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五年(1642年)五月初二,李、羅聯軍第三次兵臨開封城。『可*樂*言*情*首*發(www.klxsw.com)』這一次,李自成學乖了,采取了“圍而不打”的戰術。

此番圍城,李自成向外界宣布:領雄兵一百萬,誌在必得!李自成此話雖不無吹牛皮的嫌疑。但是,李自成、羅汝才圍城部隊旗旆蔽日,刀戈耀眼,人歡馬嘶,最厚實的部位縱深竟達十五裏以上。這樣的氣勢確實壯觀。

傅宗龍、汪喬年先後兩屆陝西總督均去了天國。督師丁啟睿不得不硬著頭皮接下了增援開封府的擔子。丁啟睿會齊了保定總督楊文嶽,總兵左良玉、虎大威、楊德政、方國安等各路人馬,一齊向開封城進發。不過,丁啟睿雖然號稱一軍之主,手中卻並無多少權力。明軍的主力主要倚仗左良玉帶來的十餘萬人馬。各路軍頭在碰過頭之後,左良玉認為:“賊鋒銳,未可擊也。”於是,全軍便在距離開封城四十裏地的朱仙鎮遲疑地停了下來。

朱仙鎮一役,左良玉全軍覆沒。從此,左良玉再也不肯跟李自成硬碰硬了這一戰,李自成打得相當聰明。李自成瞧破明軍的主心骨為防守於朱仙鎮西南部的左良玉,農民軍大隊一上來,便把朱仙鎮西南部的製高點搶到了手。同時,李自成嚴令農民軍協從兵在朱仙鎮西南出口,沿洧水挖掘深壕,壕寬十數米,深數米,長達百餘裏,這就暗暗地阻斷了左良玉回到襄陽的退路。

五月二十一日,明軍終於走出了營壘,跟李自成部決戰。李自成集中精銳,居高臨下地對左良玉部發動猛烈攻擊。左軍力有不逮。左良玉竟於二十三日深夜引兵脫離戰場,全軍朝著襄陽城方向逃奔!

這是十八萬明軍的一次大崩潰!

朱仙鎮一役,輸得最慘的是左良玉部。李自成精銳大隊猛追左良玉敗軍四百裏,左軍士卒紛紛墜入農民軍預先掘好的壕溝之中,死傷慘重;剩下的也紛紛潰散,隻恨爹娘少生了兩條腿。如此,跟左良玉逃回襄陽的,不過寥寥無幾的數位親兵罷了。丁啟睿逃得也狼狽,半路上把皇帝賜給他的敕書、尚方寶劍、印綬等行頭全弄丟了。崇禎大怒,立即將其革職送入監獄。楊文嶽免職留用。不久,崇禎氣消了,尋思像丁啟睿那一類的文臣確實是有心無力的,便把丁啟睿放回原籍為民。

大獲全勝的李自成軍重新把開封城圍了起來。

這個時期,開封城中,守城的官員有了一點變動。冷麵書生王燮被崇禎看中,上調到了中央有關部門。現在主事者,除了高名衡、陳永福、李光壂、黃澍幾個文武辣手,中低級軍官中新近湧現出來的像撫標陳德,鎮標任珍、李成棟,兵丁營張武銳,道標牛登科等人的個人表現都相當不錯。

為此,李自成按捺住自己試圖強攻的念頭,對於開封城仍然堅決地實施“圍而不打”的長困戰術。

進入到八月中旬,開封城中最殘酷的時刻終於來臨了。穀應泰《明史.紀事本末》中記載:“八月,開封久困,食盡,人相食。”既然已經到了人吃人的慘淡,無論用如何渲染的文字去描述都是無力的。開封城除了那一輪淡白的太陽,每天依時升起又落下,街衢巷閭已無冉冉的人影。有的,隻是隨著那一輪日影氤氳的絕望的死亡氣息。

守城官軍開始允許殺馬充饑。但是,被殺的戰馬每天有嚴格定額。饑腸轆轆的士兵們,便有人將馬肉與人肉相混到一起煮著吃。

民間那些生存**很強的饑民便隻能吃身邊一切的東西。城中水坑淺溝,生長著一種小紅蟲,大約是我們現在用來喂金魚的那種餌料吧,這是城中饑民們的一種美食,焙幹後即食,還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金魚子”。這時,糞坑中衍生出來的蛆蟲,據說是一種富含蛋白質的生物,也被餓瘋了的百姓瞄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