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四大皆空看破紅塵(2)(1 / 3)

員工文化滲透在員工的全部行為之中。員工文化體現在觀念、知識、技能、形象四個方麵。在觀念上樹立愛商、愛店、愛客的思想;在知識方麵不僅要掌握商品知識、商業知識,而且還應掌握心理學知識和美學知識;在技能方麵,掌握商品展示、包裝、拆裝、指導顧客使用,能熟練操作;在形象方麵,儀表端莊,舉止文明。我們許多商業人員練就了過硬的本領,一刀準,一抓準,以極快的速度做出的刀削麵、手神麵,令觀者讚歎不止,他們的熟練技能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藝術。可是有的員工卻不然,商業知識貧乏,問一一不知,問二二不曉,他們的行為當然不能使人產生好感。

群體文化是一種集合性文化,指企業內部門班組的形象。任何一個部門都是一個群體,都是企業的窗口,公眾看到的是一個部門的行為,想到的則是整個企業的形象如何。

打開自家的寶藏

大珠慧海初參馬祖。馬祖問他:“從何處來?”慧海答:“從越州大雲寺來。”“來到這裏有什麼事嗎?”“來求佛法。”“我這裏什麼也沒有,求什麼佛法?自家寶藏不顧而向外尋求,能找到嗎?”“請問什麼是慧海自家寶藏?”“讓你向我詢問的那個意識就是你的自家寶藏。一切俱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外求?”當下,慧海即自識本心,不由知覺。開悟後他經常對朋友說:“打開你的自家寶藏,自在運用。”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家的寶藏,這是我們天生具備的“真如”。因為這點真如,我們人人本來都可以擺脫人生的憂怨煩惱,但現實是我們常常陷人痛苦之中。這是為什麼?道理很簡單,就是因為沒有打開自家寶藏,使那顆原本幹淨的真如為種種無聊的念頭所蒙蔽,不知不覺地放棄了做一個快樂者的權利。

有沒有解救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除卻汙染,迷途知返,擺脫物累,重識本心。用六祖慧能的話來說,即“人性本淨,為妄念故,蓋覆真如,離妄念,本性淨”。生活之於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人生的喜怒哀樂、恩怨情仇都是每個人自因的。一個人隻要改變對生活的世俗陋見,便可獲得成功的經商做事之道。

撥開世上塵氛,胸中自無火炎冰競;消卻心中鄙吝,眼前時有月到風來。人心本黨,我就是我的上帝,天堂在我心裏,快樂在我心中。

做事要能打開自家的寶藏,要相信自己能成功。

“我最需要的,”愛迪生說,“是一種能夠使我盡我所能的人。盡我所能,那是我的問題;不是拿破侖或林肯的所能,是盡我的所能。我能夠在我的生命中貢獻出最好的,抑或最壞的,能夠利用我的能力百分之十,百分之十五,百分之二十五,抑或百分之九十,這對於世界,對於自己,都可以生出很多的差異來。”

有的人在一帆風順的條件下,慷慨陳詞,信心百倍,可是一遇到逆境便萎靡不振,如霜打秋荷一般。須知:戰勝自卑和怯懦,是對事業的最好祝福。在逆境中,不但需要手提智慧劍,身披忍辱甲;也需要有自信,更需要勵精圖治。

能夠成就大事業的人,永遠是那些信任自己見解的人,敢於想人之所不敢想的人,為人之所不敢為的人;永遠是那些不怕孤獨的人,勇敢而有創造力的人。至於那些沉迷於卑微信念的人,不敢抬頭要求優越的人,自然是老死窗下,飲恨歿世。普通的人之所以平凡,是因為他們沒有發覺到自己沉睡著的“神聖潛能”,不能把潛能喚起,從而失去了人人是英雄豪傑的自信力,而安然於普通平凡之中。

英雄豪傑之士就與普通的人不同,他們有超人的誌向,遠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標,勇敢的意誌,堅定的信心。他們昂首闊步,永遠向前,永遠向上,不屈不撓地堅持著、發展著自己的生命力,從而創造出偉大的、無限的奇跡來。

淡泊明誌,寧靜致遠

諸葛亮《誡子書》中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靜無以成學。”

在這段文字裏,一個“淡泊”,一個“寧靜”對於經商很要緊。現在許多人一提到“淡泊”,就誤以為是冷淡,是無為,其實,淡泊主要是指對於物質生活應儉樸平淡,而不必過於奢華濃烈,因為人的精神品性隻有在平淡樸素之中才能體現出來。

冷淡是精神空虛,缺乏經商的激情,淡泊不僅不冷淡,而且對生活充滿熱情,充滿追求,隻是這種追求不是單純地追求物質,而注重的是精神享受,所以在功利者眼裏,淡泊就有點無為了。這是一種誤解。

至於“菲寧靜無以致遠”,道理說得也深刻。人生的誌向有遠有近,人生的境界有高有低。經商最大的毛病就是目光短淺,胸無大誌,終日在尺寸天地裏翻筋鬥,難以有大的作為。人之所以會目光短淺,最大的原因就是心浮氣躁,急功近利。不能夠安於寧靜,忍受寂寞,自然就成不了什麼大事。

追求寧靜,是現代人的普遍追求和願望,也是一種理想化的人生態度。生活節奏太快,負擔太重、太累、要休養生息,就得有張有弛,有動有靜。但現在科技越發達、都市越繁華、汙染越嚴重,寧靜就越發珍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