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河童(2 / 3)

日本的鄉野是極漂亮的,這種美並未被地震破壞多少。櫻花樹很常見,在田野邊,在溪流旁,雲通常都是一蓬一蓬的,讓我有種騎進了電影裏的錯覺。

我貼著南相馬市的西麵,一路向南,進入了浪江町。我騎的大多是小路,所以隻遇過一次守著道口的自衛隊員,給他看了臨時通行證,也就揮手放行了。

浪江町就是日本的農村了,空氣裏的味道很好聞,有山野的清新。但我想,這裏的輻射,肯定已經超標了吧,這是隱藏著的凶惡。沒辦法,我一時借不到防護服,總不可能去向X機構求助吧。反正那麼多次冒險之後,我隻當自己這條命是撿回來的,些許輻射,在值得冒險的目標麵前,壓根兒就不放在心上了。

路的右手邊是農家,都是一幢幢青灰色的日式別墅,古意極濃。別墅的背後,就是稻田。左手邊是野林子,能隱約看見一條小溪,溪水聲不絕於耳。就是這條溪!

我順著溪水向前騎,在一條岔路口,拐上了一條更小的路。不多久,就見到一座石橋。當天錢德成要送貨的人家,就在石橋後不遠處。

我停了車,仔細打量眼前的橋。橋對麵有一棵歪脖子櫻花樹,橋這頭有可以走下去的天然石階,通到橋下的一方大青石。沒錯,細節都對上了,就是這座橋。

此時我的心情,有些期待,又有些沮喪。期待自不必說,沮喪卻是因為,我心底裏覺得,這次怕是要無功而返。不管是河童還是神秘生物,都不可能固守一處,總有一定的活動範圍,在錢德成遇襲的相同地點再次遭遇該生物,可能性實在不大。考慮到有河童傳聞的地域,差不多有方圓百多公裏,我今天原本的打算,除了在現場考察之外,更重要的是靠多走訪附近的人家,來縮小搜尋範圍。我昨晚做了許多功課,査了許久的曰語字典,備了十幾張紙條,來應付今天的采訪。可我竟忘記了一點——這裏已在二十公裏撤離圏內。

剛才一路騎來,我已有相當一段路,沒看見一個人、一輛車了。那些屋後的田野,寂然一片,那些漂亮的屋子,裏麵想必已是空無一人。橋後那個頑固的堅守著的一家,估計也不會堅持到現在都不撤走吧。那就不是頑固,而是腦子有病了。

大約隻能指望包裏的一塊生肉和一塊熟肉能發揮作用了吧。說到這個,我雖然準備了,但真要用時,還是會瑞瑞不安。這是山野間,說不清會有什麼,要是回頭河童沒引來,來的是其他食肉動物,那可真是……

我收斂了這些心思,總之來也來了,地方也找對了,先勘察一番吧。我順著橋基旁的大石,下到了"第一現場"o這是一座單拱橋,寬約三米,長十米出頭。橋洞下是清澈溪流,正是枯水期,zK位下降,於是近岸就露了些河床。而錢德成躲雨的地方,就是橋洞下近岸的裸露河床。

這塊地方,也就三五個平方米大小,由一大塊稍高些極光滑的青石和一些細小的鵝卵石組成。再向前,就是隻剩了不到五米寬的溪水,水色微藍,怎麼看,最深處都不會超過一米。

自錢德成遇襲到現在才不過幾天,溪水水位並沒有大變化。所以我一下到青石上,就瞧見了一攤深色的血漬。約一個半巴掌大的一方,在青石的中央位置,然後點滴往邊緣去,正是當日錢德成狼狽逃離的方向。

青石就這麼點大小,我研究了一會兒血漬,就有了新發現。在另一個方向,還有少許血漬。這血漬比錢德成逃離時滴落的要少,我蹲下湊近觀察,確認自己並沒有看錯。我順著這組血跡的方向往前看去,卻是直通向溪水中的。

這血也是錢德成的,來源,卻應該是他被咬下的那塊腿肉。是從"河童"的嘴裏滴落的!

我走到那"河童〃下水的地方,往水裏看。幾尾小魚在水底的卵石間閃過。沒有任何異常。

我站在水邊呆看了很久,又開始繞著青石打轉。從現有的這一點點線索裏,我能分析出什麼來?

首先,襲擊錢德成的生物,應該不是陸生的。否則它不會往水裏去。P餘此之外呢?

也許……我用手試了試溪水水流,S防^西下水的方向,是逆流。它是習慣性地往自己更熟悉的水域去嗎?這樣的話,我沿著溪水,溯流而上,是不是有機會發現它?以溪水的清澈程度,如果一個小孩大小的東西在水裏,我隔老遠就能發現。但如果它正好棲息在水岸邊的話,我沿水而行,卻搞不好自己被攻擊。

此外,這東西該不會是純水生生物,這麼淺的溪流,容不下那麼大塊頭的東西。一$專念,我又覺得未必,本就假設可能是因核輻射產生突變的生物,既然是突變,就沒什麼道理好講了。隻是它如果沒能進化出長時間離水的能力,在這樣一條溪流中,肯定待得非常不舒服。

不知繞到第幾圏,我忽然發現,在那一頭的橋底河床上,裸露的鵝卵石中,有兩塊一大一小青黑色的東西。我眯起眼睛看了會兒,是……烏龜嗎?山龜?

不對不對,那是空殼,確切地說是烏龜背甲。在不遠處我又找到了一塊淺色的腹甲,另一塊腹甲一時之間看不見。

能把烏龜吃成這樣,看來這又是"河童"的傑作了。如果我背後有一個支援團隊,那麼我把這龜甲帶回去,通過分析上麵的咬痕,還能有些判斷出來。現在嘛……當然也是要帶回去的,沒準可以拿這個和X機構談談條件?

我沒急著去對麵拿龜甲,而是站在了最大攤的血跡上,閉起了眼睛。

那晚大雨,天色比現在暗,錢德成就是站在這個位置上躲雨。想象自己是他……我的右手伸到嘴邊,左手虛握一個火機,試著給不存在的濕煙點火。點了幾次都沒點上,風很大,火苗被吹滅了。然後,我的左腿突然劇痛。

我嚐試在腦海中重現當晚的情形。這是還原現場,在許多美劇或懸疑小說中經常能見到,比如美國作家迪弗就在其係列小說中塑造了一個極擅長還原現場的女警探,她往往隻憑著一角布料,幾滴血跡或一撮泥土,就能進入凶案發生時的情境中,看見凶手是如何動手的,近乎特異功能。

這不是天方夜譚,現實中,確實有一些人能做到類似的事情。人的可舉動,再怎樣小心掩飾,都會在環境中留下痕跡,空手有空手的痕跡,戴手套也會有手套的痕跡,但這些痕跡加上時間的流逝,大多細微到了常人無法主動覺察的程度。但這並不意味著人體信息收集係統收集不到這些信息,隻是大腦替我們自動過濾掉了,這是一種自適應機製,避免不堪重負。而經過一定訓練的人,可以通過某種方式,讓這些原本不被大腦處理的信息重新"浮出"。當然,代價是加重大腦負擔,消耗大量體能。

原理都知道,能不能做到,還得靠天分。何況我又沒經過專業訓練。閉著眼睛自我催眠了許久,都沒什麼特別感覺。傳說中通靈般的幻覺……屁都沒產生,我果然是太理性。

這時我閉著眼仰著頭,雙手伸幵,一副要擁抱大自然的模樣。我正在掙不要再試一下。意識到了自己的掙紮之後,我明白是徹底沒戲了。忽然左臉頰一涼,一滴水濺落在臉上。下雨了。

不對,我是在橋底下啊。我睜開眼睛。哦我的天。一瞬間我全身都僵住了。在我的頭頂,-雙

眼睛在盯著我。是巨蜥?這是我的第一反應,隨後又覺得和巨蜥有所不同。不同在於脖子和尾巴,脖子比巨蜥細,尾巴則比巨蜥短得多。相比起來,身體非常壯實,簡直像塊麻將牌。我打賭,從來沒見過這玩意兒。這東西比五歲的孩童稍小,連頭帶尾不超過一米,它的爪子看上去相當鋒利且有力,足以抓著拱橋的石縫,倒吊在我上方。我和它對視著,不敢稍動。它的眼珠子仿佛固定在了眼目匡裏,看不出任何情感,隻是冷冷瞪著我。這種對視是危險的,我的可舉動都可能被視為挑釁,如果能選擇,我剛才不該把目光停在它的身上,現在移幵已經太晚了,我們已處於對峙狀態。

剛才那滴,是它的唾液嗎?應該不是,它的腦袋並不在我臉的正上方。我有個近乎荒唐的想法,難不成是它的尿……也不會,尿再少也不能是一滴。

它身上有一塊一塊的甲狀物。在甲片之間,有深色的黏液,剛才滴下來的,應該就是這個了。

我的手慢慢地慢慢地,伸向身後的背包。太大意了,既然是在冒險探訪河童,下橋前就該把刀拿出來的。

手鈷進背包裏,摸索分辨,捏到刀柄,再慢慢把刀抽出來。刀卡在背包口,試了好幾次都出不來。不得已,我隻好先把背包完全打開。這一係列動作,最初還能保持隱蔽,但後來難免就加大了幅度。

但上方的"河童"還是沒一點兒反應。終於把刀取出來了。我右手持刀,橫在麵前,心裏稍稍安定。我幵始移動,向後退開,移到能讓我安全一些的位置,站定,戒備。這期間又過去了五分鍾,那東西還是沒動。隨著時間的流逝,一開始那種擔心它隨時撲擊下來的心情開始放鬆,似乎它的攻擊性沒有我想象中的強,至少一把刀就嚇住了它。但它也沒有後退,這十幾分鍾裏,要不是眨了幾下眼皮,我簡直以為那是個死物了。我的手臂都因持刀而開始發酸,但我反而把手抬得更高,把刀舉到了額頭上,同時另一隻手,去拿包裏的相機。

我時刻提醒著自己,還處在危險的境地中,那東西隨時有可能暴起攻擊。但實際上,一切進行地出乎意料的順利。我取出相機,調到錄像模式,拍了三分多鍾的錄像,然後還不滿足,幵始繞著它移動,想拍到更多的角度。這時汗已經掛滿額頭,幵始滴下來。我擦了把汗,用的是持刀那隻手的手背,刀身晃動,光反射到它的眼珠上。

它動了。它並沒有朝我撲來,而是頭和尾一縮,實際上它四肢都收縮了一下,以至於前爪一下子就抓不住石縫,整個身體蝙蝠一般倒垂下來,搖晃了幾下,後爪終於也抓不住,掉落下來。

它背朝下摔在地上,發出沉悶的撞擊聲,自己卻一聲不吭,翻過身來。這身翻了一兩秒鍾,雖然不算慢,但也稱不上敏捷,和我想象中那種如迅雷般撲擊獵物的猛獸,更是有太大差距。

它掉下來的時候,我就向後急退兩步,退出了大青石,踏在鵝卵石上,身體弓起來,肩膀一垮手一勾,相機滑落在臂腕,背包一卸一掄,甩到前方當盾牌。這樣一手刀一手盾,進可攻退可守。這也就是一兩秒鍾的事情,靠的是最自然的身體反應,不誇張地說,我的動作十分的流暢,簡直可稱為行雲流水。壞就壞在我忘記了剛才又是拿刀又是拿相機,包早被打開了。現在這麼一掄,包裏的東西頓時飛了出來,直衝那怪物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