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已來(2 / 2)

再平視如今社會中的芸芸眾生,我們都會不由地發出“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之疑問,是虛度?是金錢?是權力?還是碌碌無為?……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從《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去切身感受找尋一下海倫凱勒的夢想呢?——“第一天,我要看人,他們的善良、溫厚與友誼使我的生活值得一過;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隻看黑夜變為白晝的動人奇跡;第三天,我將再一次迎接黎明,急於尋找新的喜悅,因為我相信,對於那些真正看得見的人,每天的黎明一定是一個永遠重複的新的美景。”我們在海倫向往、夢想的這三天裏體會到了什麼?我們是否為造就自己的人生夢想而找到了一絲絲的希冀?我們是否為自己的生活如何過得有意義、有價值而找到了人生的坐標點?……真的不難發現,海倫·凱勒以一個身殘誌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光明”就在眼前、“光明”就在身邊,因為“光明”是夢想、“光明”是憧憬、“光明”是希望……

現今社會飛速發展,我們每一個人都深切地感受到營造“中國夢”的夙願和追夢,那麼要完成這一曆史使命,力量何在?希望何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答案需要我們領悟去解讀,海倫·凱勒的精神告訴我們,人生的成功在於把握,一旦逝去的又怎樣挽回呢?好好珍惜時光、好好珍惜生命、好好享受追求,人生不一定要很完美,但一定要無悔人生,不要到了鬢發蒼白之時,再回首人生之路時才捫心自問“青春為何會逝去?”到那時已晚矣!而卻應了那句老生常談的古人之訓“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無論什麼夢想,都是以腳踏實地去解讀、去探索、去實踐的,而不是製造“空中樓閣”,“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置於個人身上不也正是恰到好處的教誨嗎?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和她的作者海倫·凱勒——人類的精英、世人的標杆,為我們人類留下了一筆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也為我們豎立起了一盞人生的航標燈!……

朋友們,光明已來,你發現了嗎?你看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