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隻好暫時收起來。枯燥而又疲憊地重新伏到桌上做那沒有盡頭的卷子。不知什麼時候,我覺得兩雙眼皮在不停地打架。抬頭一看時間,才11點。我慶幸方才小憩沒有被母親發現。為了能夠堅持最後一小時的作業,我下意識地從枕頭底下取出心愛的隨身聽,哇,感覺好多啦!這是林誌穎的《就是這一天》呀!於是我一邊做題,一邊跟著歡快地哼了起來:
對你的愛戀永遠不變
每天每天你總在我的心田
對你的諾言不會改變
……
我把握未來每一天
天天燦爛天天思念從現在到永遠……
“我倒要看看你個啥天天燦爛,天天思念法!“突然,我的耳機戛然而止。原來母親像個凶神惡煞似地站在了我的身後。壞了!我剛要收起隨身聽,卻早已被手腳麻利的母親用力一奪,轉眼間她便把窗子打開了……
“別扔——!“我知道要發生什麼事了,趕緊起身想奪回母親手中的隨身聽,可時已晚矣。
我又是跺腳又是傷心地哭了起來。然後不顧一切地衝下樓……當我捧起散了架的隨身聽時,我的心也跟著碎了……我跪在隨身聽“犧牲“的地方哭得格外傷心,驚動了全樓的人,最後是母親硬把我拖回了家裏。
從那以後,我跟母親的關係發生了質的變化。凡是她讓我做的事我都跟她頂著幹。而她也怪了,似乎我不願意做的事或者反感的事她偏要我按她意思去辦——我們親母女倆成為“死對頭”.
時間到了1999年的初夏,這個季節應該說也是我們高三生最緊張的時間。不知瓊瑤阿姨怎麼安排的,她是不是對我們大陸的學生一點不了解,偏偏在這個骨節眼上在電視裏推出了《還珠格格》!哇,這電視一放,趙薇演的“小燕子“把我們所有中學女同學們給吊瘋啦!當時學校裏除了高考的複習外,最讓我們興奮的是“小燕子“的話題。“小燕子“真的讓我們好愛好愛呀!大人們其實太不了解我們這一代的心了。也根本不是我們這一代人太淺薄的緣故,實在是“小燕子“那無憂無慮、敢作敢為的精神太讓我們這些深深陷在學習和做題的苦海裏的中學生羨慕了!可以說,“小燕子“精神,正是我們渴望而又得不到的、疾呼而又呼之不來的形象!“小燕子“的出現,讓我們感到了一種解脫,一種希望,一種追求!
我從來不承認自己是“追星族“的一員,但我對“小燕子“的喜愛超過了所有同學,因為我感覺自己受到學校特別是家庭的壓製太多太重了,所以我更加喜歡“小燕子”.仿佛“小燕子“就是我性格的化身,我追求的影子。我因此而向母親“友善“地提出允許我看一次《還珠格格》,而且我還認認真真地寫下一份”保證書“——保證以高考優良成績來換得我的這樣一次權利。
“你別給我玩小孩把戲了。我怎麼可能相信你這樣的保證?看電視就會分心,尤其是我不讓你看小燕子這樣半瘋半癡的丫頭,淺薄得不能再淺薄了。我正準備給電視台寫信呢,他們放這種節目到底是什麼意圖啊?引導孩子們都去學些啥呀?真是的!“母親好像對“小燕子“早有一肚子氣。
我真是欲哭無淚地琢磨著如何滿足我想看一眼“小燕子“的強烈願望。那天我一個人在家裏學習,樓道裏不知誰家的門“嘎吱“打開後,傳來電視《還珠格格》的聲音:“小燕子!小燕子“——那陌生而熟悉的聲音直灌我的耳朵,可很快聲音消失了……是出來倒垃圾的鄰居把門拉上了。然而“小燕子“的聲音太刺激我了。在家惴惴不安的我終於想了個辦法:到鄰居家看一眼“小燕子“!
以什麼法子敲開鄰居家的門呢?對,就說我家電插頭壞了,借把鉗子什麼的。
我撒謊敲開鄰居門時,心頭好不激動,但表麵上裝出十分鎮靜的樣。好客的鄰居哪想得到這是我一手“策劃的陰謀“,當我顯得對他們正在看的《還珠格格》表示也願意看一眼時,他們全家人便熱情地邀我坐下一起看。接下去的時間簡直可以用“太太過癮“四個字來形容了。我完全沉浸在“小燕子“的狂熱之中,當發現鄰居家正要吃飯時,才想起是該我離開的時候了。
當我用鑰匙打開防盜門時,發現鎖是開著時,心兒驀然緊張起來:壞了,媽已經回家了!
“難道你永遠管不住自己的偷懶?!“母親知道我跑到人家裏去看電視,又開始沒頭沒腦地罵起來,她罵人時的那種尖嗓音最讓我感到刺耳,而這一天我感到的不僅僅是刺耳,是刺心。
也許是積壓在心頭的冤憤太多太久,我自己都沒有想到我的聲音會大得甚至有些歇斯底裏:“我不偷懶!我從來沒有偷懶過——!”
母親大概沒有想到我會如此反抗,她一愣後,火就更大了,使出她認為作大人惟一能製服兒女的手段——抄起一把鐵棍朝我砸來……當時我真的驚恐得腦子一片空白,因為我想象不出我的親生母親會用鐵棍向她惟一的女兒砸來!
我想我是被求生的本能喚醒了!在我退至不能退卻的地方,我的手下意識地抄起放在桌上的一把菜刀並且高高舉在空中……
母親驚呆了:“你……你想殺你媽呀?”
“我就想殺死你……!“我的聲音幾乎使全樓的人都聽到了,於是我家的房子外傳來無數猛烈的敲門聲。
就在這一夜,我離家出走了,什麼都沒帶,便離開了家,離開了母親,一個人在我們小城的一條河邊走了5個多小時,在這陰雨綿綿的5個多小時裏,我呼天不應,喚地無聲,於是便無數次想向湍急的河水中跳去……那是個我一生無法忘卻的黑夜。當現在我清醒後再回想起那一夜的事時,我慶幸自己那一夜沒有做兩件事:一件是我沒有留在家裏,假如真的留在家裏,我難以控製舉刀殺母之心,二是那5小時的漫漫長夜,使我有機會漸漸梳理我並不成熟的心路。
你們一定很想知道我以後的情況。我可以告訴你們:去年我考大學的機會失去了,但我和母親都不感到後悔,因為我們母女和解了。後來母親在我出走幾個月回家後,重新找了一個中學,我和母親對今年我考大學都充滿了信心。回想起過去的那段難忘的經曆,我隻想對所有的家長們說一句話,那就是請在嚴格要求您的孩子努力學習時,不要忘了給予他們起碼的一點自由,這樣不僅不會影響他們的高考成績,相反有可能獲得預想不到的效果。我認為這絕對沒錯。
像上麵這位女學生的“獨白“,我在采訪中至少聽過十幾人次,他們有的仍在學校讀高三,有的是已經讀完高三,或者進了大學,或者被擋在了大學的門外。關於他們曾經經受和正在經受的那些因家長和學校給予他們的種種高考壓力的故事,實在可以專寫一部厚厚的書,而且這樣的故事不用任何修飾,都是一份份”血淋淋的控訴書“,簡直令人難以想象。因為在他們年幼的心靈深處。那些“深仇大恨“的對象不是別人,正是每天嗬護他們的父母。在與這些胸懷“深仇大恨“的孩子口中,我聽得最多的是他們在呐喊要求給予他們最基本的自由空間和最基本的尊重與權利。
“剝奪了權利,剝奪了自由,剝奪了最基本的生存方式,我們不就成了一種機器?一種讓家長、讓學校、讓一個用先前早已為我們設計好的那種模式來造就我們未來的一代嗎?這就是你們大人們天天說的時代進步、社會發展嗎?再說,當我們一個個變成考試機器後,我們的快樂、我們的創造、我們的幻想、我們的靈智、還有我們的愛情都被泯滅後,這個世界、這個時代還有什麼可以是吸引我們生命活力的源泉?死吧——做一具還有心跳的僵屍吧,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