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2)(3 / 3)

李開複曾與一個年輕人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年輕人說:“李老師,我想做個成功的人,能管別人的人。”

李開複問道:“你想做一個成功的人,那麼你認為成功的關鍵是什麼呢?”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說:“基礎知識、專業知識、管理能力、商業頭腦、還有靈性。”

這個年輕人說的都很有價值,但是這些素質並不是最本質的東西。在李開複看來,具體的知識或能力都可以通過學習和鍛煉來獲得,也可以在應用的時候自我補充,但是最本質的東西更有價值,掌握了這些東西,一輩子受用不盡。

因此,李開複告訴這個年輕人:“做管理的工作,要有服務的意識,不能把自己擺得太高,好的管理者不駕馭他人,而是有足夠的管理智慧讓人甘心去做事。”

“那麼,我該如何得到這種智慧呢?”年輕人迷茫地問道。

“首先要得到下屬的認同和尊敬。”

“該如何得到他們的認同呢?”

“為下屬著想,學會團隊合作。”

“我又該如何得到他們的尊敬呢?”

“從自我做起,努力成為一個有抱負、有能力、有智慧的人,這樣才能得到他人的尊敬。”

“那麼,我該如何找到抱負,獲得能力呢?”

“要有良好的素質、習慣和態度,重要的是,做一個好人。這樣,你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通過這段對話,李開複在指導這個年輕人的同時,自己也在思考著,成功者各有各路,各有各法,但在取得成功,贏得別人尊敬的這段路上,必然會有著相同的因素。李開複認為,這種因素是內在的,首先要把人做好,然後才能把事做好。

當下職場流行“先做人,後做事”的職場生存原則是有一定道理的。一個人如果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和處事態度,即使他有再大的能力,也很難得到別人的信任,往往容易陷入偏激的誤區;而有著正確的、成熟的價值觀的人,也會有成熟的處世態度和原則,這類人會輕易贏得身邊人的信任和尊重,也會有自己堅定的信念和追求,他們距離成功很近。才華可以打造一時的功績,內在則決定了這份功績會維持多久。這類成功者的例子有很多,這裏舉一個大家熟悉的人,相信印象會更直觀一些。

偉大的籃球明星喬丹雖已退役多年,但在廣大籃球球迷心中,他一直是籃球界的典範。NBA多年來極力培養喬丹的接班人,但是一個個出色球員的出現,不僅沒有掩蓋住喬丹的光彩,反而更突顯喬丹的偉大之處,他的偉大,就在於他過人的人格魅力。

無論何時,喬丹都是隊中的領袖,但是他在球隊中也麵臨過挑戰。當年在公牛隊時,皮蓬是隊中最有希望超越喬丹的新秀,他時常取得很高的得分,也常表露出對喬丹的不屑,說喬丹在哪方麵都不如自己,自己一定會超越喬丹之類的話。喬丹沒有排擠這個新人,反而時常指導皮蓬,在皮蓬被指責的那段時間,也是喬丹作為隊長承擔了所有對他的責難,並且鼓勵皮蓬振作。

有一次,喬丹對皮蓬說:“看看咱倆的三分球誰投得好?”

皮蓬心不在焉地回答:“當然是你,你的命中率比我高。”

喬丹微笑著搖了搖頭,“不,是你!你投三分球的動作規範、自然,很有天賦,以後一定會投得更好,我投球時還有很多弱點。再有,我扣籃多用右手,而你左右手都行。”

這些細節皮蓬自己都沒有注意。從那一刻開始,他深深地被喬丹的無私打動了。

喬丹這種出色的人格魅力,為公牛隊打造了難以擊破的凝聚力,從而使公牛隊創造了一個個神話。喬丹不僅以球技,更以他那無私的品德贏得了所有人的擁護和尊重。

成功者的成功更依賴於他們豐富的內在品格和修養。有了良好的品格和修養,他們即使是走上其他行業或者其他崗位,一樣可以獲得成功。

做好事,你可能會取得成功。但從某種角度來說,做好人,你已經取得了成功。

李開複的職場聖經

怎樣做人做事?

【1】向前人學習。觀察有所成就的前人,看他們的履曆中,出現轉折之前,他是把握住了什麼機會取得成功的,又是他的哪些素質幫助他完成了轉折和提升。記錄下來,對比多個前人,重疊的素質越多,就越是需要關注和學習的。

【2】向身邊人學習。看看身邊那些有著執著追求的人,他們在追求夢想的路上,表現出來的素質和品格有哪些,作為同齡人,這些素質也必定是你該具備的。

【3】從小事做起。做一個好人,首先從小事開始,讓座,在辦公室裏打掃衛生,這些都是你力所能及的事情。把這些事情做好,為自己養成良好的習慣,也樹立一個好的個人形象。

在職場上我們經常強調,要忠於自己的職業,忠於自己的企業,但是這種忠誠也不能絕對化,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當你的努力不能得到認同,公司的條件和環境不能使你的價值得到體現,那麼就應該適時地考慮進退得失。常言道“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在麵臨職場道路未來的走向時,把握機會,尋求更適合的工作環境才是智者所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