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沿運河北上(2 / 3)

立在船頭,回望府邸,這裏是隋宮舊址。揚州在隋時稱江都,唐朝初年稱廣陵。揚州還有個稱呼叫“蕪城”。劉宋時期鮑照作《蕪城賦》,感歎揚州戰亂荒蕪。唐朝武德年間改為揚州,後設置淮南節度使。

想當年,每逢立春之日,隋煬帝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到了除夕之夜,隋煬帝在大殿前擺設幾十座火山,焚燒沉香等名貴香料。每一座火山都焚燒掉幾車沉香,如果火光暗就用甲煎助火勢,火焰起來高達數丈,幾十裏外都可以聞到香氣。一夜之間,就消耗掉二百多車沉香和超過二百石的甲煎。

船緩緩地開了,沿岸都是柳樹。當年隋煬帝開鑿運河,沿岸築堤,栽種楊柳,稱為隋堤,長一千三百裏。隋煬帝又禦筆寫賜垂柳姓楊,名為楊柳。

隋煬帝在位十四年中,曾三次由洛陽乘舟到揚州遊玩。他還特意開鑿了八百裏的江南河,打算遊幸餘杭(今浙江杭州),隻是未成行罷了。

當年隋煬帝所乘的龍舟高五十尺、長二百丈,共四重宮殿,都用金玉裝飾。皇後乘坐的翔離舟規模稍小一些,裝飾沒有差別。另外還有浮景九艘,都是三重水殿規模。以上船隻共用挽船人員九千餘人,都用錦彩為袍,連船帆都是用華麗的宮錦製成的。李商隱曾說:“春風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隋宮》)

隋煬帝的船隊不止如此,還有漾彩、蒼離、青鳧、黃篾等數千艘,後宮、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蕃客乘坐,並裝載著各級官員貢奉的物品,共用挽船士八萬餘人。又有平乘、青龍、艨艟、艇舸等數千艘,衛兵乘坐,載著兵器帳幕。舳艫前後相接,長達二百餘裏,照耀川陸。騎兵在兩岸護衛,旌旗蔽野。所過州縣,五百裏內都要獻食,沒吃完的山珍海味隨地掩埋。

李商隱熟讀《隋遺錄》。書上記載,南朝陳末代國君後主陳叔寶,寵愛後妃張麗華,整天喝酒作樂,自製亡國之音宮廷舞曲《玉樹後庭花》。陳叔寶亡國後投降隋朝,和當時尚為太子的楊廣很熟。隋煬帝遊揚州時,夢中恍惚間與陳後主相遇。後主舞女數十人,其中一人迥美。隋煬帝屢屢看她,陳後主說,這就是張麗華。隋煬帝於是請張麗華舞了一曲《玉樹後庭花》。

當年千帆萬馬,水陸並進,鼓樂喧天,旌旗蔽空,隋堤兩岸,晚歸的烏鴉哪敢棲息?而今唯有楊柳長久如斯,暮色中還不時傳來老鴉的叫聲,透出無限淒涼。如今雖有腐草,卻見不到螢光,也許是由於當初隋煬帝搜刮無度,以致螢火蟲都絕跡了吧?

李商隱想起本朝高祖李淵額骨突出飽滿如日,稱為“日角”,是帝王之相,終於取代了隋煬帝楊廣。於是寫下了《隋宮》:

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

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

於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

地下若逢陳後主,豈宜重問後庭花?

或可譯為:

巍峨宮殿閑置不用彌漫著煙霞,

隋煬帝想把揚州作為帝王之家。

如果不是因為天命歸屬於李淵,

上萬錦船怕是已經遊遍了天涯。

如今腐草中螢火早就消失蹤跡,

隻有堤上楊柳棲息歸巢的烏鴉。

如果你在黃泉地下與後主重逢,

還好意思提起欣賞玉樹後庭花?

官船漸行漸遠,笙歌不聞,揚州燈火逸出了視線。

船頭掛了燈,絲雨飄燈,春水拍岸。差役來船頭喊李商隱進去避雨,李商隱仿佛沒有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