閏四月,昭宗至洛陽,朱全忠以部將朱友恭、族叔朱琮分別為左右龍武統軍,負責宿衛,其他重要位置也都換上自己的人。五月,昭宗在崇勳殿宴請朱全忠及百官,宴罷,又召朱全忠入便殿,繼續宴飲,朱全忠怕有埋伏不敢入內。不久,朱全忠回到汴州,密令朱友恭、族叔朱琮等人殺掉昭宗,立13歲的輝王為帝。八月,朱友恭等殺昭宗,假稱皇太後令,使輝王祚即帝位。
朱全忠聽到昭宗遇害的消息,裝作大吃一驚,伏地痛哭。十月三日,他趕到洛陽,又伏在昭宗柩前痛哭不已,並一本正經地朝見新帝。次日,朱全忠借朱友恭、族叔朱琮治軍不嚴,所部士卒擾亂市肆,將朱友恭貶崔州司戶、叔琮貶白州司戶,接著都令自盡。朱友恭臨死大罵朱全忠:“賣我以塞天下之謗!”
為其嫡長子所刺殺
新帝年少,不通政事,朱全忠這才放心地返回汴州。為防萬一,次年二月,他又令人將昭宗諸子全部殺掉。六月,朱全忠又將原朝中重臣三十餘人押到白馬驛(今河南滑縣境內),殺掉後投入黃河。
經過朱全忠幾年的經營,唐朝廷可以說已成了朱氏朝廷。即使這樣,朱全忠仍不滿足,急不可耐地要登基稱帝,他命樞密使楊玄暉與宰相柳璨措置此事。楊、柳二人雖然也支持朱全忠登基稱帝,但他們總想讓他按傳統習慣一步一步地受禪,合乎禮法,又名正言順,因此籌備起煩瑣的禪位禮儀來。天佑二年十月,先授朱全忠天下兵馬元帥,下一步準備封為魏王,然後再加九錫、受禪。朱全忠對他們的緩慢動作極為不滿,借故將二人殺死。
第二年,朱全忠平定了魏博藩鎮的叛亂,回到汴州,禦史大夫薛貽矩代表哀帝前來慰問。薛貽矩見朱全忠,請行臣禮,朱全忠不肯,但薛貽矩還是像參見皇帝那樣拜舞一通,朱全忠也未執意阻止。薛貽矩回洛陽後,對哀帝及眾大臣道“元帥有受禪之意矣”。得到這一消息,大臣們立即急急進行受禪的各種準備,哀帝也下了詔書,稱二月禪位,朱全忠象征性地加以推辭。
二月,唐大臣共同請哀帝退位,朱全忠所控製的其他藩鎮以及湖南馬殷、嶺南趙隱也遣使勸進。朱全忠表麵上又推讓了一番,經過幾次往複,到三月二十七日,哀帝正式退位。百官以宰相張文蔚為首,攜帶玉璽,備起儀仗,浩浩蕩蕩開赴汴州。還未等百官來到,朱全忠便迫不及待地在汴州新修成的金祥殿理事。不過,因為還未正式稱帝,朱全忠隻是自稱寡人,各種箋、表都匆匆去掉唐朝年號。因新年號要等稱帝後才有,都暫時隻標月日,不寫某年。第三天,張文蔚率百官來到汴州。
四月五日,朱全忠改名朱晃,完成了稱帝前的最後一項準備工作。四月七日,張文蔚等人乘輅車,諸司、諸部門都備起儀仗來到金祥殿前,獻上玉璽,為朱全忠加冕。然後,張文蔚宣讀哀帝讓位文書,百官群臣在殿前舞蹈慶賀,大呼萬歲。朱全忠正式即帝位,建梁朝。定年號為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