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內基從小就很喜歡讀書、看戲、聽音樂。長大以後有機會到國外去旅行,又迷上了參觀美術館、欣賞名畫和雕塑。卡內基雖然不寫小說,不過在他一生當中,曾寫了好幾部遊記,直到今天,他的那些遊記依然暢銷不衰。

在經濟恐慌時代,卡內基的好夥伴安德魯·克魯曼辭掉了製鐵廠的工作而轉到別的行業去了,於是他們便邀請一位威廉先生補缺,負責製鐵廠的管理工作。

威廉是來自德國的移民,起初他是在製鐵廠內從事最底層的工作,薪水很低。但是他在工作上十分認真勤勉,很快地就受到卡內基等人的注意,因此他們就請他加入。

威廉是一位風趣而富傳奇性的人物,自從他負責監督製鐵廠以來,工廠的業績蒸蒸日上。幾年下來,卡內基看到他有過度疲勞的跡象,就讓他到歐洲去旅行。他出發旅行的第一站是遊覽華盛頓,然後到紐約,順道拜訪了卡內基。

“明天是不是就要到歐洲去了?”卡內基問他。

“不,我不想再去旅行了,我希望立刻回到匹茲堡。”威廉答道。

“為什麼?”卡內基問。

“我爬上華盛頓紀念塔時,看到鐵架上有我的製鐵廠的名字,在火車站等車時,也看到旁邊的鐵橋中間印著這個名字,所以我很想立刻趕去,看看製鐵廠是不是仍照樣地在好好工作。”威廉就是這樣負責的一個人。當然,那時候卡內基責怪了他兩句,要他繼續去旅行,最後他隻好照卡內基的意思到歐洲去了。

他從歐洲回來之後,正趕上卡內基到匹茲堡去巡視工廠,他來到卡內基的身邊說有話要對他說,但是不願意告訴別人,於是兩人來到了一處安靜的地方。

“我有一位童年時代的朋友,現在已經成為大學教授,這次到德國遊覽時,我在他家住了3天,他的妹妹十分友善而親切地接待了我。當我要回來前,送給了她一份小小的禮物,回來之後,她寫了一封道謝信給我。我也給她回信,就這樣我們開始了書信的來往……有一次我在信上向她求婚,她是受過教育的人,而我卻沒有受過任何教育,我原以為沒有希望的,不久前她在回信上竟然表示答應了。這真使我欣喜若狂,立刻寫信請她到紐約來,我會去接她。可是她的哥哥卻來信要我再到德國去,然後在那裏結婚。但我不能遠離製鐵廠,卡內基先生,我該怎麼辦?”威廉窘迫地說道。

卡內基笑了,以平靜的語氣說:“你當然應該回到德國去,製鐵廠方麵你不必擔心,我會注意的。他們這麼要求你也是應該的,你立刻就去,把她帶回來,我會做好一切準備歡迎你們。”

當他們談完話要分開時,卡內基又補充一句:“威廉,我想你未來的太太一定是位美麗、身材修長、皮膚白皙的德國女郎吧。”

“哦,不,卡內基先生,她稍微胖一點。如果可以用工廠的機器把她壓得瘦一點的話,我一定會把她壓一壓。”威廉幽默地說道。聽到這句話,卡內基忍不住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