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海上初識波斯客,爪哇複聞聚寶盆(3)(1 / 3)

沈萬三一時沒有想起來這個“鄒先生”是什麼人,但是,在極短的時間內,他就意識到這是一個必須正視的事情,他把郭如意拉到一旁,嚴肅地問:“你怎麼敢這麼說?你從前聽過他彈琴?”

郭如意有些緊張,道:“我在劉府裏待過,鄒先生半仙的人物,聽他彈琴我八輩子也忘不了啊,三哥!他怎會在這兒?”

郭如意口中所說的這個“鄒先生”,絕非一般人物,此人仙風道骨,不僅被劉定一奉為上賓,且和朝中的王公大臣都有牽連,甚至連當朝天子也經常請他進宮討教道學。隻是他為什麼會出現在遠隔重洋的爪哇呢?難道是劉氏商行裏有人來爪哇做生意,他也跟來了?可是會是什麼樣的大生意必須請他來坐鎮呢,憑他的身份,劉家也沒這個實力讓他冒險涉海啊,要知道,海上生死難測,他一個身殘之人,肯定不會輕易冒險的。

想了一會兒,想不出個所以然來,沈萬三就決定以靜製動,先不要去管這件事,眼下安排好自己生意的事情最為緊迫,其他的以後再說。“不可聲張,裝作不知道,就算是他來了也不能把咱們怎麼著。”沈萬三道。

他想到回大都時,看到劉氏商行那副慘淡的景象,更加放心了,於是又道:“我如今和劉氏商行毫無瓜葛,高低輕重也由不得他們。”

和石穀泰彙合之後,沈萬三得知,在爪哇居然沒有一家私人客棧,來往的客商一律要到官辦的客棧中去歇宿,並且要繳納一筆不少的費用。石穀泰最後說道:“爪哇人生性淳樸,不懂做生意,你看看這來來往往多少人,如果開上一家客棧不是日進鬥金?此中道理,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偏偏爪哇人不在乎金銀錢財。有時候拿著一塊銀子從他們手裏換不來一口吃的,一件衣服卻能換來個把月的吃食,唉,化外之邦啊。”

原來爪哇地處偏僻,國民多數過著以漁獵為生的原始生活,隻求衣食無憂,別無他圖,對錢財更是視若糞土,就連碼頭上的勞工得到的報酬也有半數是抵換實物的,隻有少數人見過世麵,學會了經商,明白金錢的重要。

經過了一番商議,他們決定不去找客棧,就在船上住。

第二天,石穀泰就帶著沈萬三去了爪哇國專門接待外來客商的機構——來奉局,還沒有進門,沈萬三就準備好了一份見麵禮,整整五十兩銀子,如果不夠的話,隨時準備補加。那辦事的官員看到沈萬三遞上來的銀子,先是一陣猶豫,似乎不知道他要幹什麼,追問了一句,石穀泰懂得爪哇語,但是,他害怕解說不清楚,專門找來了一個通譯,那通譯把事情說了一遍。

那官員大喜,樂嗬嗬地把銀子收了起來,拍拍沈萬三,示意嘉許。沈萬三趁著他的高興勁兒,就讓那通譯詢問了賽寶大會的事情,那官員以為他是想把自己的寶物賣給國王,給自己送銀子是希望自己從中周旋,不禁麵有難色,隻告訴了沈萬三國王賽寶大會的舉辦地點,之後就不再說話。

回到船上,石穀泰埋怨沈萬三道:“公子出手太大方了,這等小吏哪裏值得用五十兩銀子去收買?”

沈萬三才不在乎這些銀子,他想做的是大事,是大事就不能在小節上計較,就道:“師父,您老就別說了,區區五十兩銀子算不得什麼,起碼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銀子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萬能之物,用它可以買來任何想要的東西。”

陸德源接口道:“萬三,咱可說好了,這五十兩銀子,可是你出,不能算在賬上。”

沈萬三道:“這個自然,陸爺你放心,夥賬上的銀子,我是一分一厘都不動。”

陸德源總是覺得這次出來,自己的重要性被人忽視,處處顯示不出自己的存在,這時候他想故意刁難一下沈萬三,就道:“萬三,明兒我要和石師父去置辦香料,你去不去?你要是不去,我可自己辦自個兒的了。”他的意思似乎是想和沈萬三“分家”,本來這次是兩個人合夥出來做生意的,他說要自己辦自己的,就是有意單幹。

“我不知道你是怎麼想的,在別的地方也能買到香料,為何要跑到爪哇來,這地兒我看著不好。”陸德源追加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