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我的大學!北師大繼續以其中文學科的絕對優勢,招引了一個個當紅作家和詩人駐校。不知道如今的作家、詩人們如何駐校,但有時候看新聞報道裏大學舉行作家和詩人的入校儀式,委實有幾分類似相聲界的擺枝,隻是大學對外的一種宣示,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當紅作家和詩人成了學校的名片或者標簽。任老師卻從來不是標簽式的存在。
比不上當紅的詩人作家,“漢語紅移”的任老師似乎從沒有大紅特紅。1993年他的《女媧的語言》出版,我在滬上一份讀書報上寫過一篇小文——《孤獨的寫作者》。還記得當時我是這麼寫的:“與北島們同時崛起的任洪淵離我們最遠,因為他側身走過了同時代人,他走在了時代的最前列。他是孤獨的。”
這種孤獨是世事洞明後的不入於世,是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探險。如果說北島是一個時代的標誌,那麼任洪淵則是這個時代的標杆,他的新銳和前衛一直是現代漢語詩歌寫作者不可跨越的標杆。也許他不需要紅,不需要奪人眼球,因為他不屑於名。標簽會掉落,標誌會模糊,而標杆,注定是孤獨甚至孤絕地橫立在那裏,告訴曆史和後人詩歌可能達到的高度。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現實世界的取舍尺度必然短視而功利,好在曆史不是根據世俗標準所做的蠱惑人心的注腳。
不能躬赴北京送別任老師是第三件憾事。我隻能在微信朋友圈裏細讀悼念他的詩文並一篇篇轉發。悼念的聲浪把我從現在推向過去,又把我從過去帶回現在。如果沒有遺憾,人生估計會無趣得多。我也試著想寫一首悼詩,但好幾天都找不到好的句式。直到我再一次上網,發現百度詞條裏任老師的生平已經更新,在姓名右側的括號裏是兩個八月,一條線把兩個八月局促地勾連起來。這難道又是冥冥之中的巧合?他從八月裏來又回到八月裏去,這條線仿佛遠方故鄉的那條河流,空盡而又壯闊。他從這條河流來又回到這條河流去。而所有河流都在奔向海洋。
任老師注定屬於八月。這是怎樣的八月,萬物生長又溘然長逝;這是怎樣的八月,一百年的時代病還在世界流行,一千年的洪水依舊在我的祖國肆虐。突然間我找到了我的句式。謹以這首《八月,你的八月》作為本文的結束。我不想把它當作追悼的詩,一個時代已經結束,世界也正在結束。
八月,你的八月
八月
你的八月
連夜的暴雨都彙入
遠方的河流
白沫江悄然越過
水位
八月
萬物生長的八月
萬物又溘然長逝
你悲愴地回望
像閃電劃過天際
留下難以糊住的裂痕
八月
迭代遞歸的八月
一百年的時代病還在流行
一千年的洪水依舊泛濫
也許,隻有死亡能喚醒一切
但即使死亡也不能喚回一切
我知道八月還會重來
而世界正在結束
2020年8月30日
布克,原名楊家祿,1963年生於上海,1981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中文係,著有詩集《魔鬼的舞步》《陌生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