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的毒性
水仙花雖然很漂亮,擔它的花、枝、葉都有毒性。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草有毒,鱗莖毒性較大。誤食後有嘔吐、腹痛、脈搏頻微、出冷汗、下痢、呼吸不規律、體溫上升、昏睡、虛脫等,嚴重者發生痙攣、麻痹而死。鱗莖的浸劑對豚鼠、兔和貓的子宮都有很強的興奮作用,能使鴿嘔吐。小鼠腹腔注射水仙總生物堿LD50為182mg/kg;狗肌肉注射16mg/kg,出現活動減少、不食,部分死亡。所以,一定要謹慎小心。
水仙的花語
水仙——自戀
水仙花在過年象征——思念,表示團圓
中國水仙:多情、想你、表示思念、團圓
西洋水仙:期盼愛情、愛你、純潔
黃水仙:重溫愛情
山水仙:美好時光、欣欣向榮
水仙別名為金盞銀台,花如其名,綠裙、青帶,亭亭玉立於清波之上。素潔的花朵超塵脫俗,高雅清香,格外動人,宛若淩波仙子踏水而來。元程棨《三柳軒雜識》謂水仙為花中之“雅客”。水仙花語有兩說:一是“純潔”。二是“吉祥”。在西方,水仙花的意譯便是“戀影花”,花語是堅貞的愛情,引申一下便是自省對愛情的誠摯。
水仙——敬意
秋水仙——無悔青春。
秋水仙,是被選來祭祀羅馬時代被處極刑的正值青春少年時代的聖希阿金多斯。而以後人們為了紀念這個為使命而付出自己青春的少年。就用秋水仙來作為聖希阿金多斯生命的延續,所以,它的花語為無悔青春。
野薔薇
野薔薇
薔薇的形態特征
薔薇、月季、玫瑰為薔薇科中三傑,均屬落葉灌木。薔薇高1~2主;枝細長,上升或蔓生,有皮刺。羽狀複葉;小葉5~9,倒卵狀圓形至矩圓形,長1~3厘米,寬0.8~2厘米,先端急尖或稍鈍,基部寬楔形或圓形,邊緣有銳鋸齒,有柔毛;葉柄和葉軸常有腺毛;托葉大部附著於葉柄上,先端裂片成披針形,邊緣篦齒狀分裂並有腺毛。傘房花序圓錐狀,花多數;花梗有腺毛和柔毛;花白色,芳香,直徑2~3厘米;花柱伸出花托口外,結合成柱狀,幾與雄蕊等長,無毛。薔薇果球形至卵形,直徑6毫米,褐紅色。薔薇的浪漫由此形成。
薔薇花又稱白殘花,是自古有名的佳花。它屬於薔薇科落葉小灌木野薔薇,薔薇喜生於路旁、田邊或丘陵地的灌木叢中,分布於華東、中南等地。於5~6月間,當花盛開時,擇晴天采收,曬幹作藥用。薔薇花,花色很多,有白色、淺紅色、深桃紅色、黃色等,花香誘人。明代顧磷曾經賦詩:“百丈薔薇枝,繚繞成洞房。蜜葉翠帷重,濃花紅錦張。張著玉局棋,遣此朱夏長。香雲落衣袂,一月留餘香。”詩中描繪出一幅青以繚繞、姹紫嫣紅的畫麵。薔薇是枝葉茂密,多花的植物,主要分布於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新疆等地,花期一般在5~6月,其花清秀可愛,香氣怡人。
薔薇的食用功效
薔薇花可食用,亦可入藥。其味甘、涼,具有清暑化濕、順氣和胃、止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暑熱胸悶、口渴、嘔吐、不思飲食、口瘡、口噤、腹瀉、痢疾、吐血及外傷出血等。其花含黃芪甙,揮發油,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現代研究
野薔薇原產於中國華北、華中、華東、華南及西南地區,主要分而與黃河流域以南各省區的平原和低山丘陵。其花的品種甚多,在平常的宅院與亭園都可見。朝鮮半島、日本也有分布。野薔薇性強健,喜光,耐半陰,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在粘重土中也可正常生長。耐瘠薄,忌低窪積水。以肥沃、疏鬆的微酸性土壤最好。大家要注意的是,那些喜歡光的植物,隻有在陽光充分的環境中,才能生長正常或生長良好,如果在比較陰涼的環境就會導致其生長不正常,嚴重者會導致死亡。
野薔薇在家宅或園林都較為常見,其花可愛秀麗,香氣逼人,可給家宅和園林帶來勃勃生機。園林主要用於花架、長廊、粉牆、門側、假山石壁的垂直綠化,其花對有毒氣體的抗性強。根、葉、花、果可入藥。以及基礎種植,河坡懸垂,也可植於圍牆旁,引其攀附。人工栽培的薔薇花並不會結果,不過野薔薇卻會結出嬌欲滴的紅色果實。除了模樣可以比美其他薔薇花外,果實也可以實用。這種花具有詩人般的氣質,因此它的花語是浪漫。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具有羅曼蒂克的浪漫性格,是個喜歡做夢的孩子。不過處理事情卻具有敏銳的判斷力,適合從事藝術方麵的工作。在感情方麵,也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但要給這類人一個忠告,在現實中並沒有完美的東西,所以,不要過於追求完人,否則會使自己深陷而無可自拔的。
盆栽薔薇整形方法
在不受限製的情況下,薔薇會長出很多很茂盛的枝葉,如果要做盆栽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容器要大一些,這樣才能滿足它的成長。盆栽薔薇通常當年11月或第2年3~4月份上盆,栽培容器宜大一些,便於根係伸展,移栽時先將根係稍作整理(剪掉受傷或過長的根)而後定植,定植深度宜淺,根莖部留出土麵,而後澆足水。春季長出新芽後作適當疏芽,疏掉發育不良或過密的芽,保留健壯芽。整枝、整形一年中至少進行2次。第1次在春、夏花結束以後,大約在7~8月。第2次是在秋花後的12月或次年的3月。疏枝的原則:去弱、病枝,留強、健枝,去密成稀,使留存的枝條分布均勻,占有合理的空間。剪梢:盆栽薔薇花後需剪梢,通常留15~20厘米。這樣做出的薔薇盆栽會非常的美觀。
薔薇的主要變種
隨著人工雜交,薔薇也有不少的變種。
粉團薔薇:這種薔薇顏色多為粉紅和玫紅色,適應於大別山、桐柏山及伏牛山、太行山等地。其花大、單瓣,冠徑3~4cm,扁平傘房花序具花多朵,花梗無毛,果實為紅色,較小,小葉較大,5~7枚。這種薔薇的種子很少,有時甚至沒有。
荷花薔薇:這種薔薇與荷花有些相似,其顏色為白色,單瓣,芳香。屬於落葉灌木,高1~2米;枝細長,上升或蔓生,有皮刺。小葉通常5~9,倒卵形至橢圓形,長1.5~3厘米,寬0.8~2厘米,頂端急尖或稍鈍,邊緣有銳鋸齒,兩麵有短柔毛,老時近於無毛;葉柄、葉軸有短柔毛或腺毛;托葉大部和葉柄合生,邊緣篦齒狀分裂,並有腺毛。多花,直徑為2~3厘米,成圓錐狀傘房花序;花柄有腺毛和柔毛;花柱合生成柱狀,無毛,與雄蕊近等長。薔薇果暗紅色,球形至卵形,直徑約6毫米。這種薔薇一般在5~7月開花,10月結果。
七姊妹:又名十姐妹,為半常綠蔓生灌木。花為深紅色,重瓣,6~7朵呈扁平傘房花序狀,葉較大,蔓性更強。這類薔薇在各地均有出產,它喜歡生曠野、路邊或林緣等地,主要分布在華北、華東、華中、華南及西南。其花在藥用上,具有健胃、解渴、止血等作用;果實叫營實,能驅風濕、利關節,又作瀉藥及利尿藥;根能祛風活血;葉外用治腫毒;易扡插繁殖,作綠籬材料。這種變種較多。
金罌子:也是眾多變種花裏的一種,它屬於常綠性攀援灌木。其高可達5m以上,莖有鉤刺和刺毛,小葉3枚,稀5枚,頂生小葉較大,背麵沿中脈有褪色細刺,緣具尖鋸齒,托葉條形與葉柄分離,早落,花單生側枝枝頂,白色,芳香,柱頭塞於花柱口。以幾種隻是其中最著名的幾種,還有很變種在這裏就不一一介紹了。
鬱金香
鬱金香
荷蘭國花
鬱金香是荷蘭的國花,是一類屬於百合科鬱金香屬的具球莖草本植物。鬱金香與風車並稱為荷蘭的象征。它是荷蘭主要的出口觀賞作物,是荷蘭經濟命脈之一。加拿大首都渥太華又被稱為“鬱金香城”。鬱金香屬百合科、鬱金香屬多年生鱗莖草本植物。它株形挺拔、花朵大而豔麗,觀賞價值較高。鬱金香是荷蘭的國花,1634~1637年間,被稱為荷蘭曆史上的“鬱金香狂熱”的時期。在這段時期裏,荷蘭的人們認為,家有鬱金香的人才是真正的富翁,國,因此很多富翁都以高價或以房子等有價值的東西來換取鬱金香,它成為了炙手可熱的一種物品中。
鬱金香的花語為愛的告白,代表了熱烈的愛意。
鬱金香的形態特征
鬱金香屬於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有原產中東,在16世紀傳入了歐洲。其鱗莖為扁圓錐形或扁卵圓形,長約2厘米,具棕褐色皮股,外被淡黃色纖維狀皮膜。莖葉光滑具白粉。葉出,3~5片,長橢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0~21厘米,寬1~6.5厘米;基生者2~3枚,較寬大,莖生者1~2枚。花莖高6~10厘米,花單生莖頂,大形直立,林狀,基部常黑紫色。花葶長35~55厘米;花單生,直立,長5~7.5厘米;花瓣6片,倒卵形,鮮黃色或紫紅色,具黃色條紋和斑點:雄蕊6,離生,花藥長0.7~1.3厘米,基部著生,花絲基部寬闊;雌蕊長1.7~2.5厘米,花柱3裂至基部,反卷。它的花型也非常的繁多,有杯型、碗型、卵型、球型、鍾型、漏鬥型、百合花型等,有單瓣也有重瓣。花色有白、粉紅、洋紅、紫、褐、黃、橙等,深淺不一,單色或複色。花期一般為3~5月,有早、中、晚之別。蒴果3室,室背開裂,種子多數,扁平。它的外形華麗而迷人,因此常贈人為禮。
鬱金香的產地分布
鬱金香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均有種植,不過在荷爾最為盛行。其原產地在地中海南北沿岸及中亞細亞和伊朗、土耳其、東至中國的東北地區等地,但確切起源已難以考證,現時有很多人認為它起源與錫蘭及地中海偏西南的方向。其花華麗而秀美,深得世界廣大人民的喜愛。
鬱金香的生態習性
鬱金香原產於地中海一帶,由於地中海氣候使它形成了冬季濕冷和夏季幹熱的特點。其特性為夏季休眠、秋冬生根並萌發新芽但不出土,需經冬季低溫後第二年2月上旬左右(溫度在5℃以上)開始伸展生長形成莖葉,3~4月開花。生長開花適溫為15~20℃。花芽分化是在莖葉變黃時將鱗莖從盆內崛起放於陰冷的室外內度夏的貯藏期間進行的。其耐寒性較,但怕酷暑,因此在分化時的溫度要保持在20~25℃,最高要超過28℃,溫度太高會使其停止生長。
鬱金香喜歡日照,適應於冬季溫暖濕潤、夏季幹燥涼爽的氣候,注意要避風。鬱金香在8℃以上它即可正常生長,其耐寒性很強,一般可耐-14℃。在嚴寒地區如有厚雪覆蓋,鱗莖就可在露地越冬,但怕酷暑,如果夏天來的早,盛夏又很炎熱,則鱗莖休眠後難於度夏。對於土壤的要求它喜歡腐殖質豐富、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壤土,切忌堿土和連作對它都不好。
鬱金香的有害毒性
花雖美,但其毒性也是不能忽略的。它的花朵有毒堿,和它呆上一兩個小時後會感覺頭暈,嚴重的可導致中毒,過多接觸易使人毛發脫落。因此愛花沒錯,但也要愛惜自己的身體。
鬱金香的品種分類
經過長期的雜交栽增,鬱金香已經有8000多個品種,其中約有150種是大量生產的。它色彩豔麗,變化多端,以紅、黃、紫色最受人們歡迎。但開黑色花的鬱金香卻被視為稀世奇珍。19世紀,法國作家大仲馬所寫的傳奇小說《黑鬱金香》,讚美這種花“豔麗得叫人睜不開眼睛,完美得讓人透不過氣來”。其實,純黑的花是沒有的。黑鬱金香所開的黑花,並不是真正的黑色,它有如黑玫瑰一樣,是紅到發紫的暗紫色罷了。像荷蘭產的“黛顏寡婦”、“絕代佳麗”、“黑人皇後”等品種所開的花都不是純黑的。這些所謂的黑花都通過人工雜交而培育出來的,而且花並沒有純黑的。
鬱金香的花期調控
我們知道,鬱金香是屬於耐寒不耐熱的,它在炎熱的季節就會自行轉入休眠,喜歡溫潤,冷涼氣候以及背風向陽的環境,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長更好。一個成熟的鬱金香種球包含了三代鱗莖,或稱三代種球。第一代種球就是大種球,它可直接分化成完全花器官,定植後當年就可以開花了,而第二代、第三代的種球是子種球,是用來培育大種球。
鬱金香喜寒怕熱,所以在進行種球培養的話,一定要低溫,這樣的種球才會開花。在其原產地,冬季一般有充足的低溫時間,鬱金香種球能夠獲得足夠的低溫處理時間,可以在春天自然開花。一般來說,在生產上使用的鬱金香球莖有5℃處理和9℃處理,處理後的種植方法主要是溫室栽培和箱內促成栽培。在華南等南方地區栽培鬱金香因受溫度的限製,在12月至第二年2月這三個月內種植。12月份的華南地區,氣溫仍可能很高,所以在栽培鬱金香的時候,一定要將其栽於栽培箱中置於約5℃冷庫中2周至3周,等鬱金香球莖已長根,芽約1厘米至2厘米長時,才能將其移出冷庫栽於棚內生長。
由於華南地區的溫度偏高,因此對鬱金香也有非常大的影響。若華南地區出現“暖冬”的天氣,就會使大批鬱金香提前開花,花的品質也大受影響。為保證鬱金香能準時開花,在生長期中應盡量保持日間溫度17℃~20℃,夜間溫度10℃~12℃,溫度高時可通過遮光、通風降低溫度,溫度過低時可通過加溫、增加光照促進生長。用控水來抑製生長,會出現“幹花”現象。如持續高溫,就要箱裝移入冷庫,冷庫溫度應在8℃~10℃左右,而且最好在花莖抽長時移入,否則易造成花蕾發育不良。鬱金香的花期控製還可以通過植物生長激素來調節。如用赤黴素浸泡鬱金香球莖,使之在溫室中開花,並且可加大花的直徑。總之在栽培鬱金香時要注意其所適應的氣候與溫度,稍有不適宜就可能導致一係列的問題。
鬱金香的應用價值
鬱金香的花朵華麗而秀美,顏色也非常豐富,因此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另外它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鬱金香花朵似荷花,花色繁多,色彩豐潤、豔麗,是重要的春季球根花卉,矮壯品種宜布置春季花壇,鮮豔奪目。高莖品種適用切花或配置花境,也可叢植於草坪邊緣。中、矮品種適宜盆栽,點綴庭院、室內,切花、盆栽等,增添歡樂氣氛。至於它的藥用價值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
中醫古典有記載:鬱金,味苦,氣寒,純陰、無毒;入心、肺、肝三經。血家要藥,又能開鬱通滯氣,故治鬱需之,然而,終不可輕用也。因其氣味寒涼,有損胃中生氣,鬱未必開,而胃氣先弱,殊失養生之道矣。至於破血、禁血、止血,亦一時權宜之用,病去即已,而不可恃之為家常日用也。
鬱金香的鱗莖、根、花均可入藥。鬱金香花含矢車菊雙甙、水楊酸、精氨酸、雌蕊、莖和葉含有抗菌效果的鬱金香甙A、鬱金香甙B和少量的鬱金香甙C,鬱金香甙A和B於放置後可部分地轉化為無活性的6~鬱金香甙A和6~鬱金香甙B。芽含赤黴素A1。鬱金香甙A、B、C對枯草杆菌有抑製作用。鬱金香汁通過陽離子及陰離子交換樹脂後,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仍有抗菌作用。莖和葉的酒精提取液,對Bacillus cereus mycoides有抗菌作用,其活性成分中含多種氨基酸。其根和花可做鎮靜劑。總之鬱金香藥用價值也是非常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