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思路決定出路,想法決定幹法(5)(1 / 3)

1973年,英國青年科萊特考入了美國哈佛大學。常和他坐在一起聽課的是一位18歲的美國小夥子。大學二年級那年,這位小夥子和科萊特商議,一起退學,去開發財務軟件。因為新編教程中已解決了進位製路徑轉換問題。

當時,科萊特為此感到十分驚訝。因為他是來這裏求學的,不是鬧著玩的,再說BIT係統,默爾博士才教了點皮毛,要開發BIT財務軟件,不學完大學的全部課程是不可能成功的。他委婉地拒絕了那位小夥子的邀請,安分守己地做著自己的事。

轉眼間,十年時間過去了,科萊特成為哈佛大學計算機BIT方麵的博士研究生,那位退學的小夥子也是在這一年進入美國《福布斯》雜誌億萬富豪排行榜。到1995年,科萊特經過攻讀取得博士學位之後,他認為自己已具備了足夠的學識,可以開發BIT財務軟件了,而那位小夥子則已繞過BIT係統,開發出EIP財務軟件,它比BIT軟件快1500倍,並且在兩周內占領了全球市場。這一年,他成了世界首富,一個代表成功和財富的名字——比爾·蓋茨,也隨之傳遍世界的各個角落。

比爾·蓋茨正因為懂得依情勢而變通,才能成就一番事業。而科萊特卻因為守舊而喪失了創業的大好機會。

李嘉誠說:“做生意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創新,二是改進,三是跟風。創新吃的就是‘一招鮮’,雖然不易,一旦使出來,卻費力少而收獲大;改進是在別人的基礎上做得更好,雖不易造成轟動,後勁卻很足;跟風是跟在別人後麵亦步亦趨,這樣做起來較容易,風險也較小,但跟吃別人的殘羹冷飯差不多,收獲有限。若想從小做大,最低限度應持改進的態度,不能老跟風,若有機會,也不妨創創新,來一個‘一招鮮,吃遍天’。”

以退為進,吃虧也是得利

在我們遇到的困難中,有的難題可以憑借我們的力量征服,而有的難題卻比我們的力量強大數倍。俗話說:“好漢不吃眼前虧,軟手不碰硬釘子。”麵對比我們強大得多的困難,與其硬對硬,不如先退一步再前進。正如一個優秀的拳擊手,隻有縮回來的拳頭再出擊才更有力。

英國友尼利福公司經理柯爾在企業經營中,有一個基本的信條,即“不拘束於體麵,而以相互利益為前提”。依據這一信條,他在企業經營和生意談判中常常采用退讓策略。在一定情況下,甘願妥協退步,以贏得時機發展自己,結果可能是退一步,進兩步,實質上還是自身獲益。

友尼利福公司在非洲東海岸早就設有大規模的友那蒂特非洲子公司,那裏有豐富的肥料,並適合於栽培食用油原料落花生,是友尼利福公司的一塊寶地,也是其主要財源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著非洲民族獨立運動的興起和發展。友尼利福這些肥沃的落花生栽培地一塊塊地被非洲國家沒收,這使該公司麵臨極大的危機。針對這種形勢,柯爾對非洲子公司發出了六條指令:第一,非洲各地所有友那蒂特公司係統的首席經理人員,迅速起用非洲人;第二,取消黑人與白人的工資差異,實行同工同酬;第三,在尼日利亞設立經營幹部養成所,培養非洲人幹部;第四,采取互相受益的政策;第五,逐步尋求生存之道;第六,不可拘束體麵問題,應以創造最大利益為要務。柯爾在與加納政府的交涉中,為了表示尊重對方的利益,主動把自己的栽培地提供給加納政府,從而獲得加納政府的好感。後來,為了報答他,加納指定友尼利福公司為加納政府食用油原料買賣的代理人,這就使柯爾在加納獨占專利權。

在同幾內亞政府的交涉中,柯爾表示自行撤走公司,他的這種坦誠的態度反而使幾內亞受到感動,因而允許柯爾的公司留在幾內亞。在同其他幾個國家的交涉中,柯爾也都采用了退讓政策,從而使公司平安地渡過了難關。

在生意場中,甘願妥協退步,不是目的,而是以退步贏得時機。休息靜思,想出奇招,也使自己獲益。因為必要的退步是為了換來更大的利益,萬不可在經營不利的情況下,盲目行事與對手硬拚,定要停下來尋找機會,等待時機,再來競爭,反敗為勝。

必要的退讓可以換來更大的利益,一味地咄咄逼人則有可能使你陷入死胡同。當然,退讓策略的運用,既要適時,又要得體,一定要充分掌握對方的心理活動,使自己有必勝的信心。同時,要對自己控製局勢的能力有正確的估計,萬不可不分時機地濫用。

不按規則辦事也是一種規則

在規則之下,人們往往會形成一種思維定式,因此出現了“無法解決”的問題。其實,常規辦法下解決不了的問題,隻要我們敢於應變,就有可能得到很好的解決。關於這一點,美國商界奇才尤伯約翰為我們做出了一個很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