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黃梅戲《天仙配》《女駙馬》的作曲之一,在黃梅戲音樂的風格建立和規範化方麵做出了卓越貢獻。

[2]安徽省黃梅戲劇團著名的二胡演奏家。

[3]嚴鳳英的愛人,著名劇作家。

[4]文華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主辦的專業舞台藝術政府最高獎,設立於1991年,最初為一年一屆,1998年起改為兩年一屆,2004年第11屆文華獎起改為三年一屆,與“中國藝術節獎”兩獎合一,放在藝術節上評選。這個獎項對於調動文藝工作者的積極性,增強藝術院團凝聚力,促進全國藝術創作,發揮著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

[5]梅花獎全稱為“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是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每兩年一評,旨在表彰在表演藝術上取得突出成就的中青年戲劇演員。始創於1983年,第一屆名為“1983年首都戲劇舞台中青年優秀演員獎”,後取“梅花香自苦寒來”之意更名為“梅花獎”。

[6]茅威濤,越劇演員。扮相俊美,氣度不凡,在舞台上高雅飄逸,細膩深刻,善於創造人物,能吸取京劇、昆曲、川劇等古老劇種的優點化在自己身上。既傳承了越劇尹派的特點,又根據自己的嗓音有所改造,在唱做表幾個方麵都可圈可點,已經形成了茅氏風格。

[7]張曼君導演被業界稱為有一雙“點石成金”的手,許多演員通過她的“手”,獲得各個獎項。她導演的代表作有黃梅戲《小喬初嫁》、秦腔《花兒聲聲》、評劇《紅高粱》、川劇《欲海狂潮》、晉劇《大紅燈籠》等,當然,也有黃梅戲《妹娃要過河》。

[8]美國“舊金山國際新概念電影節”是由美國聯邦政府批準的非營利組織,是全世界電影和電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電影節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電影人提供了一個一年一度的聚會平台,為共同促進未來電影的新發展開拓思路,也為發現優秀電影後備人才提供機會,為電影發展不斷提供新鮮血液。本屆電影節的參賽作品來自中國、美國、德國、日本、韓國、巴西以及哈薩克斯坦等幾十個國家,參賽的作品都是原創,形式包含故事片、紀錄片、動畫片、音樂短片、文學劇本、劇情長篇以及戲曲片等,此次電影節中國電影最受歡迎。

[9]該電影節由加拿大BC省政府和加拿大歐亞國際電影節有限公司共同舉辦。主要關注歐亞地區文藝電影的發展,致力於打造歐亞地區文藝電影交流平台。加拿大總理賈斯廷·特魯多先生及加拿大BC省省長簡慧之女士都為歐亞國際電影節發來了賀信,中國駐溫哥華總領事館、伊朗電影協會等協辦支持了該電影節。本屆電影節共58部各國電影參加,經過以法國著名導演呂克·貝鬆先生為主席的評審團評審,其中有12部影片獲得11項大獎。

[10]中國農工民主黨(簡稱農工黨)於1930年8月9日在上海成立,是以醫藥衛生、人口資源和生態環境領域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具有政治聯盟特點,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政黨,是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參政黨。

[11]戲曲“像音像”工程是國家重大文化工程,旨在挖掘保護地方戲曲文化,通過選取當代戲曲名家及其代表性劇目,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反複加工提高,留下完美的藝術記錄。入選劇目要求能代表本劇種的經典劇目,以及本劇種獨有的瀕臨失傳的傳統骨子劇目,劇目有傳承價值,思想內容積極向上,能體現中華優秀傳統美德,凝聚劇種表演藝術精粹,展現戲曲藝術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