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在喝彩中稱帝,在唾罵中喪命(3)(1 / 1)

為進一步穩固自己的權位,王莽費盡心機,使女兒成為漢平帝的皇後。不久,王莽便獲得了“宰衡”的稱號,位上公。王莽十分得意,讓禦史給他刻了一枚“宰衡太傅大司馬”的印章。

受此殊禮後不久,王莽覺察出日漸長大的平帝對自己的不滿,便先下手鴆殺了平帝,擁立了年僅兩歲的劉嬰做“孺子”,自己做起“攝皇帝”來。王莽代漢自立之心,已是路人皆知,東郡太守翟義及趙明、霍鴻起兵反莽,相繼被鎮壓。

無人能阻止王莽當皇帝的腳步

這時,年邁的太皇太後有名無權,已經沒有什麼力量能阻止王莽代漢自立了。

居攝三年(公元8年),梓潼縣一個無賴袁章見王莽有代漢而立之勢,決定來一次大的政治冒險。他偽造了兩個銅匱,一個上寫著“天帝行璽金匱圖”,另一個上寫著“赤帝行璽某傳予皇帝金策書”。“某”指漢高祖劉邦。書中說,王莽繼漢而立,為真天子,太皇太後應尊奉天命。圖、書中都寫著王莽八個大臣的名字,袁章又自造了王興、王盛兩個名字,還有他自己的名字,說這11個人是新王朝的輔佐。一天黃昏,袁章穿著黃衣,拿著銅匱,跑到漢高祖劉邦的祀廟,把兩個銅匱交給仆射,仆射馬上報告王莽。次日清晨,王莽鄭重其事地來到高廟,拜受銅匱,又戴上皇冠去謁見太後,說明自己將承天命代漢而立。然後,來到未央宮前殿,在皇帝的寶座上坐下來,宣布自己代漢而立,定國號為“新”,以十二月為始建國元年正月。

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元旦,王莽在未央宮前殿隆重地舉行了新朝皇帝登基大典。王莽率公卿朝見太皇太後,奉上“新室文母太皇太後”的璽綬,去掉漢朝的封號,並立妻子王氏為皇後。王莽有四子:宇、獲、安、臨。王宇、王獲皆已自殺,王安神誌恍惚不清,王莽便立王臨為皇太子,封王安為“新嘉辟”;封王宇的6個兒子皆為公,大赦天下。又下詔策命孺子嬰為“安定公”,以平原(今山東平原西南)等五縣百裏之地、人萬戶,作為安定公的封邑,在那裏立劉氏宗廟,奉漢正朔,以孝平皇後為安定太後。宣讀完策令之後,王莽拉著年僅5歲的劉嬰流涕噓欷,說:“當初周公居攝,成帝長大後便還政了。我原也欲效法周公,無奈天命難違,不得如意。”哀歎良久,中傅把劉嬰帶下殿,北麵稱臣。接著,王莽從太皇太後手裏拿到了“漢傳國璽”。王莽自陽朔三年(公元前22年)步入仕途以來,從黃門郎、射聲校尉、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大司馬、攝皇帝,步步高升,最終代漢自立,建立了他的新朝。

王莽代漢自立後,依照《周禮》設計了一套對社會進行“複古”改革的藍圖,試圖緩解自西漢中葉以來的社會危機,鞏固新朝地主階級的統治,是為“新政”。

首先,王莽依照夏、商、周三代的井田製模式,進行土地改革,頒布了“王田令”,更名天下田地曰“王田”;禁止土地買賣;一家男口不滿8人而田過900畝者,把多餘的土地交出來,分給族人鄰裏;過去沒有土地的,按一夫一婦100畝受田。敢有違犯此令者,流放邊遠地區。

為了抑製奴婢的增多,在頒布“王田令”的同時,王莽又頒布了“私屬令”,更名奴婢為“私屬”,禁止買賣奴婢。不聽令者,流放邊遠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