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滿都魯稱汗時,侄子巴延蒙克出任他手下的濟農(相當於副汗)一職。滿都海夫人是滿都魯的正妻。滿都魯死後,她一度出掌汗廷大權,號令蒙古。
巴延蒙克濟農早死,留下了一個年幼的兒子巴圖蒙克在人間。滿都海夫人獲悉後,立即派人把巴圖蒙克找回,收養在自己身邊。
1479年,巴圖蒙克年滿七歲,滿都海夫人把這個少不更事的孩子扶上了汗位,尊稱達延汗。
為了達延汗的權威,滿都海夫人還順勢把自己嫁給了這個與她同母子的小男孩。
婚禮舉行的那天,那個眼睛像黑葡萄般亮晶晶的小巴圖蒙克真的太小了。滿都海夫人仍設法在小巴圖蒙克穿著的馬靴內部,塞進了一層厚厚的墊底。如此,小巴圖蒙克看上去就比實際的年齡成熟不少啦。他們並肩攜手走到元世祖忽必烈的母親莊聖太後的墓地前,舉行了莊重無比的“灑馬**儀式”。這象征著他們的夫妻之將像這草原上的萬裏草場一樣湧動不休、永無窮盡。
巴圖蒙克達延汗,北元中興英主如此,滿都海夫人與年齡比自己小二十六歲的達延汗住在一起,絲毫未能影響雙方的勃勃性趣。滿都海夫人既賜予了達延汗莫大的政治權力,又引領著他滑進了濯濯若春山的**之門。後來,滿都海夫人作為一個高齡產婦,她創造了蒙古生育史上的奇跡。他們協力創造了四對雙胞胎,合計七男一女的奇跡。
這令達延汗的子民,對於多福、多子、多權勢的滿都海夫人更加充滿了崇敬。軒軒韶舉的達延汗後來終於再次統一了塞外的蒙古全境。
達延汗著手在他的蒙古宗親諸王中,大規模地恢複一種原始的分封製度。達延汗將自己的汗斡耳朵重新界定為察哈爾、兀良哈和喀爾喀左翼三萬戶;鄂爾多斯、蒙郭勒津和永謝布(哈喇慎、阿蘇特)右翼三萬戶。
達延汗親掌左翼三萬戶,右翼三萬戶則由自己的嫡子巴爾斯博羅特出任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監督管轄權。如此,包括六萬戶蒙古、四衛拉特(瓦剌諸部)和大興安嶺東西蒙古諸部的蒙古全境都在達延汗悠揚的牧歌聲中協調行動了。
可是,達延汗要求與明朝開放邊塞貿易互市的聲音卻未得到明孝宗朱佑樘的有效回應。
阿勒坦汗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達延汗就與明孝宗朱佑樘唱黑臉了。達延汗在後來的十數年間,間或領兵出沒於大明的固原、寧夏、大同、宣府、榆林等邊關重鎮。明軍一時被打痛了,就會間或開放一下寧夏、大同、宣府等地的邊關貿易。等達延汗的隊伍一退回去,明朝立即就恢複了邊關的鐵桶狀態。
這個階段,明朝與北元之間的摩擦是跌宕起伏的。
達延汗的孫子阿勒坦汗(俺答汗),是達延汗那個最有本事的第三子巴爾斯博羅特濟農的次子。
阿勒坦汗雖然不過是右翼三萬戶的盟主,勢力稍遜於祖父達延汗,卻曾經於1541年至1547年間,先後四次派出使臣要求與明廷恢複正常的邊關互市。
明世宗朱厚熜覺得那頭蓬亂的蒙古佬阿勒坦汗特煩人,便相當不客氣地殺掉了包括石天爵在內的全部蒙古使臣。
阿勒坦汗的觀點是:你可以不愛我,但是你不可以汙辱我聖潔的愛。像殺蒙古使臣這件事,就嚴重地玷汙了阿勒坦汗一顆純潔的心。
惱羞成怒之下,1550年6月,土默特阿勒坦汗精兵出大同,陣斬明總兵張達。8月,集結於灤河、驛馬圖河和伊遜河流域的阿勒坦汗大兵順利地突破古北口,大敗明將王汝孝,兵鋒一下子就突破到了北京城下。
明世宗朱厚熜急調仇鸞為大將軍,嚴兵堅守著京師的各道城門。阿勒坦汗這一回的態度很堅決:明世宗朱厚熜必須在三個月之內答應與他互市貿易。朱厚熜倘使還是執意不肯,嘿嘿,試試看,下次阿勒坦汗再進入到關內,一定要把這京畿地麵蹂躪到稀巴爛!
這便是把明世宗朱厚熜打得一點脾氣都沒有了的“庚戌之戰”。這應該是北元政府在一百年以後,繼土木堡大勝之後,對於明朝軍事的又一次重大勝利!
後來,朱厚熜的寵臣大將軍仇鸞、宣大總督蘇佑以及內閣大學士嚴嵩,相繼建議開放邊關互市貿易。這時候的明軍已經被阿勒坦汗打到畏敵若虎。朱厚熜不再倔強,遂默許之。
後來,有論家評述:明朝與北元的二百七十年對峙中,雙方都傷了元氣,這才給生機勃勃的女真人造就了一個後來居上的機會。這樣的想法,很有意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