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市場經濟以義取利(5)(1 / 3)

報紙上的廣告多如牛毛。廣告人為了讓自己的廣告鶴立雞群,使出深身解數,一個創意接著一個創意。報紙讀者雖多,但再閑得無聊的人也不會有興趣瞧那麼多的廣告。整版、半版、1/4版的廣告費,換不來知音,白白浪費了錢財。我們的廣告已經陷入誤區,廣告公司愈來愈多,廣告人愈來愈多,廣告費用愈來愈多,3個“愈來愈多”換來的是冷淡和厭煩。究其原因就是廣告商隻管練劍,不管屠龍;隻管出廣告,不管有沒有人看。廣告人不能隻研究劍而不去研究龍。消費者為什麼不喜歡某些形式的廣告,消費者容許什麼樣的廣告,消費者不希望在什麼環境和什麼時間裏出現廣告,消費者為什麼不信某些廣告,這些問題不研究透徹,廣告的效率和效益就是空話。人們常說,創意是廣告的生命,這話隻講對了一半;更重要的是,創意必須被受眾認識並接受。

我們中華民族有很好的經營理論。我們有孔孟的儒學、老莊的道學,教人修身養性、心智;我們有範蠡、子貢、司馬遷的行賈學問,教人經商妙方;我們有“孫子兵法”“吳子兵法”“諸葛亮兵法”“三國演義”,教人計謀和戰略,我們有“貞觀紀要”,教人如何做一名老板;我們有“中庸之道”“和為貴”“天時、地利、人和”的古訓,教人處世、公關、團結。但是,我們有這麼好的“矢”,卻少見射中企業問題的“的”。倒是日本人把這些好東西拿了過去,錘煉一番,形成一套形式是日本的、本質卻是中國的經營之道。翻開日本人鬆下幸之助的經營論著,你可以找出許多儒學的東西,如唐太宗李世民的治世之說,《三國演義》中的經商處世之說。為什麼鬆下幸之助能有的放矢,而我們當代的許多老板卻把“矢”和“的”隔離開了呢?

解決理論與實際脫離的問題,有兩個辦法。第一個辦法:有“矢”地去找“的”,有“的”地去找“矢”。中國高學曆中完全經商者不過5%,而在西方,高學曆下海的占85%。如果中國老板的學曆水平有大幅度提升,中國商界必定人才濟濟。

第二個辦法:有“矢”的與有“的”的通力合作。高校、研究所有那麼多的營銷理論家,卻無用武之地。商家在努力提高自身的同時,不妨多與理論家們結盟,讓“學院派”式的理論有操作性,也讓自己的商海實踐多幾分把握。許多老板們,肯花大錢搞效益極低的廣告、俗而又俗的公關,卻不肯花點小錢聘請幾位顧問。懂理論的顧問們,可能有一段時間內不發一言,但一旦用心找“的”之後,幾句話則可能解決了大問題。

從國外引進屠龍劍也需考察這劍能否派上用場。不能隻考察這劍是否鋒利,而不考察可有龍可屠。企業為了增強競爭力,有時需要從外麵引進一些項目。人們都希望引進的項目先進一些,但是先進性還必須結合企業實際,先進性代替不了可行性,要“看菜吃飯,量體裁衣”。再先進的東西,如果無用武之地,還不是廢鐵一堆。

某縣一個企業用不少錢從南京機械科學研究所買回一套產品的圖紙,回來後才了解到這個產品的情況,結果發現該產品精密度很高,他們廠是無力上馬的。他們不接受教訓,幾年後又從山西大學引進“白酒催成儀”,僅圖紙費就花了2萬元,實際上產品還在試驗階段,尚未定型。

20世紀70年代初,我國在武鋼投資巨款引進“一米七”軋機,由於對技術設備的配套和綜合平衡問題事前論證不足,結果到1979年建成後才發現該軋機運行時所需要的250萬千瓦以上的大電網無法滿足。一直拖到1982年葛洲壩第一期工程完工,並在河南煤城平頂山又建了一個大型火電廠之後,該軋機才全麵運轉。

上述兩個例子,一個是小企業,一個是大企業,在引進項目時都犯了一個毛病:忽略了“矢”與“的”的聯係,隻考慮其先進性,卻忘掉了可行性。引進先進項目是好事,但是必須有的放矢。如果引進的項目耗資太多,使企業非得砸鍋賣鐵才能應付,那就傷了元氣,屠龍不得反被龍傷;如果引進的項目駕馭不了,花錢買來的機器躺在倉庫裏睡大覺,這種引進就失敗了。如同沒電的地方先買下彩電,缺水的地方先購下洗衣機一樣,占用了有限的資金,還不如引進點有實效的項目。有些引進的項目在技術上雖然可以駕馭,但是缺乏原材料、能源供應和交通運輸方麵的能力,引進的項目還是不能發揮出應有的效益。

引進項目必須進行可行性研究,這一研究應從技術和經濟兩個方麵進行。結論應當是:合理、有利、可行。具體來說,一是價格便宜,符合國情;二是設備現成,很快可以投產;三是有消化吸收技術的能力;四是可以使產品上等級、擴大品種。這才是有的放矢。近年來,一些廠家從國外引進了一定批量的二手設備,它們不一定*3*9屠龍之劍,但伏虎卻不成問題。二手設備並不都是過時淘汰的設備,有不少確實很符合企業之“的”。1987年,大連造船廠得知澳大利亞一錨鏈廠由於澳幣升值、勞動力昂貴等原因,打算出售整套生產線。大連廠經過對設備可行性和先進性的研究,引進了這台二手設備。這套設備首先是便宜,隻花了相當於原價的18.5%的錢。其次,從設備抵港到正式投產隻用了70天,很快形成了生產能力。引進這套二手設備後,使大連廠原生產等級由4等上升為3等(國際標準),產品品種由6種增加到30多種。大連造船廠引進項目是建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的。一則是量力而行,在資金和技術上都能承受得了;二則是較大地提高了企業的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