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情商重在與人溝通(3)(1 / 3)

在李開複的職場生涯中,注重團隊合作是極為重要的一環。李開複認為:現代社會是合作共贏的大環境,隻有團隊整體的成功才意味著個人的成功,而團隊合作最重要的準則之一就是團隊內部達成一致的目標。

關於如何達成一致的目標,李開複直言:“決定共同的目標,最好的辦法是讓團隊成員一起參加目標的選擇和確定過程。”在這一點上,李開複有著豐富的經驗和體會。他回憶起多年前的一件事,以說明達成共同目標在團隊合作中產生的巨大作用。

那時,李開複剛剛接管一個新的部門,為了提高效率,他在一星期內設計好了未來很長一段日子裏團隊的工作目標,並且召開會議宣布這個目標。會議效果出乎意料地糟糕,員工們有些無精打采,有些茫然不語,有的員工則把新定的工作目標批評得一文不值。看到這裏,李開複心裏有了主意,是自己選擇目標太過武斷了,沒有得到團隊成員們的認同。於是李開複對員工們說:“很顯然,我想得太天真了。現在,讓我們重新來過,一起製訂出大多數人認可的團隊目標。”接著,他當場把計劃撕掉,宣布成立三個員工小組,按專業能力分別解決部門麵臨的三大問題。一個月後,三個小組各自呈上報告,然後李開複和三個組長一起定下最後的目標。這次,員工欣然接受。有趣的是,新的目標和舊的目標相差無幾。李開複的助理向他抱怨:“我們浪費了一個月的時間,可是又回到了原地。”李開複向助理正色道:“並不是這樣,之前我選擇目標是靠直覺,沒有具體數據的支持,無法令員工信服;現在經過一個月的工作,大家都有了信心,他們參與了目標的選定,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李開複的這種做法取得了成功,不僅處理了團隊裏幾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且在團隊成員中達成了共識,大家共同製訂出目標,也調動了成員工作的積極性。

年輕人初進團隊時,扮演著接受團隊精神的角色——進入一個新的團隊中,積極地調整自己,爭取做到融自我發展目標於團隊願景之中,把團隊的目標當作自己的目標,這樣和團隊成員有相近相同的努力方向,話題多了,圈子重疊的部分多了,自然會被團隊所接納,成為團隊真正意義上的成員。而經過一段時間的打磨,許多年輕人已經是團隊的領導者,無論團隊的大小,領導者都要在團隊中建立起相當的共識,這樣團隊內部才不會有大量的內耗,不會因為各自的出力方向不同,而造成團隊發展停滯不前的局麵。

台灣“橡膠大王”王永慶十分注意與企業的成員達成共識。他經常利用午餐時間,與企業團隊的幹部交換意見,經常向這些團隊幹部提問,審視他們是否與企業文化和團隊下屬達成了真實的共識,一旦發現分歧,他就及時想辦法來做相應的磨合。

在王永慶的管理觀念中,首先要提出的是他希望與企業團隊的成員達成共識,這樣才能減少分歧出現,避免內耗;其次,他要求團隊成員在工作中不斷尋求改善,不提出最高最具體的要求,但始終保持改善而不停下來;最後,他嚴格要求做事的態度和方法,拒絕哪怕一絲一毫的馬虎和懈怠。王永慶成功地把自己的理念貫徹到旗下所有公司,可以說,他通過努力,使自己的想法和企業的精神成為團隊和員工共同的奮鬥目標,隻此一點,他的成功就是有道理的。

李開複和王永慶同樣注重團隊建設,也都采用了樹立團隊共同目標的方法,取得了各自的成功。對於團隊中的每個成員來說,團隊的成功才是個人的成功,把團隊目標設為自己的目標,大家也就有共同發力的統一方向了。如果團隊的每一個人都能做到這點,那麼團隊必然會達到目標,個人也會得償所願。

李開複的職場聖經

怎樣將自己的目標與團隊目標相結合?

【1】對團隊進行摸底。對團隊進行摸底,就是向團隊成員谘詢對團隊整體目標的意見,獲取成員對目標的認識。

【2】再加工獲取的信息。在對團隊進行摸底收集到相關信息以後,不要馬上就確定團隊目標,應就成員提出的各種觀點進行思考,留一個空間。

【3】與團隊成員討論。通過成員的參與而形成最終的定稿,可以獲得團隊成員對目標的承諾。團隊領導要找出不同意見的共同之處,辨識出隱藏在爭議背後的合理性建議,從而達成團隊目標共享的雙贏局麵。

【4】確定團隊目標。求同存異地形成一個成員認可的、可接受的目標是最重要的,這樣才能獲得成員對團隊目標的真實承諾。

團隊合作才能一榮俱榮

相互信任是團隊精神中最重要的一點。如果沒有了信任,每一個成員就無法知道自己的努力能否轉化成團隊的成功。在一個良好的團隊裏,每個成員都願意與其他成員坦誠地分享自己的憂慮、弱點、風險、目標和動機。

——李開複

一個具有高效、團結的團隊,最為核心的是要有相互信任的合作精神。這種信任出自成員堅信團隊至上,團隊成功也是個人成功。這樣的一個團隊裏,人人都為團隊的目標而共同努力、相互信任,成員的工作效率和熱情會隨著團隊的發展而愈加的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