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紛紛讚歎不已。
蘇軾與朋友們除了在桄榔庵聚會,也不時到黎子雲家的載酒堂做客。黎子雲家宅邸很大,居臨大池,水木幽茂,隻是家當中落,房屋破舊而無錢修補。有人出主意湊點錢在院子裏建個屋子,以便大家來此聚會,蘇軾也表示讚同。於是大家出錢建了間陋室,蘇軾為這間屋子取名載酒堂。載酒堂之名取自《漢書·揚雄傳》,揚雄乃漢代名家,學識淵博,隻是家境貧寒。因其嗜酒,不少人便載著酒來向他請教知識。蘇軾之所以選用這個典故來命名是因為揚雄字子雲,與黎子雲名字中的“子雲”相同。
六月。
朝廷下發降罪詔書,雷州所有幫助過蘇軾的官員,以及沿途相送過蘇軾的官員皆遭到了朝廷的不同程度的處罰,而張逢也因此被分別罷黜雷州知州之職,蘇轍也被下令從雷州移至循州居住。
半年後。
元符二年。
二月。
張中因之前修繕蘇軾所住的倫江驛館而被罷黜昌化軍軍使之職的詔書千裏迢迢從汴京送抵昌化軍,蘇軾聞訊後內疚不已,親自登門道歉,然而張中竟毫不在意,反倒勸蘇軾切莫自責。
三月。
蘇軾作詩為張中送行,然而張中卻不舍得離開,一拖再拖,一直拖到了十二月才啟程北上。
昌化軍條件艱苦,為了能活得久一點,蘇軾極度注意養生,早上梳頭,中午坐著小憩,晚上泡腳,並分別作詩《旦起理發》、《午窗坐睡》、《夜臥濯足》以記之。由於惠州為民造福的事連累了諸多官員,昌化軍雖然有很多需要改善之處,但是為了不再連累大家,蘇軾除了鑿井滿足引水需要,並沒有在此大興土木。日子過得極為簡單,與朋友相聚,為學生授業解惑,替百姓治病。遠在全國各地的朋友們得知蘇軾被貶昌化軍竟要千裏迢迢來看望蘇軾,大多數人被蘇軾寫信勸回,但仍有部分朋友不顧蘇軾反對,執意南下。有的人長途跋涉平安抵達,居住數月才走;有的人則死在了半路,令蘇軾極度自責。
日子一天天過去,不知不覺又一年結束了……
。您提供大神硯曦瑤的軾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