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暫避風頭,巧遇施耐庵與羅貫中(3)(3 / 3)

施耐庵轉過臉,極力忍著不快,他知道,隻要不給羅貫中一個答複,他還會追問下去,隻得對他說:“你查到了什麼,說出來我聽聽。”羅貫中馬上來了精神,手裏拿著一本書,指著自己翻到的那一頁,說道:“老師剛剛問,偷書換藥,侍奉老父老母,可有什麼典籍記載,學生才疏學淺,沒有找到……”

施耐庵搶著道:“這就是了,沒有找到,你叫我看什麼?老師我早就說過,言必有據,這才是做學問的正道。我知道,你有一肚子雜學,但是,也不能荒廢了正經學問,這詩詞歌賦、文史子集還是要時常溫習的。”

羅貫中聽到老師教誨,一本正經地躬身點頭,認認真真道:“學生記住了。”

又揚了揚手裏的書,興奮地道:“雖然老師要我找的典故我沒有查到,但是,在《三國誌·吳誌·陸績傳》中找到一個相近的,三國時,東吳吳郡吳縣(今蘇州)人撰《渾天儀說》和《渾天圖》的陸績,有‘陸績懷橘’的典故,不知老師可否看過?”

“陸績懷橘”的典故,施耐庵自然知道,便應道:“哦,你是說陸績陸公紀的典故,想當年陸績六歲時,去九江拜見袁紹……”羅貫中急忙打斷他,道:“老師錯了,陸公紀去見的不是袁紹,是袁術。”施耐庵看過《三國誌》,也知道陸績懷橘的典故,但是,一時忘記了陸績見的是袁術還是袁紹,聽羅貫中指出錯處,也不著惱,隻是微微點頭,接著道:“袁術,原來是他,《三國誌》你日日夜夜看,我沒你讀得透。”

羅貫中得到鼓勵,說道:“老師謬讚了,學生每讀《三國誌》必有所感,覺得其中有經世治國的大學問。就拿這個典故來說,那袁術讓下人給陸績橘子吃,陸績就悄悄在懷裏藏了三隻橘子。臨走時,陸績彎腰告辭,橘子掉落在地上,書上說,術謂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橘乎?’績跪答曰:‘是橘甘,欲懷而遺母。’術大奇之。寥寥數語寫得形神意具備,這形……”

王綱見他嘮嘮叨叨,實在是聽不下去了,大聲道:“我說二位,難道是專門來賣弄學問的不成?”

羅貫中一怔,怒道:“難道王先生不知道禮數嗎?在下的話還沒有說完,如果王君要說話,也要在我說完之後,怎麼可以如此唐突?”話說完,忽然想到,這個姓王的連書都偷,似乎真的不知道什麼是禮數,那怒氣頓時就消了。

王綱哈哈一笑,道:“鄙人學的是仙道,和你那些什麼禮儀規矩一概無緣。”小二聽他們嘮嘮叨叨,說這說那的,總沒個完,害怕冷落了新客人,就對沈萬三道:“客官,可是要住店?我帶您去看看房間吧。”

聽見有人說話,施耐庵才注意到客棧裏還有其他人,轉頭看去,發現是一群陌生人,但有一個人看著麵熟。隻是不知道為什麼,隻看了一眼,那人就把臉轉了過去,似乎是怕自己認出他來。

“這位公子,我怎麼看著你麵熟?咱們在哪裏見過吧?”施耐庵見沈萬三穿著講究,好像是富家公子,或者有錢的商賈。

沈萬三知道,再躲也躲不過了,如果還是一味躲避,會讓人覺得他怠慢,這可是一貫看重交際細節的他不想要的後果。“足下是?我們好像素未謀麵……

哎呀,這不是卞元亨兄的表親,施耐庵施兄弟嗎?”沈萬三假裝才想起來。

此時羅貫中也走了過來,指著郭如意道:“我認得你,你不是那個……那個和我一起被捆起來的小子嗎?”

郭如意笑道:“正是小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