯人先生給大家讀幾段中日交戰的新聞!”

魯人拿著一張新出的報紙走到前麵,大聲地:“……舊方海軍司令長穀川清所轄第十及第十一兩戰鬥艦隊,及第五水雷隊等正在來滬途中。駐滬日本海軍陸戰隊也離艦分頭登陸,準備戰鬥……”

等待排練《保衛盧溝橋》的演員議論起來。

魯人舉手示意請安靜。

臨時排練場漸漸地平靜下來。

魯人大聲讀道:“上海局勢緊張,風聲鶴峽,草木皆兵,閘北、虹口、南市一帶居民紛紛遷人租界,途為之塞……”

臨時排練場騷動起來,有人還大聲的議論:

“這不等於是上海事變的前奏嗎?”

“駐滬國軍有什麼應變措施?”

“上海事變爆發以後,我們怎麼辦?……”

冼星海高高舉起手中的指揮棒,大聲地:“同仁們!請安靜,繼續聽魯人先生念新聞!”

全體漸漸趨於平靜。

魯人雙手捧著報紙,大聲念道:“……八月十二日下午三時許,日軍不斷向保安隊開槍挑釁,未逢還擊。上海,在戰爭的邊緣―不!已經在戰爭中了!……”

全體聽後無不為之憤恨,頃刻之間,臨時排練大廳裏又亂了起來。

洪深走到冼星海身邊:“星海,快請大家安靜下來,我還有好消息向大家報告!”

冼星海再次舉起手中的指揮棒,大聲地:“請安靜!下邊,請洪深先生向諸位報告一個好消息!”

全體又漸漸地平靜下來。

洪深走到台前,抖著手中的一幅題字,大聲地:“報告大家一個好消息!我們創作排練的廣場劇(保衛盧溝橋》近日就要出版了,是東渡歸來的郭沫若先生親筆題的詞!”

全體聽後禁不住地熱烈鼓掌。

這時,金山陪著郭沫若突然走進排練場。

冼星海第一眼看到了郭沫若,遠方疊化:

郭沫若身著戎裝的照片。(隱去)

冼星海高高舉起雙手,大聲地:“請安靜!郭沫若先生已經來到我們的中間了!”他說罷向著郭沫若指去。

全體同仁循著冼星海指的方向一看:

金山陪著郭沫若健步走來。

全體同仁情不自禁地熱烈鼓掌。

金山搶先一步走到冼星海身邊,介紹道:“郭老!這位就是大作曲家冼星海。”

郭沫若伸出雙手,緊緊握住冼星海的雙手:“你寫的救亡歌曲很是了不起,連日本愛好和平的人民都愛唱你寫的《夜半歌聲》、(熱血》等歌曲。”

冼星海激動地:“謝謝!謝謝……”

郭沫若:“繼續努力,當中國的貝多芬!”

冼星海:“我一定為苦難的祖國、民族不停地呐喊!”

金山:“星海!快舉起你的指揮棒,請大家安靜。”

冼星海再次舉起雙手:“請安靜!下邊請我們的文壇盟主郭沫若先生發表講演!”

碎然之間,偌大的排練場靜了下來。

郭沫若大聲地:“不願做亡國奴的文藝戰士們!我今天是來給你們加油、鼓掌的,祝你們把廣場劇《保衛盧溝橋》送到戰場上去演出!”

全體熱烈鼓掌。

郭沫若從洪深手中接過自己的題字:“下邊,我莊重地宣讀我對廣場劇《保衛盧溝橋》的題詞!”

全體再次熱烈鼓掌。

郭沫若:“盧溝橋已經失掉了,我們依然要保衛盧溝橋。盧溝橋,它是不應失掉,在我們精神中的盧溝橋,那永遠是我們的基表。盧溝橋失掉了,我們依然要保衛盧溝橋!”

冼星海等帶頭熱烈鼓掌。

定格 疊印字幕:

第十一集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