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在喝彩中稱帝,在唾罵中喪命(2)(1 / 1)

沽名釣譽,殺死自己的親生子

登上這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位後,王莽仍舊克己修行,延聘賢良名士幕僚。他母親生病,公卿大臣派其夫人前來探視,出來迎接客人的王夫人穿著短衣布裙,那些貴夫人竟把她當做王莽家的奴婢了。

不料,王莽在大司馬的位子上坐了一年多一點,就被趕下台來。綏和二年(公元前7年)成帝去世,因無子嗣,元帝傅昭儀之孫、定鞠恭王劉康的兒子劉欣即位,是為哀帝,傅、丁兩家成了皇親國戚,與王氏外戚在權益的分配上發生衝突。元後為了維持政局的穩定,便讓王莽辭職就國。哀帝從小就聽說王氏外戚驕盛,心中十分不滿,但自王鳳出任大司馬以來,王氏外戚把持朝政已達26年,勢力盤根錯節,哀帝不敢馬上觸動王氏外戚,便下詔書,盛譽王氏外戚輔政保國之功,也把王莽誇獎了一番,加以挽留,還加封王莽戶邑350戶。

後來,王氏外戚與丁、傅外戚不斷發生衝突。有一次,王莽又上書辭職,向哀帝和傅、丁外戚示威。這次,哀帝恩準了,他賜給王莽一些黃金,讓他在京師閑居。過了兩年,又把他趕回南陽新野都鄉封地。但是,哀帝未徹底剪除王氏外戚的勢力,特別是絲毫不敢觸動太皇太後王政君,給王莽留下了卷土重來的機會。

蟄居南陽新野都鄉的王莽,結交士人,沽名釣譽,等待時機東山再起。王莽初回封地,南陽太守為了結交他,特地選了儒學名士孔休做王莽的新都相。王莽對孔休很是禮敬,並贈劍籠絡。王莽的二兒子王獲殺死了一個奴隸,這本來算不了什麼大事,但王莽痛斥兒子,叫王獲自殺以償命。王莽的這些行為贏得了極大的聲譽,朝野上下為王莽喊冤叫屈者以百數,請求哀帝恢複王莽的官職。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日食,周護、宋崇等借此大做文章,為王莽大唱讚歌。哀帝迫於社會輿論的壓力,以侍奉太皇太後的名義,征王莽回京師長安。

一年後,哀帝壽終正寢。哀帝無子嗣,太皇太後下令把漢王朝的軍政大權交給王莽。王莽奏免了大司馬董賢,重登大司馬的寶座。繼立的平帝年幼,元後臨朝稱製,委政王莽。王莽以成帝趙皇後殺害皇子、哀帝傅皇後驕奢的罪名,迫令她們自殺,又把丁、傅兩家外戚趕出京師。為防止大權旁落,他還不準平帝的母親衛氏入京。這樣,王莽大權獨攬,玩平帝於股掌之上。他排斥異己,結黨營私;又沽名釣譽,廣施恩惠;同時,不斷向太皇太後要更尊貴的名號。平帝元始元年(公元元年),他獲得“安漢公”的稱號。

當時,年邁的太皇太後仍握有相當大的權力。對這位太皇太後,王莽是不敢惹的。於是,他指使爪牙上書,說太後至尊,不宜操勞過度,一些小事就不必親躬了。太皇太後采納了這個建議,規定唯有封爵一事須奏聞於她,其他事皆由安漢公和公卿大臣平決。自此之後,朝政大權完全為王莽所把持。

正在這時,王莽長子王宇不滿其父的專橫,便和他的老師吳章、妻弟呂寬密謀勸諫。王莽探知事情真相後,大怒,將王宇送進監獄,宇飲藥自殺。宇妻懷子,也被抓進監獄,待分娩後再處決。接著,王莽治呂寬罪,從中央到地方,凡王莽認為異己者,一律指為呂寬黨羽而逮捕治罪。連元帝的妹妹敬武公主、梁王劉立、紅陽侯王立及平阿侯王仁,也都被脅迫自殺。曾與王莽爭奪大司馬一職的前將軍何武、忠於漢室不阿附王莽的前司隸鮑宣、與衛氏相善的護羌校尉辛通、函穀都尉辛遵、水衡都尉辛茂及南陽太守辛伯等都下獄致死,牽連被處死者達數萬人。呂寬之案,使王莽進一步清除了異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