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鐵樹為什麼難開花——植物界的學問(2)(2 / 3)

由於竹子的莖中沒有形成層,無法像樹木一樣進行細胞分裂,所以它隻能靠擴大細胞來增粗。竹子剛出土時,細胞還很活躍,還能長粗一點,到了一定程度後,由於細胞逐漸老化,就再也長不粗了。

四、竹子為什麼不年年開花

竹子和稻、麥等是近親,都屬於禾本科植物。稻、麥等作物年年開花,可是竹子花卻很少見。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這還要從有花植物的生活周期談起。

有花植物從種子開始,經過萌發、生根、生長、開花與結實等過程以後產生了種子,這就完成了一個生活周期。有些植物在一年或者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完成了生活的周期,植株也會隨著死亡。這類植物是一年生植物;有些植物在兩年或者跨過兩個年關的時間內,完成一個生活周期,植株跟著死亡,這類植物是二年生植物;有些植物需要經過幾年生長以後,才會開始開花結實,這種植株能夠生活多年,這類植物屬於多年生植物。竹子盡管生活多年,可是不像其他的多年生植物那樣,在一生裏能夠多次開花結果。竹子隻能開一次花結一次果,結果以後植株就會死亡,所以竹子屬於多年生一次開花植物。

那竹子要生活多少年以後才會開花呢?

這誰都說不清楚。竹子通常在平常年景都不會開花,隻有遇到了反常的天氣時,才會大量地開花結果,從而產生出生活能力強的後代,來適應新的環境。有人曾經做過一次試驗,用覆蓋法來減少雨水下滲到竹蔸,或者挖開竹蔸下麵的泥土,使竹子處於幹旱的狀態,結果有些竹子便開花了。

竹子在開花以前,出筍減少或者不出筍了,葉開始枯黃、脫落,開花結實以後,養分消耗幹淨,植株也就枯萎而死了。

或許你會問:竹子為何會連片開花,開花以後連片死亡呢?竹子是竹連鞭、鞭連竹的植物。鞭就是竹子的主莖,埋在地下,竹是主莖的分枝,長在地上。一叢竹或者一片竹林,看起來它們互不相幹,其實地下的竹鞭都是縱橫交錯的,能夠互通養分。所以,竹子的開花與死亡經常連結在一起。

竹子開花會給竹業生產帶來巨大損失,所以種竹人全都不希望竹子開花。除了不能抗拒的自然條件以外,一般對於竹林都會加強管理,常常鬆土、施肥、防治病蟲害以及合理砍伐更新等,能夠令竹林長期處在營養生長的階段,推遲竹林開花的時間。假如發現竹林裏有開花的植株,應該及時把它砍除,並且對竹林進行鬆土、施肥,可以防止開花植株的蔓延。

五、洋金花為什麼能使人麻醉

我國古代名醫華佗,曾用“麻沸散”作為麻醉劑,為病人施行刮骨療毒、剖腹割腸等手術。根據考證:“麻沸散”中的主藥就是洋金花。

洋金花裏含有一種麻醉成分叫東莨菪堿。它是一種生物活性很強的物質,對人的神經有很高的親和力。我們知道,一個人的意識和知覺要靠神經係統的活動來進行,在我們的大腦中有許許多多個神經細胞,相互之間進行著錯綜複雜的信息傳遞,這種傳遞必須依靠神經末梢釋放一種化學物質——遞質與另一個神經細胞表麵的受體結合,才能發揮作用。這好比你想把一件事告訴遠方的朋友,隻要寫一封信寄去就可以了。這個遞質的作用就像信差不多。但東莨菪堿進入人體以後,卻搶先占據神經細胞表麵的受體,使遞質無法與受體結合而發揮作用。正像你那遠方的朋友剛巧在忙著幹別的事,連信也沒有看,當然不會知道你告訴他的是什麼事情。當大腦神經細胞間的信息傳遞一旦受到阻礙。人也就失去知覺和意識了。

洋金花就是這樣來使人麻醉,一直要等到在體內的東莨菪堿被分解和排泄掉,人才會恢複知覺和意識。根據這個道理,我國科學工作者又製成了一種新藥叫“催醒寧”,它可以幫助增加體內遞質的數量,等於增添了兵力,可以把已被東莨菪堿所搶占的受體奪回來,重新溝通了神經細胞之間的信息傳遞,人也就很快地覺醒了。

當然,這種麻醉和催醒的原理是很複雜的,還有很多奧秘有待我們去深入研究和探索。

六、植物也能欣賞音樂?

在植物世界裏,真是無奇不有。比如,有吃動物的豬籠草,有劇毒的箭毒木,有羞羞答答的含羞草,有不停擺動的跳舞草……最近,植物學家們又發現了會欣賞音樂的植物。

法國農業科學院聲樂實驗室的第一位科學家,讓一個正在生長的番茄每天“欣賞”3個小時的音樂,結果這隻番茄由於“心情舒暢”,竟然長到了2千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番茄。英國科學家用音樂刺激法培育出了5.5千克的甜瓜和25千克的卷心菜。日本山形縣先鋒音響器材公司下屬的蔬菜種植場種植的“音樂蔬菜”,生長速度明顯加快,味道也有改善。

科學家們在研究中還發現,植物不僅能“欣賞”優美的樂曲,而且也討厭那些讓人心煩意亂的噪音。我國清代詩人侯嵩高寫了一本書,其中記述了一則“彈琴菊花動”的故事。書中說,他十分喜歡彈琴種花,有一天夜裏,他點蠟燭彈琴,當他彈得十分起勁的時候,書房裏的菊花也隨著悠揚的琴聲“簌簌搖擺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