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是些舉手之勞之事,何足掛齒……”詹範歎息一聲,“我能為你做的也隻有這些了。”
既然程之才要走,合江樓是住不成了。蘇軾決定搬回嘉佑寺居住,免得新官上任發現自己住在合江樓連累程之才和詹範。蘇軾讓蘇過向嘉佑寺住持打聲招呼,同時讓王朝雲著手整理家當,準備找個吉日搬回嘉佑寺。
沒多久,程之才、詹範、章楶先後離開任所,新任官員陸續到任。新任惠州知州是年邁的方子容,與蘇軾之前沒什麼太多往來,而新任廣州知州王古則是至交好友王鞏的侄子。方子容剛一抵達惠州便熱情招待了蘇軾,噓寒問暖,讓蘇軾倍感欣慰。喵喵尒説
由於蘇邁之前被罷官,一直賦閑在家,實在經濟困難便向朝廷申請了恢複官職,且為盡孝道,希望離年邁的父親近一點。沒多久,朝廷同意了他的請求,將其任命為韶州仁化縣縣令。既然蘇邁要來嶺南,蘇軾想著自己今生無緣北歸,不如將蘇過的妻兒接過來在惠州定居,隻留蘇迨一家在常州宜興縣居住,一來料理薄田,二來準備貢舉考試。
蘇軾家中現有五口人,在嘉佑寺還能湊合住,但是範煙霏帶著孩子們過來時定會再帶些之前不願走的家仆們,到時候一二十口人再寄居嘉佑寺就不合適了,必須想個長久之計。蘇軾、王朝雲、蘇過合計著買塊地建房居住,然而當三人看到所剩無幾的積蓄,瞬間愁上心頭。這點錢到底能在何處買地呢?雖然惠州地價便宜,但以蘇軾的積蓄若想買地必須選址偏遠、荒涼,惠州城是不能住的,大家便將目光放到了隸屬於惠州的各縣,反正朝廷隻說讓蘇軾惠州安置,隻要不離開惠州即可。
三月。
父子倆經過一番考察,最終買下惠州城外一江之隔的歸善縣東側白鶴峰上的一片空地,此地原建有白鶴觀,經年累月荒廢後淪為空地。蘇軾之所以選擇這裏,一來此處低價便宜,二來周邊隻有兩戶人家,環境清幽,人際簡單。最重要的是這兩戶人家,一戶住著以釀酒售賣為生的林行婆,一戶住著德才兼備的書生翟逢亨一家,飲酒讀書正是蘇軾的兩大愛好,有這樣的兩位鄰居為伴再合適不過。
方子容得知蘇軾買地準備建房,猜想對方囊中羞澀便主動送來大量資金供其建房。蘇軾一家感激不盡,雖然受之有愧,但還是因為經費不足收了下來。等蘇過從河源采購木材回來後,蘇軾便開始著手建房。令他意外的是惠州百姓、道人、僧人們聽說他要建房蜂擁而至,且與日俱增,紛紛表示出力相助。蘇軾感動不已,拜謝眾人。由於幫忙建造者眾多,房子以最快的速度建造著。
建房過程中,蘇軾又發現了一個棘手的問題,白鶴峰上無井,用水需要下山去東江挑。雖然白鶴峰不高,但挑水上下山著實不便,於是他又決定開鑿一口井,這樣便可把自家連帶鄰居兩家的飲水問題解決了。此外,蘇軾還在附近栽種果蔬、蔬菜、藥材,準備徹底在此地安家,長作嶺南人。
。您提供大神硯曦瑤的軾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