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二圍開封府時的開封城防布置崇禎十四年(1641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李自成聯合羅汝才第二次攻打開封城,竟有了一種氣宇軒昂的闊綽景象。『言*情*首*發www.Klxsw.com
這一回,李自成帶來的是三萬精兵,四十餘萬協從。所謂的“精兵”,雖然不一定全是老營弟兄,卻必須是有豐富對敵經驗的老兵。他們能打硬戰,待遇也較好,每天可以吃上三頓幹飯。至於“協從”,便是新入夥的饑民們。“精兵”們譏笑他們是一幫隻曉得填槍眼的肉靶子,缺乏實戰經驗。李自成隻保證“協從”們一天可以吃上兩頓飯,一頓幹一頓稀。“協從”們要想吃上飽飯,就得努力向老兵們學習,爭取進入“精兵”的行列。
至於開封城中的對策,高名衡前番嚐到了軍民聯防的甜頭,便仍然突出了兵民一體的防禦思想。王燮聯絡地方紳士,組建了一個叫“社兵”的民兵組織。當時,潁川郡王朱在鏽、武郡王第四子朱肅湘、宗室朱在鉉等一些大明宗室均在“社兵”中承擔著具體的職務。一般的老百姓也害怕李自成破城後的血腥清算,軍民上下均守得很努力。所以,這李自成的第二次攻打開封城,仍然倍感吃力。
其實,倘若要講起李自成攻城的作風,隻要是讀過明史的人,印象最深的恐怕還在於李自成軍紀的冷血與森然!早期的李自成真正拿下大城池的機會不多。後來,李自城有了李岩、牛金星等一班高參,李自成便規定,但凡攻打一座城池,“大軍一到即迎降者不殺,守一日殺十之三,二日殺十之七,三日屠之。凡殺人,束屍為燎,謂之打亮。”李岩覺得仍然太殘忍,李自成便拍著李岩的肩頭微笑著說:這是殺人的戰爭!我不這樣做,就沒有辦法樹立軍威!所以,可愛的書生老弟,怎麼樣殺人,怎麼樣攻城掠殺那是大哥李自成的事情,你李岩就盡心盡力地搞好自己的宣傳工作,盡量保持咱這一支隊伍“除暴恤民”的光輝形象吧。
崇禎十四年(1631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李、羅大軍針對開封的曹門至北門城防有板有眼地展開了攻勢。
李自成冷血掘城,開封城軍民防得也不手軟。開封城下積屍成山過去,人們想拿下一座城池,用得最多的方法便是架起雲梯,喝令不怕死的士兵向上爬。可是李自成嫌那種方式中看不中用,往往死了一大堆的肉雞,還攻不進去,白白挨對手恥笑。李自成攻城有自己的絕活兒。《明史.紀事本末》卷七十八雲:“其攻城,分晝夜為三番,以鐵騎布圍,步兵肉薄向城。人載鐵胄、蒙鐵衣,攜椎斧鑿城,得一磚甓即還,易人以進。穴城可容一人,則一人匿之,畚土以出,以次相繼,遂穿空旁側。迤四五步留一主柱,巨繩係之,去城十百丈,拉繩倒柱,而城崩矣。”這樣的過程,雖說有點雷人,有點像傳說中的愚公移山,卻也常常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