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柳樹的曆史(2 / 3)

長枝,主要是延長生長和分權。

短枝,每年的生長量很微弱,葉片叢生,結果成束,落葉或采果後,短枝上留有魚鱗狀痕跡。

延伸枝,屬於長枝類型,是從上年生枝條頂端的芽抽生的長枝,形成骨幹枝的延伸長枝。

頂側枝,是由頂端附近幾個側芽抽生的枝條,數量為2~4個不等,也是長枝類型,主要是增加主枝及分枝和形成側枝。

細枝,常發生在去年的延伸枝中部,枝條細長而弱,往往下垂,每年也可由頂芽向前延伸,但少有增粗;細枝上也可發生弱小的短結果枝。

短果枝,是由延伸枝、頂側枝或細枝中、下部的側芽萌發而成。枝條較短,每年由頂端抽生的枝也很短,葉片成束著生,落葉後葉痕成鱗狀,所以俗稱鱗枝。

銀杏每年隻抽梢一次,無夏、秋梢之別;主枝、側枝、副側枝,都可抽生短枝,細枝上抽生的短枝,結果後容易枯死。

延伸枝和頂側枝,生長3年以後,便成為結果基枝,第1年在葉腋中生有腋芽,第2年由腋芽抽生很短的枝條,有葉片5~6枚,冬季落葉後,便成為短枝台,上麵的頂芽變為混合芽,第3年短枝台繼續生長,腋芽開花,抽枝結果後,變為短果枝台。頂芽有苞保護,發芽後苞脫落,留有線狀苞痕;葉痕為腎狀,有2個突起,為維管束痕;花和幼果脫落後的痕跡略呈圓形;成熟果實采收後,果痕較大,也呈圓形。1個短果枝台的壽命,可長達10餘年,根據苞痕可以看出短枝的年齡和每年結果多少以及著果的情況,因而也可以推測出曆史上的大小年結果及隔年結果等情況。

不論延伸枝或頂側枝,除了頂端數芽抽生長枝外,每節上的腋芽,都可抽生短枝,成為結果枝台,但枝條基部的芽,常因營養條件較差不能成枝而枯死,即是有的能成為短枝,結果數年之後也易枯死,所以,銀杏樹的層性明顯,骨幹枝也較為稀疏。

細枝的頂芽極易枯死,所以短枝也相當細弱,結果數年之後,粗度雖可增加,也可再生細枝,但仍不能延伸而增加結果枝台。

老齡銀杏樹的短枝,常有分歧現象,通常為單分枝和雙分枝,少數也有三分枝,而且常在有大枝的主枝基部發生奶狀枝,這種奶枝常呈筒狀而向下垂掛。

銀杏樹很易發生萌蘖,萌蘖上的腋芽可以抽生枝條並一再分枝,形似樹冠。銀杏在結果期前發生萌蘖較多,尤其是在新嫁接的砧木上,下部更易發生萌蘖,成齡結果樹發生萌蘖較少,可用於分株繁殖。

銀杏為雌雄異株,雌雄花都著生在短枝上,這種短枝多由長枝中、下部的芽萌發長成,這種短枝需經2~3年的生長,葉片達5~6枚以上時,才能形成花芽。短枝的頂端是一個較大的混合芽,短果的連續結果能力很強,一般可達25年左右,30年生以上的短枝,仍有結果能力,但以3年生以上15年生以下的短枝結果最好,15年生以後開始衰弱。

短果枝的延伸能力很弱,年生長量僅0.2~0.3厘米,但中心生長點遭受刺激後,也可抽生長枝;短枝的頂芽遭受損傷或枯死後,短枝上的休眠芽還可萌發形成新的短枝。

在一個長枝上,可在同一年內形成若幹個短枝,這些短枝除同齡外,其長勢、結果能力和衰弱的時間也很一致。所以,在短枝衰老之前,可不必進行修剪,即是短枝的結果能力衰退需要更新時,也不必對每個短枝逐一更新修剪,隻對同齡枝段進行更新即可。這是銀杏不同於其他果樹的獨特之處。由此可見,銀杏樹的結果枝組穩定,生長量很小,連續結果能力強,易於培養,也易幹更新。

銀杏的發育枝少,對修剪的反應也不像蘋果、梨那樣敏感,長枝也能自然抽生短枝,所以,修剪較為簡單。修剪主要是培養骨幹枝,配置和調整結果枝組,理順從屬關係,調節枝條的平衡長勢。

銀杏的結果短枝是由長枝上的芽萌發而成,所以,長枝長勢越壯,萌發的短枝也就越多,結果也越好,因此,修剪時應注意選留長枝;銀杏樹的隱芽壽命很長,而且較易蔭發,萌發後也易成花結果,因此,銀杏樹更新也很方便;樹冠內部和主枝下部,也不易光禿。這也是銀杏樹的特異之處。

銀杏樹的種植

1.播種育苗種子宜采收顆粒大,樹齡在80年左右的母樹最好,采收的種子去皮陰幹。南方可以秋播,北方以春播為宜。苗床宜選用透水性較好的沙質壤土。

2.利用萌蘖繁殖苗木在2月前後(北方化凍後)挖取基部半邊帶根的萌枝條,栽在苗圃裏,直徑1厘米至4厘米均可。此法容易成活。約10年左右即可開花結果。

3.扡插育苗在5月至6月份選用當年生軟枝,剪成10厘米至15厘米,上留3葉至4葉,插入士中一半經常噴水,保證葉片不幹,約一個半月至兩個月即可生根。

4.苗木移植銀杏直徑在5厘米以下可以裸根種植,6厘米以上一般要帶土培。裸根栽植的苗木,當年是緩苗期。而帶土坨的苗木當年能生長。小苗成行栽好後用水漫灌。而大樹栽植,最好是栽前將坑中灌滿水,待坑中水滲完後,將大樹植入坑中搗實,讓坑中的水返上來滋潤根部。下次澆水宜在坑邊挖引水溝盛滿水,讓水慢慢滲透到銀杏的根部。千萬不要大水漫灌,很多人移栽銀杏不活的主要原因不是幹死的,而是泡死的。因為銀杏的根係呼吸量大,大水漫灌,使根係缺氧窒息而發不出新根,根係逐漸腐爛。有些銀杏即使死了,它的葉子還能展開,甚至第二年、第三年還能發芽,但是葉子很小,待它體內的營養耗光了,它才不發葉了。這就是銀杏的“假活”現象。而有些銀杏種下後第一年不發葉,甚至第二年也不發葉,如果掐皮,會發現皮是新鮮的,枝條也不幹縮,這種樹不一定是死的,說不定第三年就能發出葉子來。這種現象又稱為銀杏的“假死”現象。確定銀杏假死還是假活,不能光看葉,重要的是看根。所以購買大苗,特別是從外購進的假植苗,一定要看根是否發黑,如果是,說明這苗是假活苗,再便宜也不能要。新鮮的苗應該是根的木質部發白,根皮略呈紅色色和木質部緊貼。

5.苗木的管理

(1)銀杏成活後無須經常灌水,北方地區,化凍後發芽前澆一次水,5月如果天氣幹旱,可澆一次水,因為這是銀杏—年中的生長高峰期。到了秋天,8月中旬是銀杏一年中第二個生長高峰期,可澆一次水,兩次灌水都可結合施肥進行。

(2)施肥:苗圃地施肥可在春、夏兩季進行,春季在兩行間每畝施入腐熟的有機肥5000斤至10000斤,然後用小型旋耕機旋耕一遍,使肥均勻搗入土中,大苗可開放射狀溝數條,將有機肥和表土拌勻填入溝中,春季施肥如果量大,一年一次即可,量小則在8月中旬補施一次。

(3)修剪:銀杏一般不用修剪,因為銀杏新梢抽發量少,即使是苗圃裏的苗木,也應盡量地保持多的枝葉,以利其加速增粗。將要出售苗木的前一年,將1.8米以下的枝條剪去,經過一年的生長,可將剪口長滿,表皮光滑,枝幹直立。

(4)中耕:適當中耕可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條件,中耕對銀杏的須根起到了修剪作用,可以刺激更多的須根萌發,中耕的次數春秋各一次即可。

(5)防病治蟲:銀杏的病主要是幼苗期的立枯病。大田裏苗木的主要蟲害是金龜子幼蟲(蠐螬)。幼苗期注意通風排濕,疏鬆表土,噴施波爾多液,防止立枯病。防治蠐螬的辦法是盡量施用腐熟的有機肥,在施肥時,全園噴施一次3911農藥500倍液,然後旋耕一遍,將噴施過藥的肥料,旋進土裏。另一種辦法是將麩皮、米糠等拌濕後,拌上敵百蟲藥,用桶裝兩天,讓其充分吸收了農藥後,撒進地裏,然後中耕。還有一種辦法是每隔10米左右,埋一堆枯草,枯草上經常澆些水,每隔兩個月掀開枯草,下麵會有許多蠐螬,集中殺滅。

(6)結果樹的培養:銀杏為雌雄異株,異花授粉,所以結果樹應配置授粉樹,銀杏的授粉能力很強,在微風下順風25公裏都是有效的授粉區,雄樹和雌樹的區別是:雌樹枝條輪生明顯,枝條平展生長,葉色濃,而雄樹枝條直立互生。銀杏果園種植的間距為4米6米,實生苗生長速度快,選取胸徑3厘米至4厘米的苗木,截頭進行嫁接,一般用枝接,接穗選用3年生,皮色有光澤,並帶有3個至6個短枝,結果顆粒大的優良品種為好。嫁接後3年至4年即可掛果。

紅檜樹

紅檜為台灣特產。在台灣,紅檜又尊稱為“神木”,是裸子植物中屬於柏科扁柏屬的一種植物。它的枝葉,有點像我們常見到的扁柏。紅檜樹高可達60餘米,胸徑達6.5米,是僅次於美國加州“世界爺”--紅杉的又一種大樹。在林海茫茫的阿裏山上,有一株高57米,胸徑6.5米的巨大紅檜,樹齡約有3000年,它的材積量有504立方米,相當於幾公畝30多年生杉木林的木材蓄積量。更為有趣的是,在台中苗栗春安鄉有一株稱為大雪山二號“神木”,樹高55米,胸圍22.7米,樹幹中有一個大洞,洞內可放得下一頂供四人住的帳篷。人坐樹洞中,四圍山色鬱鬱蔥蔥,飛瀑流泉,盡收眼底,既帶幾分浪漫,又富有詩情畫意。

紅檜,不但樹形高大雄偉,而且也是有名的長壽樹,在林海深處,二三千年的大樹到處都是。如阿裏山中有一株叫“眼目大神木”的紅檜,樹高48米,估計不下4000多歲。從溪頭到阿裏山途中,有一株“神木”壽命已達4100歲,可能是目前所知壽命最長的紅檜。如此眾多“神木”的高壽,顯然與原始森林得到了很好保護有關。

紅檜是森林的驕子。它不僅高大、長壽,而且材質優良。它的木材輕軟,色澤美觀,邊材呈淡紅黃色,心材近黃褐色,且有悅人的香氣。木材耐濕性強,加工後有光澤,是台灣針葉樹中的一級木材,為造船、製作家具及建築的良好材料。

常綠大喬木,高可達57米,地上直徑達6.5米;樹皮淡紅褐色,條片狀縱裂;生鱗葉的小枝扁平,排成一平麵。葉交互對生,長1-2毫米,先端銳尖;中央一對緊貼,外露部分近菱形,有1個腺點,先端銳尖;側麵的一對船形,折覆蓋中央之葉的側邊和下部,背麵具縱脊,小枝上麵的葉綠色,微有光澤,下麵的葉被白粉。雌雄同株,球花單生側枝頂端;雄球花卵圓形或長圓形,雄蕊6-8,交互對生,花藥3-5;雌球花具5-7對球鱗。球果當年成熟,長圓形或長圓狀卵圓形,長10-12毫米,直徑6-9毫米;種鱗交互對生,木質,質形,頂部具少數溝紋,中央稍凹,有尖頭;種子扁,成熟時紅褐色,微有光澤,兩側具窄翅。

分布與習性:

分布於我國台灣省中央山脈,北插天山、三星山、太平山、八仙山、大雪山、小雪山、鞍馬山、鹿場大山、香杉山、蒲羅山、望多山、郡坑山、巒大山、阿裏山、太魯閣山、雲霧山、安東軍山、關門山、林田山等地海拔1050-2400米的針葉林內。

紅檜喜溫和濕潤的氣候。分布區年平均溫10.6℃,1月平均溫5.8℃,7月平均溫14.1℃,年降水量4165毫米,相對濕度85%。土壤為發育良好的灰棕壤或灰壤,或土母質為灰色砂岩,土壤中鹽基的生物循環較強,表土疏鬆,團粒結構,酸性反應,pH5.5-6。紅檜一般多在10-20度的東南坡,風力微弱地帶,或受山嶺包圍的溪穀。常與台灣扁柏Chamaecyparisobtusvar.formosana(Hayata)Rehd.混生,或形成純林。為喜陽樹種,根係發達,天然更新良好,幼樹需要一定的光度,生長較快。花期4-5月,球果9-10月成熟,

繁殖與栽培:

種子繁殖。可選擇與紅檜立地條件相似的坡或苗圃,在3月直接播種或育苗後移栽,用扡插法也易成活,時間在3-4月中旬,6-7中旬和9-10中旬,三年後發根良好,在2-3月份可以移栽

應用:

紅檜是我國特有的珍貴樹種,它所棣屬扁柏屬Chamaecyparis間斷分布於我國台灣,日本和北美,對研究東亞、北美植物區係和植物地理有一定科學意義。紅檜為東亞最大的樹木,台灣阿裏山保存著一株稱為“神木”的大樹,高達57米,地上直徑達6.5米,材積約504立方米,樹齡約3000年,為世界所罕有,材質優良,是台灣的珍貴經濟用材。

檉柳

檉柳,又名紅柳、紅荊條,屬檉柳科(Tamaricactae)、檉柳屬(Tamarix.l.)。我國現有20個種,廣泛分布於我國20多個省市區。其形態特征和生態習性基本相似。檉柳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檉柳花色美麗,花期長達6個月,花穗多為粉紅色。檉柳萌芽力強,發新根能力強,耐修剪,壽命長,對環境適應性強,具有高耐鹽堿、耐幹旱、耐貧瘠、耐水濕、耐寒冷、抗風蝕沙埋等優良特性。檉柳是泌鹽植物,在含鹽量0.5%的鹽堿地上,插條能正常出苗;在含鹽量0.8%-1.2%的重鹽堿地上,能植樹造林;在含鹽量高達2.5%甚至更高的鹽堿荒地上,仍可見到生長旺盛的檉柳。

檉柳是最能適應幹旱沙漠生活的樹種之一。它的根很長,可以吸到深層的地下水,長的可達幾十米。檉柳還不怕沙埋,被流沙埋住後,枝條能頑強地從沙包中探出頭來,繼續生長。所以,檉柳是防風固沙的優良樹種之一。

檉柳還有很強的抗鹽堿能力,能在含鹽堿0.5%—1%的鹽堿地上生長,是改造鹽堿地的優良樹種。

檉柳的分布範圍很廣,我國各地都有生長。它也容易繁殖和栽培,可用於綠化。檉柳的老枝柔軟堅韌,可以編筐。嫩枝和葉可以做藥,也可用作牲畜飼料。

形態特征:檉柳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互生,披針形,鱗片狀,小而密生,呈淺藍綠色。小枝下垂,纖細如絲,婀娜可愛。總狀花序集生於當年枝頂,組成圓錐狀複花序;花粉紅色,夏秋開花,有時一年開三次花。蒴果10月成熟,通常不結實。檉柳的老枝紅紫色或淡棕色。由於生活在惡劣環境中,葉子變得很小,像鱗片一樣密生於枝上,每個葉子隻有1—3毫米長。在綠色的嫩枝頂部生出圓錐形的花序,花小而密,粉紅色,淡雅俏麗。檉柳的花期很長,從每年的5月到9月,不斷抽生新的花序,老花謝了,新花又開放了。幾個月內,三起三落,綿延不絕,所以有的地方也稱它“三春柳”。

習性:檉柳為溫帶及亞熱帶樹種,產於我國甘肅、河北、河南、山東、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雲南等省區。黃河流域及沿海鹽堿地多有栽培。喜光、耐旱、耐寒,亦較耐水濕。極耐鹽堿、沙荒地,根係發達,萌生力強,極耐修剪刈割。

栽培技術:繁殖:通常用扡插繁殖。老枝,嫩枝均可,春插或秋插都行。春插在2—3月進行,選用一年生以上健壯枝條,長15—20厘米,直插於苗床,插穗露過土麵3—5厘米,到4—5月即可生根生長,成活率達95%以上。平時稍加管理,適當澆水施肥,一年生苗木可高達1米以上。秋插於9—10月進行,以當年生枝條為插穗,方法同春插,成活率也很高。此外,還可用播種、壓條、分根法繁殖。

管理:栽培極易成活,對土質要求不嚴,疏鬆的沙壤土、堿性土、中性土均可。栽後適當加以澆水、追肥。檉柳極耐修剪,在春夏生長期可適當進行疏剪整形,剪去過密枝條,以利通風透光,秋季落葉後可行一次修剪。

檉柳樹主要害蟲有梨劍紋夜蛾危害葉片,可在幼蟲期以敵百蟲800—1000部液噴灑防治;蚜蟲可用40%樂果2000倍液噴殺。

用途:檉柳枝條細柔,姿態婆娑,開花如紅蓼,頗為美觀。在庭院中可作綠籬用,適於就水濱、池畔、橋頭、河岸、堤防植之。街道公路之沿河流者,其列樹如以檉柳植之,則淡煙疏樹,綠蔭垂條,別具風格。

垂榕樹

垂榕樹

垂榕又名垂葉榕,為桑科榕樹屬植物。垂榕樹形優美,葉片綺麗,耐陰性好,是目前室內裝飾十分流行的盆栽觀葉植物。

垂榕在歐美栽培十分普遍,大型盆栽植物常擺放在機場的候機廳、銀行的接待廳、酒店的大堂,中型的點綴高速公路的服務站、音樂茶座、小型禮品店,小型的布置居室的窗台、書房和客室,十分清新悅目,應用範圍非常廣泛。為此,1995年荷蘭榕樹的盆栽植物銷售額達到7120萬美元,列荷蘭盆栽植物銷售額之首。另外,美國、日本、英國、丹麥、澳大利亞和以色列等國不僅廣泛應用垂榕,也是生產垂榕的主要國家。如美的赫梅特國際公司和奧格爾斯比植物實驗中心生產垂榕種苗和組培苗,荷蘭的門·範文公司和克·薩欣·紮登公司生產榕樹的種苗和種子,澳大利亞的伯班克生物技術中心和埃利森園藝公司為世界提供組培苗和種子,以色列的亞格苗圃和本澤苗圃生產優質的實生苗和扡插苗。另外,英國的湯普森·摩根公司和丹麥的戴恩費爾特公司都是歐洲著名的花卉專業公司,為用戶提供組培苗和種子。目前,各公司又向開發適合家庭觀賞的迷你型榕樹方向發展。

我國栽培榕樹的曆史較早,如垂榕(F.benjamina)、榕樹(F.microcarpa)、山榕(F.wightiana)和大葉榕(F.alfissima)等都原產我國。同時,引進的印度橡皮樹(F.elastica)、菩提樹(F.religiosa)和琴葉榕(F.lyrata)等,有的在南方已長成大樹,有的已在北方作盆栽觀賞。總之,榕樹在我國的應用十分普及,從東北至廣東,成為最常見的盆栽觀葉植物。

形態特征與品種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植株特征植株可達數十公尺,樹幹直立,灰色,樹冠錐形。枝幹易生氣根,小枝彎垂狀,全株光滑。葉橢圓形,互生,葉緣微波狀,先端尖,基部圓形或鈍形。以觀賞為主,屬於觀賞植物。花特征2月下旬至4月下旬出梢展葉較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