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認為,人世的錯綜複雜與牛身體的結構是一回事,不懂道理、規律的人,在世上隻會橫衝直闖,白白地損耗形神。
人有壽命。生老病死是客觀規律,新陳代謝是客觀規律,人們隻能夠認識這種規律。認識的目的在於健康、科學地生活,但是不能違背它。長生不老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人類有其極限壽命。古代的皇帝偏偏想長生不老,請道士法師煉什麼丹,其結果不但不能延壽,反而因中毒早逝。
學習知識也有規律。要打好學習基礎,堅持循序漸進。例如,初學文法的人應當首先學會單字怎樣變化,然後再學怎樣把兩個單字結合在一起。最後才能進到單句與複合句,一直進到連續的文章為止。一位畫家並不一開始就叫他的學生去畫人像,隻教他怎樣握筆,怎樣畫線條,怎樣調和顏料,然後再教他試畫粗糙的輪廓,這樣一直做下去。沒學會走先學跑是不成的,不但跑不快,跑不好,而且要摔跟頭,反而停滯不前。
隻有認識規律,才可能把握規律、運用規律。人類認識了能量守恒與轉換定律以後,真是受益無窮。蒸汽機、內燃機等熱機,空調器、電冰箱等製冷機,水力發電、火力發電、原子能發電等電機,給人類帶來多少現代文明。人們正因為認識了熱力學第一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才深刻地明白,永動機是造不出來的,搞永動機是徒勞的。人們正因為認識了天體的規律、地球的規律,才不會相信“法輪功”和李洪誌的騙人鬼話。
與世界上一切事物一樣,經營管理活動也有其自身的規律。老板一旦充分認識了它們,便會如庖丁解牛一樣,在商海中遊刃有餘,得心應手。否則,便會如同宋江一打祝家莊那樣,不識盤陀路的行走規律,往東走不通,往西走不通,損兵折將幹著急。
讓周期延伸
人有生命周期,產品也有壽命周期,這就是規律。人的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特點。青年人敢想敢幹少保守,中年人穩重成熟年富力強,老年人見多識廣。因此,企業應當充分發揮青年人的創造力、中年人的決策和組織能力、老年人的智慧和經驗。產品在不同的階段也有不同的特點,認識這些特點,就是認識規律,有益於延長產品的市場壽命,增加企業利潤。
典型的產品壽命周期分為4個階段,即介紹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這4個階段有不同的特點,企業促銷支出的效果也有所不同,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認識到產品壽命周期的規律,就能使促銷的費用用得其所;不認識周期規律,則可能花了大錢,卻辦不成大事。
當一種新產品剛投入市場時,產品壽命進入了介紹期。此時,顧客對產品缺乏了解,所以銷售量低。企業應當下大力氣進行廣告宣傳和促銷活動,目的在於通過這些活動吸引廣大消費者的注意力。不花夠了錢去做廣告,消費者怎麼會知道你。
產品進入成長期以後,消費者已經熟悉產品,顧客漸多,市場漸大,銷售額上升,利潤也劇增。此時,社交渠道溝通方式開始產生明顯效果,口頭傳播越來越重要。此時,用於廣告和促進銷售的促銷費用,應當挪出相當一部分費用用於人員推銷。總體促銷費用應盡可能降低,以降低成本。
在成熟期,競爭對手多了,企業為了保住已有的市場占有率,必須增加促銷費用。運用贈品等促銷方法比單純做廣告更有效,此時廣告的目的隻是提醒而已,未必搞得轟轟烈烈。
在衰退期,銷售額和利潤額都在迅速下降,產品即將退出市場。此時,倘若仍加大投入搞促銷,往往是徒勞的。企業應把促銷規模降到最低限度,隻用少量廣告活動保持顧客的記憶即可,宣傳活動可以完全停止,人員推銷也可減至最小規模,以保證足夠的利潤收入。
有人以為,廣告做得越大,廣告投入越多,企業獲利率也將越高,似乎廣告投入與獲利率呈正比的線性關係,其實不然。投資的法則規律告訴我們,當廣告投資達到某一點以後,獲利率不再上升。美國舊金山一家做“熱甜餅”生意的企業,不懂得投資與收益的規律。當它每月支出7000美元廣告費時,每月的銷售額為3.6萬美元;當它每月支出1萬美元廣告費時,每月的銷售額為8.6萬美元。第二年,這家企業為勝利所鼓舞,把廣告開支提高到每月2萬美元。半年後,多增加的6萬元美金的廣告費卻隻刺激出額外的1.8萬美元的銷售額,企業半年來損失了4.2萬美元。
有人看到,某種商品刮起了一股時髦之風,看見別人買,自己也想買。這就形成了消費者的一種購物心理。這種商品第一個月賣出100件,第二個月賣出180件,第三個月賣出300件,市場行情前景看漲。於是商店就考慮,第四個月多進貨吧,反正根據預測的銷售總量有幾千件了,進個400件應當會賣完吧。可是不料出問題了,第四個月隻賣出了200多件。原來,時髦商品有銷售規律。有專家根據規律做出一個數學模型,指出一旦其銷售數量相當於可望銷售總量的25%,則此時髦商品的高峰銷售時期已過,商店進貨量則應減少。根據這一規律,當銷售量開始由高至低時,由已銷售量可以反推出可望銷售總量。這一個事例說明,商店進貨不遵循規律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