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鐵樹為什麼難開花——植物界的學問(2)(3 / 3)

1981年,在我國雲南西雙版納猛臘縣尚勇鄉附近的原始森林裏,發現了一棵會“欣賞”音樂的小樹,當地人管它叫“風流樹”。人們發現,在風流樹旁播放音樂,樹身便會隨著音樂的節奏搖曳擺動,翩翩起舞。令人驚奇的是,如果播放的是輕音樂或抒情歌曲,小樹的舞蹈動作就顯得婀娜多姿;如果播放的是嘈雜的音樂,小樹就不動了。

七、為什麼葉麵上會出現露珠?

在溫暖季節的清晨,人們在路邊的草、樹葉及農作物上經常可以看到晶瑩剔透的露珠,露也不是從天空中降下來的。露珠是怎麼形成的呢?

露的形成原因與霜一樣,隻不過它形成時的溫度在0℃以上罷了。在0℃以上,空氣因冷卻而達到水汽飽和時的溫度叫做“露點溫度”。在溫暖季節裏,夜間地麵物體強烈輻射冷卻的時候,與物體表麵相接觸的空氣溫度下降,在它降到“露點”以後就有多餘的水汽析出。因為這時溫度在0℃以上,這些多餘的水汽就凝結成水滴附著在地麵物體上,這就是露。露一般在夜間形成,日出以後,溫度升高,露就蒸發消失了。

八、到底什麼是花?

說來也怪,我們觀賞一棵植物時常常讚美它的“花”,而實際上我們觀賞的“花”很多時候並不是花!如果我們把植物上生長的五光十色的東西都認為是花,那就大錯特錯了。

比如說,山茱萸“花”的花瓣春天開放,但那根本就不是花瓣。水芋上的白色葉鞘也不是花。一品紅又是一個例子,它的紅豔豔的“花”實際上是葉子而不是真正的花。

另一方麵,草尖上的須芒倒的的確確是花。未成熟的穀穗實際上也是花。植物學家認為,花是植物中具有產生花粉或種子、或是既產生花粉又產生種子這種功能的繁殖器官。隻有產子植物才會有花。同時隻有植物中的那些與種子的生成密切有關的部位,才能被認為是花的組成部分。

花為什麼會有香味呢?原來所發出的具體香味是由所含揮發油或其他各種組合物的化學成分決定的。當花瓣中含有某種精油時,花就會具有芳香氣味。這些精油是植物在生產過程中的部分產物,是非常複雜的物質。這些複雜物質在一定條件之下分解生成揮發油。就是說,這種油容易揮發,而揮發時我們便能聞到它散發出的芳香氣味。

不過,不隻是在花中才有揮發油,葉子、樹皮、根、果實和種子裏也常常含有揮發油。例如,桔子和檸檬就在果實裏含揮發油,扁桃在種子裏含揮發油,錫蘭肉桂在樹皮裏含揮發油,等等。

九、花朵為什麼能製成香水

人類對香水的喜愛,自古有之。今天,人們從花中取得香水的方法主要有兩種。

第一種是在木框中裝上玻璃,玻璃上塗有一層精煉的豬油,豬油上鋪滿花瓣,然後把木框一個接一個堆起來。花瓣每隔一段時間就得換上新的,直到豬油吸收了足夠的香料為止。

另一種比較進步的方法,是用溶劑把花瓣中的香料吸出。溶劑可不斷地在新鮮花瓣中流過直到其中的香料達到飽和狀態,然後用蒸餾法除去溶劑。並用酒精淨化香料。

其實,花隻是製造香水的原料之一,杉木、檀香木、桂皮、沒藥(一種有香氣帶苦味的樹脂)和其他芳香性的樹脂都可製香水。此外迷迭香、熏衣草、薄荷、天竺葵、百裏香等植物的葉子;橘子、檸檬、菜姆等果實的皮;還有鳶尾草的根都是製造香水的原料。以香味著名的花朵有玫瑰、紫羅蘭、茉莉、菊花、夜來香和黃水仙等。

現在市麵上出售的香水,很少是純粹的植物香料,大多是以少量植物香料配合動物和合成原料製成的。利用化學方法甚至能製出自然界中也難有的芬芳花香。

十、為什麼很少有黑色的花?

鮮花爛漫的季節裏,雪白的梨花、粉紅的桃花、金黃的油菜花、火紅的杜鵑……競相怒放,令人目不暇接,心曠神怡。花兒這麼豔麗多彩,呈現出萬紫千紅的景象的秘密就在花瓣的細胞裏存在著的各種不同的色素。如果花是紅的、紫的或藍的,那是因為花裏含有一種“花青素”色素的緣故。

由於這種色素對溫度、酸堿度很敏感,隻要周圍環境變化,它就發生變化。

“花青素”遇到堿性物質就呈現藍色,遇到酸性物質就變成紅色。

如果花是黃的、淺黃的、橙黃的或橙紅的,那是因為花裏含有“類胡蘿卜素”的緣故,它的種類很多,有六十多種,“類胡蘿卜素”和其他色素配合,可以形成更多顏色。

花朵萬紫千紅中卻很少見到黑色的花,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與太陽有關。大家知道,太陽光是由七種色光組成的,光波長短不同,所含的熱量也不同。而花的組織,特別是花瓣,一般都比較柔嫩,容易被高溫燒傷。自然界中紅花、黃花、橙花之所以比較多,是因為它們能夠反射陽光中含熱量較多的紅光、黃光和橙光,不致被灼傷,有自我保護的作用。而黑色的花卻能吸收全部的光,容易受到傷害。經過長期的自然淘汰,黑色花便隻剩下屈指可數的幾種了。

十一、為什麼植物也會“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