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一九七五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近因法國一群學者提名巴金與茅盾為正副候選人,而引起各方麵的注意。十月二十三日,瑞典學院已經宣布,今年的得主是現年七十九歲的意大利詩人埃烏傑尼奧·蒙塔萊(Eugenio Montale)。意大利的詩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已經是第二次了。第一次是在一九五九年,得主是誇西莫多。據稱,蒙塔萊曾把艾略特的詩介紹給意大利的文壇,而他自己的詩呢,也受了艾略特的影響,頗為難懂。看來君臨歐洲垂半世紀之久的現代主義,仍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1)
諾貝爾文學獎,七十五年來,一直被各國視為世界性的榮譽,可是責難之聲,也時有所聞。實際上,瑞典學院的選擇,確也往往有欠公正。例如,一九〇二年此獎頒給了德國的史學家蒙森,落選者的名單卻包括托爾斯泰。當時托爾斯泰已經七十四歲,《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傑作早已聞名於全歐,在西方文壇可謂不作第二人想。瑞典學院卻宣稱,盡管托爾斯泰是一位大作家,但他對道德的態度仍不夠堅定,對宗教的認識也不夠深刻,公然批評《聖經》。擁托派當然氣得半死,而那年提名哲學家斯賓塞的英國名流,也十分不悅。其他的落選者,還有英國的梅瑞狄斯與葉芝、意大利的卡爾杜齊、德國的霍普特曼、波蘭的顯克維支等。其實,當時葉芝隻有三十七歲,真正的傑作尚未動筆,論成就自然還不夠參加競選。
可是擁托派並沒有死心。一九〇三年,法國作家法朗士,也是後來一九二一年的得獎人,向瑞典學院依次提名托爾斯泰、布朗德斯、梅特林克為該屆候選人。可是瑞典學院的興趣,卻專注在近鄰挪威的文壇,要在易卜生與比昂鬆之間做一選擇。結果呢,正如前一年舍托爾斯泰而取蒙森,這一次竟然是擯易卜生而擁比昂鬆。當時易卜生是七十五歲,比昂鬆是七十一歲。對於挪威人來說,易卜生是最偉大的劇作家,比昂鬆則是最傑出的詩人兼小說作家;可是對於世界文壇而言,易卜生的影響自然遠在比昂鬆之上,對於中國後來的新文學而言,尤為如此。實際上呢,挪威自十四世紀以來本為丹麥的一部分,一八一四年並入瑞典成為屬國。比昂鬆是強烈反瑞的民族詩人,諾貝爾文學獎之所以頒給他,不免有點政治安撫的意味。
這些都是諾貝爾獎初辦時的例子,但後來的表現也屢有失誤,不能為文學史所欣然接受。例如,在得獎的美國作家之中,賽珍珠和斯坦貝克兩位,就不能盡孚眾望,一般美中文學史和文學選集裏,甚至不列賽珍珠之名。而英國的得主中,高爾斯華綏的評價也不複當年那麼崇高。相反地,二十世紀西方文壇的一些大師,如裏爾克、卡夫卡、哈代、勞倫斯、奧威爾、赫克斯禮等,都未得獎。至少在我看來,《百獸圖》與《一九八四》的作者奧威爾,對於集權政製的深刻體認,並不遜於索爾仁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