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市場經濟以義取利(10)(1 / 3)

此時的孟嚐君叫苦不迭,開始思謀脫身之計。他托人找到了昭王最為寵信的妃子燕姬,並給以重金,求她向昭王說情放走自己。燕姬回話說:“若把您的銀狐裘送我,我定當效力。”孟嚐君的確擁有一件天下聞名的銀狐裘,但因為討好秦王,已送給秦王了,如今被秦王封存在國庫裏當作寶貝,哪裏還能弄到另外一件呢?正在他犯愁的時候,有一個本無名的門客自告奮勇,說自己有善偷的本領,可把那件銀狐裘從秦王的國庫裏偷出來。孟嚐君聽了大喜,而那位門客果然不負眾望,在夜幕的掩飾下,從狗洞裏鑽進秦王宮中,在守兵眼皮底下偷回了那件銀狐裘。

燕姬在得到皮衣之後,果然開始向昭王吹枕頭風,使昭王同意把孟嚐君送回。孟嚐君一得到赦令,便星夜兼程地趕往函穀關,惟一害怕的就是昭王聽信臣下的諫言而反悔。緊趕慢趕,在夜半時節來到了函穀關下。秦國有規定,作為東西交通咽喉的函穀關隻有在雞鳴時才能開關,而這時卻隱隱約約地聽見了身後的馬蹄聲。孟嚐君此時焦急萬分,而除此關口外,又沒有其他的路東去。這時,手下的另外一名平常無名的門客說他會學雞叫,可以使秦人開關。孟嚐君大喜,於是那人學了幾聲雞叫,簡直是惟妙惟肖,引得關內外的雞隨之打鳴。後來,果然有飛馬傳達秦昭王的命令,讓關上扣下孟嚐君,但此時,孟嚐君已走出了秦境,逃命去了。

孟嚐君相信人的能力各有其用,不因其人能力小而棄之,不因某人德行之劣而不用,果然在危急時刻派上了用場,從而保住了性命。

通過這個例子我們看到,在用人時,我們應抓住其優勢和特長,充分發揮其潛力。

不如指揮一人

有一句關於老板藝術的話說得很精辟:“指揮千人不如指揮百人,指揮百人不如指揮十人,指揮十人不如指揮一人。”指揮一人,就是抓某一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當然,對集團的重大決策,自然還得主帥親自出馬。

“指揮一人”是用人的上乘法則,但實施起來也有一定難度。其一是要有充分合用的人才;其二是要對人才的能力、人品充分了解;其三是自己要對管理的各個環節充分了解,能準確判斷目前情況是否正常,以便及時調控。要達成這三條,非得長時間下功夫不可。

李嘉誠任用俊才,把自己從事無巨細一把抓的初級階段給釋放了出來,得以將主要精力放到了事關全局的重大決策上。

長江的地產發展有了周年茂,財務策劃又有了霍建寧,樓宇銷售方麵則有一名女將洪小蓮。此前這些工作全部都是由李嘉誠一手包辦的,每件事都要親力親為。而現在,李嘉誠實現了角色換位,由管事型老板變成了管人型老板。

可以這樣說,在20世紀80年代初,李嘉誠每投資一家公司,就要將其控製並做它的主席。從80年代末起,他已沒有多少大規模的收購計劃了,而較偏重於股票投資。他的集團實在太龐大了,他的精力智力都不足以同時管理多家大型公司。他隻有通過債券、股票投資,利用富有進取心的商家為他賺錢生利。這樣,雖不如自己投資自己經營獲利大,但卻比較省事。

從重用周年茂上,可以看出李嘉誠的確很念舊,以至愛屋及烏。不過,更重要的一點是,他看重的是能力而不是背景,以重賢任能為原則。

假設周年茂隻是一個扶不起的阿鬥,那李嘉誠決不會如此重用於他。他要報答周千和,辦法實在多得很,可以送給他一筆錢,讓他去幹別的事情,任其去發展,斷然不會拿自己的事業開玩笑。

霍建寧、周年茂,加上女將洪小蓮,被輿論界並稱為長實係三駕新型馬車。

洪小蓮的年齡也不算大,她全麵負責樓宇銷售時,還不到40歲。

在長實上市之初,洪小蓮就作為李嘉誠的秘書隨其左右,後來又出任長實董事。

洪小蓮是長實出名的“靚女”,不僅人長得漂亮,風度好,而且待人熱情,做事潑辣果敢。在地產界,在中環各公司,隻要提起洪小蓮,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被業界稱為“洪姑娘”。

長江總部雖不到200人,卻是個超級商業帝國。每年為長江係工作與服務的人,數以萬計。資產市值在高峰期達2000多億港元,業務往來跨越大半個地球。日常的大小事務,千頭萬緒,往往都要到洪小蓮這裏彙總。

洪小蓮的工作作風頗似李嘉誠,不但勤奮過人還是個徹底的務實派。就連麵試一名信差,會議所需的飲料,境外客戶下榻的酒店房間等瑣事,她都要親自過問。

要處理日益龐雜的事務,沒有旺盛的體力精力智力,沒有日理萬機的工作效率,是不可想像的。

跟洪小蓮交往過的記者說:“洪姑娘是個‘叻女’(有本事的姑娘),是完全‘話得事’(說話算數,能拍板)的人。”

80年代中期,長實的管理層基本上實現了新老交替,各部門負責人,大都是30~4O歲的少壯派。

李嘉誠不拘一格,敢於重用年輕人,使長實富於活力,而他讓三個年輕人組成自己帶來的“三駕馬車”,更是達到了用人之道的高級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