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耐幹旱的種子植物
植物體內最多的是水分。一般植物在生長期間所吸收的水量,相當於它自己體重的300倍到800倍。一株向日葵,一個夏天要喝500斤左右的水。一株玉米,一個夏天也要消耗400多斤水。蔬菜需要的水就更多了。如果一畝地長了3000斤白菜,就要消耗240萬斤左右的水。水是植物的命根子!
在自然界裏,也有一些植物在長期幹旱的環境裏,照樣能生長、繁殖。這些植物的器官適應幹旱的能力很強。例如沙漠中的仙人掌、仙人球等。有人作過一個有趣的試驗:把一棵37公斤重的仙人球放在室內,一直不澆水。過了六年,仙人球仍然活著,而且還有26.5公斤重。
比仙人球更耐幹旱的植物是生長在非洲沙漠裏的沙那菜瓜,有人把它貯藏在幹燥的博物館裏,整整八個年頭,它不但沒有幹死,還在每年的夏天長出新芽。在這八年中,僅僅是重量由7.5公斤減少到3.5公斤。這種耐旱的本領,在所有的種子植物中無疑是冠軍了。
合作得最好的動植物
與動物合作得最好的植物,要算是蟻棲樹。這種樹比較高大,莖上有節,葉柄很長,葉片象手掌,全形象蓖麻。
巴西樹林中,有一種叫齧葉蟻,專門吃樹葉子,隻有蟻棲樹不怕吃。原來,蟻棲樹有許多“警衛員”——益蟻。蟻棲樹的莖中空,上麵有孔,象一根笛子,益蟻就在這中空的莖裏生活。當齧葉蟻爬上來吃葉子時,益蟻就群起而攻之。因此,蟻棲樹能正常生長。
蟻棲樹的葉柄基部有一叢毛。毛裏有一些蛋白質和脂肪的小蛋,益蟻常常把小蛋搬走當作食物。奇怪的是,這些小蛋被搬走以後,不久又生出新的來,使益蟻長期有東西吃。
益蟻保護蟻棲樹,而蟻棲樹供給益蟻食物和住房,它們真是合作的典範。
最不怕冷的種子植物
一般種子植物生長活動的最低溫度是0℃。每到冬天,千裏冰封,大地上幾乎找不到紅花綠葉。但是,也有一些不怕寒冷的“英雄好漢”。例如:我國西藏高原,生長在5000米高處的雪蓮花,能對著皚皚白雪,開出紫紅色的鮮花。阿爾泰山的銀蓮花,能在零下10℃的環境下,從很厚的雪縫中鑽出生長。有些鬆柏類植物,能抵禦零下30℃到40℃的低溫。在西伯利亞有一種植物,能在零下46℃的低溫下開花。在自然條件下,它要算是不怕冷的“英雄”了。
蘇聯科學家用人工控製的方法,把白樺樹放在逐步降溫的環境裏,它竟能耐得住零下195℃的低溫。這真是凍不死的“好漢”!
最耐鹽堿土的植物
我們居住的陸地,在遠古時候,有很多地方原來是海洋。後來陸地上升,海水幹涸,但海水裏的鹽分仍舊留在土壤裏。這些鹽堿,是植物生長的大敵。
一般來說,土壤裏的含鹽量在0.5%以下,可以種普通的莊稼;在0.5~1.0%時,隻有少數耐鹽性強的作物,如棉花、苜蓿、番茄、西瓜、甜菜等才能生長。含鹽量超過1%以上的土壤,農作物就很難生長,隻有少數耐鹽性特別強的野生植物能夠生長。
世界上最著名的耐鹽植物是鹽角草。它能生長在含鹽量高達0.5~6.5%高濃度潮濕鹽沼中。這種植物在我國西北和華北的鹽土中很多。鹽角草是不長葉子的肉質植物,莖的表麵薄而光滑,氣孔裸露出來。植物體內含水量可達92%,所含的灰分可達鮮重的4%,幹重的45%。這些灰分是工業上有用的原料。
鹽角草由於體內所含的鹽分高,體液的濃度大,所以最能適應在鹽土上生長。
營養豐富的植物
水果
水果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營養品。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可以增強人體的抵抗力,水果中含有的豐富的糖分可以直接被人體吸收,並產生熱量。水果是植物王國中寶貴的資源。
水果是一些可食用的植物果實或者是種子的總稱。水果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點:水果中含有豐富的汁液;含有較多的可溶性糖分;通常可以生吃;它可以作為輔食在正常的三餐之外食用。
人們常以為,汁液越多的水果營養價值越高。其實也不一定是這樣,比如:香蕉的汁液雖然不多,但是它的果肉卻十分的豐富,香蕉內含有豐富的可溶性糖分和乙酸異溶酯為主的揮發性芳香物質,一般都是可以生吃的;還有的人認為小番茄(又稱聖女果)不是水果,其實小番茄內的營養物質輻合水果的最基本的特征,也可以獨立於三餐之外食用,所以小番茄也算是小型的水果。
對健康有好處的水果
(1)含有葉酸的水果
蘋果、芒果、木瓜、獼猴桃、香蕉等。
葉酸是人體一項最基本的營養素,它與DNA生成有很重要的關係。人們要經常攝入適量的葉酸,尤其是懷孕初期的人,更是要補充葉酸,因為它可以幫助胚胎很好的發育,也可以預防孕婦貧血。所以補充葉酸是很重要的。
(2)降壓水果
山楂、西瓜、梨、菠蘿等。
到中老年,免不了會出現血壓偏高的症狀,這個時候就可以吃一些降壓類的水果。
(3)美容水果
香蕉、蘋果、草莓、橙子、蘋果等。
引起人們皮膚衰老的原因就長時間的在外麵經受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損失和紫外線的照射,導致的麵部的毛細血管擴張,皮脂腺分泌減少導致的。水果中,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可以滋養皮膚。
(4)減肥水果
蘋果、柚子、火龍果等。
有些水果中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可以幫助人們消化,那些纖維素還可以給腸腔提供各種營養物質,有助於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
(5)減緩衰老的水果
獼猴桃
當今社會上,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的加快,這樣很可能會導致人體漸漸衰老。獼猴桃內還有各種豐富的維生素及其他的營養成分,而且它的熱量也很低,它所含的氨基酸能幫助人體製造激素,減緩人體的衰老。
(6)保護眼睛的水果
獼猴桃、檸檬等。
這些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是可以保證人體的眼底供血。
(7)抗癌的水果
獼猴桃、蘋果、橙子、葡萄等。
這些水果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營養元素,多吃可以降低患癌症的幾率。
(8)維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
獼猴桃、大棗、草莓、枇杷、橙子、橘子、柿子等。
維生素C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素,它促進著人體健康成長。根測定,一個承認每天需要60毫克維生素C。
水果亦暗藏殺機
有人認為,水果的營養成分那麼高,那以後就要每天都要多吃一些水果,吃得越多對人體就越有好處。事實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比如:各種水果中都含有糖分,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蘋果中含有的糖分和鉀鹽,吃多了會對人的心髒產生不良影響,冠心病患者和心肌梗塞的患者都是不宜多吃的;橘子是良性的水果,腎肺功能虛弱的老人吃多了會引起腸胃不適;便秘或者是腸胃不好的人不宜多吃柿子,因為柿子中含有的柿膠酚在人體中得不到消化很容易形成柿石;菠蘿中雖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檸檬酸等,還喲止瀉、助消化的作用,但是特殊體質的人吃了之後容易發生腹痛或者是嘔吐等症狀。
水果固然是有助於人體健康的好食物,但是也要因人而異,防止因食多了水果,給人體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水果為什麼可以解酒
水果中含有機酸,在醉酒後吃一些帶酸味的水果可以用來解酒。酒裏的主要成分就是乙醇,有機酸與乙醇相互作用,可以起到一定的解酒作用。
飯後不宜吃水果
人們常以為,在飯後吃一些水果有助於消化。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在飯後立即吃水果不僅不會利於人體的消化,甚至還因為腸道阻塞而導致的胃脹,對人體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傷害。
人們不可缺少的植物
人體中的營養素,除了要從水果中獲取之外,也離不開蔬菜對營養素的供給。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對人體的新陳代謝起到很好的作用,能有抑製腸癌的發病率。醫學專家推薦,不同體質的人每天都要選擇不同種類的蔬菜。
蔬菜是除了糧食之外的其他植物,一般多屬於草本植物,它是人們在日常飲食中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據營養學家介紹,人體所必需的90%的維生素和60%的維生素都來自於蔬菜。除此之外,蔬菜中還含有多種多樣的植物化學物質,比如:胡蘿卜素、二丙烯化合物、甲基硫化合物等,都是對人體有益的營養成分。
蔬菜的營養價值
現在,世界上因環境汙染而導致20多億或者是更多人患各種各樣的疾病。研究發現,解決因環境汙染而產生的氧自由基的問題,最有效的辦法之一就是在食物中增加抗氧化劑協同清除過多的有破壞性的活性氧、活性氮。蔬菜中含有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各種植物化學物質等都是很好的抗氧化劑,所以所,蔬菜不僅是低糖、低脂的健康食物,同時還是可以減少環境汙染對人體的危害,蔬菜對人體可能患的疾病還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十字花科甘藍類蔬菜,如:青菜花、花菜、芥藍等蔬菜中含有維生素C、蘿卜硫素、異硫氰酸鹽、類胡蘿卜素等對防治腫瘤和心血管疾病都有很好的作用。
一直以來,豆類被受人們喜愛,因為豆類中含有的黃酮、異黃酮、蛋白酶抑製劑、肌醇、大豆皂苷、維生素B,對降低血膽固醇調節血糖,減低癌症發病及防治心血管、糖尿病等都能起到很好作用。
在各種蔬菜中,還有豐富的類胡蘿卜素及大量可溶性纖維素,有益於保護眼睛提高視力,可降低血膽固醇,還可以減少各種癌症及心血管病發病率。
有的人很排斥蔥蒜類蔬菜,因為在吃完蔥蒜之後有股很難聞的氣味。但是有豐富的二丙烯化合物,甲基硫化物等多種功能植物化學物質,有利於防治心血管疾病,常食可預防癌症,還有消炎殺菌等作用。所以,在平常吃飯的時候要吃一些蔥蒜類的蔬菜。
番茄屬於茄果類蔬菜,它含有豐富的茄紅素高抗氧化劑能抗氧化,降低前列腺癌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病。茄子中含有多種生物堿,有抑癌、降低血脂、殺菌、通便作用。辣椒、甜椒含豐富維生素、類胡蘿卜素、辣椒多酚等,還能夠增強血凝溶解,它還有“天然阿司匹林”之稱。茄果類蔬菜也是人們可以首選的蔬菜。
蔬菜與維生素
許多人不喜歡吃蔬菜,認為吃蔬菜隻是補充維生素,那麼吃一些維生素製劑就可以不用吃蔬菜了。其實,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因為蔬菜中的維生素存在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存在的,而維生素製劑多數人工合成的,二者在性質上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蔬菜中除了還有一些維生素,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微量元素和碳水化合物、纖維素等,都是任何的維生素製劑都無法代替的,所以說蔬菜的營養成分比維生素製劑全麵的多,換句話說也就是,如果想用維生素製劑代替蔬菜是不可以。
但是,蔬菜也不是可以代替維生素製劑的,比如:維生素C,我國有很大部分人都缺少維生素C,如果單純的依靠蔬菜補充,是很難做到的。因為維生素C是水溶性的成分,在洗菜的時候很容易將營養成分丟失。維生素C也很怕高溫,經烹調之後,蔬菜中的維生素C就會被破壞掉。而且蔬菜放的時間越長,維生素C受到的損失就越大。最重要的就是,要想通過蔬菜來補充維生素C好,還要充分搭配蔬菜的顏色,不同顏色的蔬菜所含的營養素的也好不同的。所以說,要補充維生素,除了食用蔬菜,同時還要攝入一定量的維生素製劑。
有機蔬菜
有機蔬菜就是指生產方式是按照有機農業生產體係生產出來的蔬菜,但也不是說隻要是經過有機的農業生產方式生產出來的蔬菜就是有機蔬菜,還要有經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允許使用有機食品標誌的蔬菜。這樣的有機蔬菜才是真正的合格的有機蔬菜。
有機蔬菜在加工過程中不使用農藥、化肥等化學物質,必須是完全的按照國際有機農業生產標準生產出來的蔬菜。有機蔬菜的生產不使用基因技術,還要經過有關部門嚴格的質量控製和審查。所以說,有機蔬菜的要求的生產技術和環境質量都比較高,這樣才能保證它高質量、無汙染和營養豐富的特點。
為什麼每天都要保證蔬菜的攝入量
在一些發達的國家,為了普及人們日常生活中能夠攝入一定量的蔬菜營養,一些商家生生產了一些濃縮的蔬菜晶。但是由於這種蔬菜晶的價格很高,並沒有進入國內市場。
營養專家表明,人們必須保證每天吃1000克蔬菜。但是有些人低估了蔬菜的營養價值,認為這是沒有必要的。其實,人體的大部分營養都是從蔬菜中獲得的。隨著社會的發展,環境汙染越來越嚴重,降低環境對人體的危害的最好的辦法就是每天吃一定量的新鮮蔬菜。這就是為什麼要每天都要吃蔬菜的原因。
曆史悠久的植物
茶是我國人們都很喜歡的飲品,它屬於山茶科,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植物,植株高達1米~6米。因為它喜歡濕潤的氣候,所以在我國的南方生長的比較多。
茶的曆史淵源
根據文史資料顯示,茶最早起源於我國,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飲茶習慣也是從我國傳過去的,所以人們就普遍的認為飲茶的故事也是起源於中國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們飲茶或者是種植茶葉也是從中國傳過去的。
在西方國家,英國人們也不是這樣認為的,他們認為茶的曆史起源於印度,原因就是在1823年的時候,一支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日本發現了他們所認為的野生大茶樹,於是,就認為茶的發源地就是印度。
但是在印度幾千年的茶史上,從未出現過野生大茶樹。英國人犯了一個最基本的邏輯錯誤,茶的曆史比人類還要早,不能說哪裏有茶樹,哪裏就是製茶飲茶的發源地。人類製茶飲茶的最早記錄是在中國,茶葉在很久以前就是人們交易的產品。根據可靠的考古學家發現,中國才是茶真正的發源地。如果非要說要古老的茶樹,那麼在中國的浙江餘姚田螺山的遺址就出土了6000年前的古茶樹,如果按照英國人猜測的邏輯,那麼浙江6000年的茶樹,更是可以相信中國才是發源地。
其實,中國也不是隻有浙江有古老的茶樹,在其他的地方還出現過比浙江茶樹更老的茶樹,中國的野生大茶樹主要集中在雲南等地區。
茶樹的起源地
關於茶樹在我國的起源地,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說法。
1.西南
“我國西南部是茶樹的原產地和茶葉發源地。”西南部指的範圍很大,而且茶喜濕潤,西南的氣候條件也正好符合,所以西南的說法在這兩點上正確率就高的。
2.四川
清·顧炎武《日知錄》:“自秦人取蜀以後,始有茗飲之事。”意思就是,在秦人入蜀前,在今天的四川一帶就有飲茶的曆史了。四川在我國也是屬於我國的西南地區,如果說四川的說法是正確的,那麼西南的說法就更準確了,雖然四川的說法要比雲南的更加精密一些,但還是有一些風險性的。
3.雲南
雲南則認為茶是起源於西雙版納一帶,因為這一帶卻是植物的王國,如果說那裏存在著原生茶樹的種類也是完全可能的,但茶樹並不是茶文化,在“人文”這一方麵,存在著風險。
4.川東鄂西
陸羽《茶經》:“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這裏的巴山峽川就好是指今天的川東鄂西地區。既然該地有如此出眾的茶樹,但是否就有人將其利用成為了茶葉呢?沒有見到證據。所以,這種說法也不能成立。
5.江浙
江浙一帶的茶葉行業是我國最發達的地區,但也不能證明就是茶的起源地。有人提出始於以河姆渡文化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有的茶樹不一定能發展成飲茶的習俗來。所以說還是存在很大的疑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