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從0到1,布匹生意裏的大學問(3)(2 / 2)

這麼重大的事件,樞密院當值的臣僚無權定奪,必須和丞相脫脫商議,立即派人去脫脫府上通報。此時的脫脫正在自己的書房中看書。他終日忙於朝政,一來,是真心想做出一番事業來;二來,是怕自己稍有鬆懈,就會被人趁機奪權。廟堂上的傾軋爭鬥,蒙古人比漢人正直接,也更殘酷。為了保住自己的權位,所有的朝政百務,無論大小他都要過問,不給任何人可乘之機。這般大權獨攬之下,他擁有了所有的權力,但是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力主修築黃河鬧出“紅巾軍之亂”,就是政敵攻擊他的一個口實。雖然皇帝一再表示了對他的信任,但是他心裏卻越來越謹慎起來。

這幾天來對在湖北自立為王、建國“天完政權”的徐壽輝的戰事十分順利,讓脫脫心懷舒暢。點過卯後,他看沒什麼大的政務要處理,就坐轎回家,在書架上抽出一冊線裝的《宋史》來看。這部《宋史》是他非常熟悉的,他本人也曾參與修撰。早在元世祖忽必烈時,就曾下詔修宋史,但因體例、年號不一,未能如願。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皇帝又下令修遼、金、宋三史,脫脫當時位高權重,由他主持,後來由阿魯圖接替,接著修撰,耗時兩年半成書。但是因為時間倉促,更要命的是,阿魯圖不通漢字,試想一下,一部國朝史,隻用了短短不到三年的時間修撰完成,其粗劣可見一斑。

僅就脫脫自己查閱,就發現了多處錯誤,這部《宋史》耗費了脫脫不少心力,看到完成之後居然是這副模樣,心裏自然很是生氣。他手裏捧著書,皺眉道:“《循吏傳》裏南宋竟無一人,《李熙靖傳》又有重疊,一朝國史,居然荒唐到這步境地,全怪阿魯圖,罪甚,罪甚!”

諸多錯誤讓一心要修撰出一部正正經經史籍的脫脫很是不快。他現在看的是江浙行省在至正六年(1346年)的刊刻版本,裝訂和版紙都屬上品,唯獨行文讓他不滿意。

一通悶氣還沒有發完,樞密院副使派來的差人就跑來了,將加急文書呈給脫脫。脫脫仔仔細細看了一遍,馬上感到一次自己仕途上又一個新的挑戰來了。他把手裏的奏本扔在地上,來來回回踱著步子,口中道:“該殺,該殺!江浙一省的官員統統該殺!”之後,他迅速來到了樞密院,和當值的眾多官員商議對策。最後得出了一戰一撫兩個策略。脫脫從心裏覺得應該一戰,但是大臣們卻都擔心萬一戰事不利,會擴大事態,不僅損兵折將,還會使張士誠的氣焰更加囂張,不如賞給張士誠一個官做,希望他迷途知返。

“羊和豺做朋友,最後總要被吃掉!一味忍讓致使賊人坐大,你們想把豺狗養成老虎,就等著老虎來吃你們的羊、搗毀你們的帳篷吧,我去麵聖請戰!”脫脫看眾臣那種萎靡懈怠的模樣,心裏不由來氣。

脫脫主戰的理由很簡單,眼下的局勢,徐壽輝、方國珍、郭子興等大大小小興兵割據的政權紛紛建立,眼下又多出一個張士誠,而且張士誠攻占的是南方重鎮高郵。脫脫深知,南方是朝廷的“糧倉”,每年都有數不盡的糧米通過運河運往大都,這樣才保住了北方的糧食供應。方國珍起兵開始是在沿海,深入內陸之後也沒有占據一個像樣的大都邑,所以也就構不成太大的威脅。張士誠起兵伊始就占據了高郵,高郵地處要衝,如果不消除這個心腹大患,容他在南方魚米豐饒之地興風作浪,幾年之後,他就會成為朝廷最大的威脅,到時候要是想剿滅,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必須在他沒有坐大之前,一舉鏟除。

他下定了決心,就拋下一眾官員,快步往皇宮內院裏走來,要麵見皇帝,當麵陳述自己的策略。他為官多年,深諳君臣之道,要想讓君王讚同自己的主張,必須搶在別人之前,把自己的想法灌輸進君王的大腦裏,甚至可以誇張其事,說一些謊話也可以,隻要有助於自己的主張被接納。反正,張士誠占據高郵是真的,隻要有這件事情在,在細枝末節上添枝加葉也無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