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負荊請罪(1 / 1)

公元前279年,秦、趙兩國國君在澠池相會。會上秦王讓趙王彈瑟,趙王不敢不聽,秦王就命史官記下:“某月某日,趙王為秦王鼓瑟。”藺相如見了,拿起一個瓦盆,也要秦王演奏,說:“大王不敲的話,五步之內,就要發生流血事件了!”秦王害怕,隻得敲了幾下,相如也叫趙國史官記錄:“某月某日,秦王為趙王擊缶。”由於藺相如多次扞衛了趙國的尊嚴,回國以後,趙惠文王把他提拔為上卿。

趙國的大將廉頗很不服氣,說:“我身經百戰,立下多少汗馬功勞,如今倒讓藺相如趕過我頭裏去了。我要給這小子顏色瞧瞧!”相如知道了,就裝病不再上朝。有一回,兩人在城裏狹路相逢,相如就讓車夫退到一旁的小巷躲著,讓廉頗的車馬先過去。這一下,他手下的門客都不樂意了,責怪相如膽子太小。

相如說:“我連秦王都不怕,怎會怕廉將軍呢!我想的是秦國之所以不敢來侵犯趙國,就是因為趙國有廉將軍和我。兩虎相鬥,必有一傷,我是為了國家安全才容讓的啊。”

廉頗聽說了,大受感動。他萬分慚愧,裸著上身,背上插著荊條,親自到相如門上去請求責罰,也就是“負荊請罪”。相如原諒了他,兩人從此成為生死與共的好朋友。而“負荊請罪”,也流傳為一句成語,表示真心地賠禮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