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再了解行業。影響個人發展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地域、公司規模、個人素質、行業前景等等,摸透現實環境。
【3】結合現實和個人條件。為自己設定一個清晰的目標,比如要在多少歲時達到怎樣的成就。
【4】列出要達成這個目標的充分理由。追求目標的動機比目標本身更能產生激勵的作用。
【5】分析你現在的位置,盤點手中的資源。弄清楚自己該從何處開始,下一步又該怎麼走。
周密計劃,職場教父進階的階梯
周密的計劃是成功的前提。
——李開複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磨利了刀子,不僅不會浪費時間,反而會更早、更輕易地收獲更多的成果。李開複也是在周密的計劃下取得成功的。
李開複曾是卡內基·梅隆大學最年輕的副教授,但他並不甘於困在象牙塔裏,他希望把自己的研發成果轉化為產品,真正地改變世界。於是,在麵臨蘋果公司的邀請時,他沒有過多猶豫,李開複清楚地知道,要使自己的影響力最大化,不是一蹴而成的事。李開複把這個長遠目標分解成幾個具體的階段:首先,做好研究,做好研究成果的產品化;其次,隨著自己管理能力的提高,會掌握更多的資源,隨之會有更好的產品;再有,在自己的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後,言傳身教帶領年輕人走向成功。“Makeadifference”,他規劃著自己的人生,堅定地走下去,之後的每一次選擇,他離自己的目標就越來越近。
具體來說,李開複在創建“微軟中國”和“穀歌中國”時,也都訂有具體的計劃。先是選址,然後是選人,之後就是帶領下屬適應中國的運作模式,最後是專注做目標產品。結果大家都看到了,“微軟中國”成為微軟全球裏論文和產品最多的研究院。
李開複的經驗再次證明機會更青睞於有準備的人。年輕人要縱橫職場,經驗和技能的相對欠缺,決定了你更該早做準備,在確定自己的職場目標以後,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詳細的目標計劃,之後你要做的就是依照計劃,一個個達成計劃中的目標,然後你會在某一天驚奇地發現,當年看來遙不可及的目標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被自己甩在身後了。
或許你覺得成功的概念空泛,事實上,成功源自於有計劃者一個個階段的點滴積累,而這些階段的設定,要根據個人實際情況決定,盡量做到遠近目標結合,保證計劃裏短期目標實際可行,自己總是保持住達到目標或接近目標的積極狀態,為堅持實現計劃提供充足的動力。這正是許多成功者的必經過程。
有一個年輕人出生在美國鄉村,家裏一貧如洗,所以他隻接受過很短時間的教育。
歲那年,為了養家糊口,他遠離家鄉來到一個鄉村去做馬夫。但他依然雄心勃勃,相信自己終有一天會功成名就,成為大老板。
到18歲時,他終於有機會去了城市。他到了鋼鐵大王卡內基的一個工地打工。在這裏,他看到自己成功的可能,也在工作中開闊了自己的眼界,半年內他定下自己的人生規劃:先成為同事中最優秀的人,再踏入管理人員的階層,然後,要在公司裏做到自己能力的極限。最後,做一個老板,成為能掌管自己和他人的大人物。
沿著自己設計的計劃,他先是自學建築知識,一年後,由於出色的表現,他被經理提拔為技師,此後一步步提升到總工程師的位置。25歲那年,經理調走之後,他成了這家建築公司的總經理。
再後來,由於超凡的工作熱情和管理才能,他被卡內基鋼鐵公司的合夥人瓊斯相中,成了瓊斯的副手。兩年後,瓊斯在一次事故中喪生,他理所當然地接任了廠長一職。又過了幾年,他被卡內基直接任命為鋼鐵公司的董事長。
最後,他籌資建立自己的企業,完成了當初的夢想。他,就是美國鋼鐵巨頭伯利恒鋼鐵公司的創始人——齊瓦勃。
從齊瓦勃和李開複的親身經曆來看,成功者都有一個相同之處,就是有一個清晰的目標,並且沿著自己的目標一點一滴地做起。在職業發展的路上,年輕人要學習的也是這一點。年輕是資本,未來有更多的可能,也往往會打亂年輕人的腳步。孔子說得好:“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周密的計劃正是一切成功的前提。
李開複的職場聖經
怎樣製定周密的計劃?
【1】不斷學習,力求專業。不論你如何規劃職業生涯,任何階段都會存在競爭對手,你隻有比對手做得更好,才能確保職業生涯的成功。
【2】借鑒比較。比較成功者或者身邊人的經曆,把達到目標的時間設定在一個適合的位置上,借鑒他人在職業規劃中的思維方式,來打造自己將來的路。
【3】計劃仔細。一個過於長遠的目標不適合於保持奮鬥的動力,把計劃設定為一些具體的小目標,先朝可能達成的目標努力。
【4】確認你要克服的障礙。在達成計劃的過程中,難免遇到障礙,這些障礙能幫助你清晰地看出計劃的可行性;再有,要把障礙設定先後順序,找出哪件事對你計劃的實施影響最大,在計劃實施過程中要全神貫注地解決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