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鐵樹為什麼難開花——植物界的學問(1)(2 / 3)

含羞草為什麼會動呢?

大多數植物學家認為,這全靠它葉子的“膨壓作用”。在含羞草葉柄的基部,有一個“水鼓鼓”的薄壁細胞組織,名叫葉枕,裏麵充滿了水分。當你用手觸動含羞草。它的葉子一振動,葉枕下部細胞裏的水分,就立即向上或兩側流去。這樣一來,葉枕下部就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癟了下去,上部就像打足了氣的皮球一樣鼓了起來,葉柄也就下垂、合攏了。在含羞草的葉子受到刺激合攏的同時,會產生一種生物電,把刺激信息很快擴散給其他葉子,其他葉子也就跟著合攏起來。過了一會兒,當這次刺激消失以後,葉枕下部又逐漸充滿水分,葉子就會重新張開,恢複原來的樣子。

五、為什麼仙人掌沒有葉子呢?

仙人掌的老家在南美和墨西哥,它們的祖輩們麵對嚴酷的幹旱環境,與滾滾黃沙鬥,與少雨缺水、冷熱多變的氣候鬥,千萬年過去了,它們終於在沙漠裏站穩腳跟,然而體態卻變了樣——葉子不見了,這是為什麼呢?

這種變化對仙人掌之類植物大有好處。大家知道,植物的喝水量很大,它們喝的水大部分消耗於蒸騰作用。葉子是主要的蒸騰部位,大部分水分都要從這裏跑掉。據統計,每吸收100克水,大約有99克通過蒸騰作用跑掉,隻有1克保持在體內。在幹旱的環境裏,水分來之不易,哪裏承受得起這樣的“巨額支出”呢?為對付酷旱,仙人掌的葉子退化了,有的甚至變成針狀或刺狀。這就從根本上減少了蒸騰麵,“緊縮了水分開支”。仙人掌節水能力到底有多大?有人把株高差不多的蘋果樹和仙人掌種在一起,在夏季裏觀察它們一天消耗的水量,結果是蘋果樹10~25千克,而仙人掌卻隻有20克,相差上千倍。這不是仙人掌吝惜,而是生存的必需。若把一株具有茂密葉片的蘋果樹栽在沙漠裏,它肯定就活不了。

仙人掌的刺也有多種,有的變成白色茸毛,密披身上,它們可以反射強烈的陽光,借以降低體表溫度,也可以收到減少水分蒸騰的功效。

仙人掌一方麵最大限度地減少水分蒸騰,一方麵卻大量貯水。仙人掌的莖幹變成肉質多漿,根部也深入沙地裏,就能夠吸收並貯存大量水分,因為這種肉質莖含有許多膠水物,吸水力很強,但水分想逸散卻很困難。

仙人掌之類植物正是以它們體態的這些變化來適應幹旱氣候的,這就是仙人掌多肉多刺的原因。

六、無花果真不開化嗎?

你是不是認為無花果不開花隻結果呢?告訴你吧,要是這樣理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開花結果是植物生長的規律,隻有少數植物隻開花不結果,但是,絕對沒有不開花就結果的植物。

一般的花都是花被和雌雄蕊長在花托上,人們一眼就能看到它。無花果的花長在花托的裏而而日耳得得很小,肉眼很難看見,膨大後的花托,就是我們所吃的果實。所以,我們吃的無花果並不是它真正的果實,而是花托膨大的肉球。

如果把無花果的花托切開,用顯微鏡仔細觀察,就會看到許多小的凸起物,那就是無花果的花,在生物學上,這叫做隱頭花序。由於無花果的花很小,而且全部被包在花托裏,所以人們錯誤地認為它不開花隻結果。

七、玉蘭花為什麼先開花後長葉?

一般的植物都是先長葉後開花,而有些植物卻與眾不同。在春寒料峭的時候,它們的枝頭還是光禿禿的卻已含苞怒放了。例如,臘梅、玉蘭花和迎春花就是這樣的植物。玉蘭花盛開時,花瓣展向四方,使庭院青白片片,白光耀眼,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再加上清香陣陣,沁人心脾,實為美化庭院之理想花種。你知道玉蘭花為什麼先開花後長葉嗎?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結構的芽,一種是發育為營養枝的叫葉芽,一種是裏麵有花或花序的雛形叫花芽,還有一種是發育為枝但又有花或花序的叫混合芽。每一種植物的各個器官的功能,對氣溫都是有它的特殊要求的。玉蘭花的花芽與葉芽是分開的。花芽大,生長在枝頂,在低溫下即可開花,因此在頭年的冬季就可以在枝頭看見它。等到春天稍暖和的時候,花芽就逐漸長大起來而開花。但對葉芽來說,這種氣溫還是太低,沒有滿足它生長需要,因而仍然潛伏著,沒有長大。隨著溫度逐漸升高,到了滿足它生長需要的時候,葉芽才慢慢長大。因此,玉蘭花就形成先開花後長葉的現象。

八、西瓜種子在果實內為什麼不發芽?

夏天,是西瓜成熟的季節,滿載西瓜的車船從產地源源不斷地運人城市。有趣的是,在長途運輸中,西瓜即使已非常成熟,種子也決不會在瓜內發芽。而其他植物,如采收後的油菜,油菜籽在莢角裏遇有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便會發芽後破莢而出。這是為什麼?

原來,西瓜果實的漿汁中,含有大量抑製種子生長的酚類物質,如咖啡酸、阿魏酸等。它們能促使植物體內的吲哚乙酸酶含量增加,並催化合成大量的吲哚乙酸。吲哚乙酸是一種植物生長激素,主要是促進植物細胞的分裂和細胞伸長、增加。但它的作用與濃度的大小有密切關係,在低濃度時(一般在1×10-6~100×10-6)會促進生長,高濃度時(一般在100×10-6~150×10-6)則抑製生長,甚至殺死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