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完壁歸趙(1 / 1)

公元前283年,秦昭王向趙惠文王提出條件,說用十五座城來交換趙國的珍寶“和氏壁”。秦強趙弱,趙國的君臣不敢不答應。

可秦國一向不講信用,吞沒了璧玉怎麼辦?趙國的能人藺相如勇敢地承擔了這項棘手的外交使命。

藺相如來到秦國的朝殿,秦王得意地接下了和氏璧,交給左右的宮女和大臣傳觀,果真沒有半點換城的意思。相如早有思想準備,對秦王說:“這璧玉有點小毛病,請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信以為真,把玉還給了他。相如倒退了幾步,倚在大殿的柱子上,憤怒得頭發豎了起來,大聲說:“大王沒有踐約的誠意,這玉我再不會脫手了。要逼我的話,我就把玉在柱子上砸了,寧可和它同歸於盡!”

秦王害怕和氏璧被砸壞,隻得假惺惺地賠不是,表示願意齋戒五天,然後舉行隆重的交換儀式。到了那一天,藺相如昂然走上朝殿,對秦王說:“秦國曆代國君都言而無信,我怕上當受騙,已經派人把和氏璧送回趙國去了。天下沒有弱國欺負強國的理,大王如果先把十五城交割了,趙王不會不把璧玉交給秦國。如今我得罪了大王,要殺要剮都隨便。”秦昭王本來就無意交出城池,自知理屈,也不好同趙國翻臉,隻得讓相如回國了。

這個故事,曆史上叫做“完璧歸趙”。後用來比喻把原物完整地歸還本人。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