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要方便查閱,長期保存,就要盡可能按某一種規格來設置,大小由自己規定。太大不便存放,太小又記不了多少東西。人們常用的一般都是64開紙的規格,卡片大小以6cm×9cm,75cm×l25cm為常見,主要設置欄目內容有:類別、主要內容、出處、作者、出版日期、所引頁數、出版社等,簡單一點的則隻注明類別、內容、出處。除隨感卡,其他卡片都要注明資料來源(書名或論文名、作者、出版社名稱、版別或發行年月、頁碼。如果報刊上的資料,則要注明報刊名稱、日期版別等),以便引用時核對。任何卡片,包括隨感卡,都要寫明類別(內容多時,可再分小類),資料序號等。
卡片積累多了,要有分類導片,寫上目錄、索引以及頁碼。對筆記合訂本也應寫標題、索引、編號,便於查找及將來研究之用。日記資料可按年月分類,讀書筆記最好按內容分類。至於剪報,其基本要求與卡片、筆記大致相同。剪報的範圍較廣,可有意識地長期關注自己認為較有價值的某些報紙雜誌,注意資料的連續性、係統性。爭論的文章,在同一問題上不同觀點的文章都要收集,以便在對比中找出不同點,發現新東西。有些內容精文章短的剪報、資料,可直接或經加工處理後粘貼在卡片上。
下麵附兩張卡片,供大家參考仿製。
(一) 簡式知識卡
郭沫若(1892~1978)
原名郭開貞,曾用筆名郭鼎堂、麥克昂、易坎人等。四川樂山人。1919年在上海《時事新報·學燈》發表詩作。1921年創造社成立,他成為創造社的骨幹。在郭沫若漫長的創作生涯中,新詩成就最高且具有代表性的,首推1921年出版的詩集《女神》。作者將泛神論的思想和民主精神結合起來,歌頌大自然,歌頌都市文明,謳歌20世紀的動力,這些嶄新的內容,借助惠特曼自由詩的形式,恰當地表現了五四時期的時代精神。這些詩篇感情奔放,詩句噴薄而出,節奏緊湊,有感動人的力量。在新詩還沒有完全從舊詩詞蛻化而出的當時,這些風格全新的詩篇出現,對詩壇的影響很大,在開創浪漫主義詩歌方麵,矗立了一座豐碑。
(二) 繁式
應用資料卡片法,還應該注意,如果要收到較好的效果,需要見縫插針,抓緊時間,並且及時複習。做學習卡片還是一種及時複習的好方法。每天晚上最好要做一個一天學習的總結,明確自己什麼已經記住了,什麼還需要第二輪複習,等等。如果沒有時間,也要在腦子裏把一天所學的知識進行回憶,使每道題從頭到尾都有一個很連貫的思路,沒有記住的一定要記下來,做成資料卡片,以便再次鞏固。而以前的總結也要隨時翻看,這樣做看似比較費時,其實為以後的總複習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還有就是要做學習卡片以便隨身攜帶,能夠充分利用零碎時間。這是許多人都建議采納的一種學習方法,試著把前一天所記的內容都記在卡片上,第二天在坐車、等車時看看能及時強化記憶。
如果你能夠長時間的嚴格按照這種方法進行積累,相信你一定會很有收獲的!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知識來源於實踐,也必須要靠實踐去檢驗。通過實地考察和實踐,會驗證我們所學的東西,也會使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為將來能夠靈活應用打下基礎。
行萬裏路的徐霞客
我國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學家徐霞客生活的時代,一般知識分子都謹守“書齋講學,麵壁讀書”的傳統。而徐霞客一生不應科舉,不入仕途,不追求功名利祿,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祖國的地理學研究事業。他22歲就開始了艱苦的旅行探險生活,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為止,30多年中,不避艱險,考察了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廣東、廣西、江西、河南、陝西、山東、河北、山西、湖南、湖北、貴州、雲南等16個省。所到之處,對地貌、地質、水文、氣候、植物等,都做了深入的調查研究。他用日記的體裁,把調查研究的結果作了詳細的科學記錄,寫成《徐霞客遊記》,在世界科技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