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李自成一生中最大的一個敗筆,在於沒有全力以赴地去爭取清興明亡的另一個重要角色--吳三桂。『可*樂*言*情*首*發(www.klxsw.com)』
吳三桂這個人物,我們在第一部中已經對他有所介紹,隻是我們未近距離地端詳過他。
吳三桂年輕時對於美麗的女子具有一種秒殺的魅力哦清代學者鈕琇《觚剩》一書講:“延陵將軍美豐姿,善騎射,軀幹不甚偉碩,而勇絕人,沈鷙多謀,頗以風流自賞。一遇佳麗,輒為神留,然未有可其意者。”隻是這位美男子也有稍許的破相,“鼻梁一傷痕,右高左低,中有黑紋如絲。”後來,吳三桂每遇心意徘徊的難事,往往不由自主地用手去摸他鼻梁上如絲的傷痕。有人說,這也是他百年後身敗名裂的一個征兆。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初六,吳三桂接到崇禎的八百裏加急密電:立即放棄寧遠,回援京師!吳三桂手摸著鼻梁上一縷刀痕,在如水的春月下猶豫了大半夜。最後,仍予以傳達執行。
隻是當時,寧遠城內雜相混居著的兵民有五十萬餘人。所謂的百姓,基本上都是寧遠將士打斷骨頭連著血肉的至愛親眷。吳三桂一旦放棄,對於這支軍隊的凝聚力影響很大。因此,吳三桂隻得把所有的人全部遷徙入關。吳三桂於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初十日離開寧遠城,直到三月十六日終於安全抵達山海關。
吳三桂的帶兵,全軍主力也就保持三萬人左右,這似乎是當年軍人所迷信的一個數字。但吳三桂另有一支不怕死的神風騎隊,“以五十騎為一隊,每隊設一領騎,千兵共領騎二十人,軒簽二十支,書領騎姓名插靴筒中,遇急,信手掣簽,呼某,某即統本騎隨之衝突,往無不利。”後來,吳襄在向崇禎帝吹噓時,兌摻了三倍的水分,誇大宣傳為三千人。
吳三桂提著他的三萬關寧軍以及千名神風騎隊,自山海關再進抵豐潤,已是三月二十日了,農民軍已於前一天進入北京城。吳三桂派出前哨打探,得知崇禎帝後雙雙殉難的確定消息之後,吳三桂即迅速地回防山海關。
這樣,吳三桂便處於了一個騎牆的位置:既可以向外投入滿洲人的懷抱,也可以向內討論跟李自成合作的條件。吳三桂起先根本不用經過什麼思想鬥爭,便傾向於跟大順軍合作。
其實,一開始,李自成給吳三桂開出的合作價碼並不差。首先,李自成給吳三桂以及當時羈絆於北京城內的吳父吳襄以封侯之望。“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說實話,做男人一輩子,混到了這個份上,無論如何都算是值了。這是令吳三桂這類大男人動心的一個主要原因。其次,李自成在百廢待舉的多事時分,毫不猶豫地給吳三桂送上了四萬銀兩的見麵禮。李自成竟然有這份豪氣,這令吳三桂充滿了新奇!何況吳三桂的父母家人以及相愛正歡的愛妾陳圓圓這個時候正在北京城中,被李自成捏為人質,這後一層的因素,吳三桂也不得不思量。
這樣,吳三桂想得到的一切,李自成幾乎全部給吳三桂預備好了。吳三桂不再有任何的顧忌。他決定改弦更張,擁護東方新一輪紅彤彤的太陽--李自成。
四月初四日,剛剛走進永平西沙河驛的吳三桂卻勒馬不前了。吳三桂之所以能在兵荒馬亂的明末,茁壯成為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便來源於他的警惕性。他派出偵卒向前打探消息。偵卒找到了吳襄的心腹傅海山。傅海山帶來的信息令吳三桂大驚失色!
《遼東海州衛生員張世珩塘報》中說:“有闖賊大將將吳總兵父吳襄夾打要銀,止湊銀五千兩,已交入,吳襄打發旗鼓傅海山,將京中一應大事,一一訴稟,吳老總兵已受闖賊刑法將死,吳總兵聞之,不勝發豎。”文中的大將便是大順軍中的二大王劉宗敏。
這件事情,後來有人懷疑是劉宗敏這個武夫故意在其中搗鬼。劉宗敏不喜歡文武雙全的吳三桂加盟。劉宗敏生怕吳三桂關寧軍的進入,會動搖了他在大順集團中一人之下的優勢地位,所以才故意使出了這下三爛的陰招。當時,據困在北京城的楊士聰說:李自成知悉這起嚴重事件之後,迅速采取補救措施,“複宥而宴之”,李自成親自給受驚嚇的吳襄講了許多賠禮道歉的好話。可是,這個時候,吳襄對於李闖集團已經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感,他讓傅海山轉告自己最引以為傲的兒子吳三桂:千萬不要踏入北京,這是一個陷阱。
接下來,傅海山講起吳三桂關心的另一個問題:愛妾陳圓圓也被劉宗敏掠去!
吳三桂的憤怒終於鬱然地勃發了。
吳三桂抽劍將跟前的案幾“咣啷”一下削去了一角。口中義憤填膺地說:“堂堂男子漢大丈夫,既然曾經打遍五嶽三山,卻連一個喜歡自己的女子都保護不了,以後還怎麼在這個世界上混呀!”其時,吳三桂正是三十三四歲的敢說敢幹的年紀。說完,吳三桂即喝令全軍迅速向山海關撤回。
當時,唐通領著他的八千痞子兵分守著臨榆縣(山海關)東北三十裏的九門口,這是李自成與吳三桂達成合作意向之後,吳三桂為表達自己的善意,所讓出的部分山海關防線。唐通哪裏預料得到,不過是在時間長河中撒一泡尿的時間,吳三桂竟然有了這樣大的反複。吳三桂三萬人張牙舞爪地殺了一個回馬槍。唐通基本上沒來得及抵抗,八千兵有一大半做了吳三桂的俘虜,剩下的一小半殘兵,唐通領到附近的一個堡壘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