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市場經濟以義取利(10)(2 / 3)

漢高祖劉邦曾經這樣總結他從一介平民成為大漢王朝開國皇帝的原因:“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我不如張子房;籌集錢糧,保證大軍的物質供應,我不如蕭何;指揮軍隊,戰必勝,攻必取,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的英傑,但是我能用他們,這就是我為什麼能夠奪取天下。”

李嘉誠的用人之道,與劉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就是他為什麼能夠成開創自己前無古人的商業帝國。

善用愚人所長

眾所周知,雜技團裏的猴子為了獲得吃的,通常是非常聽話地表演各種絕活,以贏得陣陣掌聲,而且,觀眾越多它越表演得起勁。其實,人也是一樣的,除了特別自卑的人,幾乎每個人都喜歡在眾人麵前表現自己的長處和絕活。每個人都有優越感,隻不過程度不同罷了。作為老板,應充分發揮員工的長處,避其所短,用其所長。這樣做,不僅僅是出於工作需要,同時也是給員工一種滿足感,讓他知道你知人善任,從而竭力回報你的知遇之恩。

諺語說:“人盡其材,物盡其用。”在某種意義上說,會用人的人,可以使任何人都派上用場,“智者不用其短,而用愚人之所長也。”

南宋兵馬大元帥張俊有一次遊後花園時看見一個老兵在太陽下睡懶覺,便用腳把他踢醒,問道:“你為什麼這麼喜歡睡覺呢?”老兵沒好氣地說:“不是我喜歡睡懶覺,是無事可做。”張俊問他:“你會做什麼事?”老兵毫不謙虛地說:“各種事都會做一點,經商更在行。”張俊問他經商需用多少錢。老兵回答:“大帥,你是懂得無本難求利、大本求大利的道理的。如果經商是為了你一家吃花,一萬元錢就足夠了。如果是為了補充軍餉,錢越多越好”。張俊聽了老兵的話感到言之有理,就起用老兵做生意,為籌備軍需立了大功。

漢高祖平定天下以後,賜宴群臣,問在場的文武百官說:“項羽是位有勇氣、有膽略,英勇善戰的將軍,這些我都自歎不如。而我卻能打敗項羽、平定天下,各位知道這是為什麼嗎?”高起和王陵回答:“陛下每攻下一座城池或取得一塊土地時,都會和全體員工共享。然而項羽卻嫉妒立下軍功的將領,憎恨智者,打勝仗也不論功行賞,得到土地也不肯賜給員工,這就是陛下和項羽的不同之處吧!”高祖笑著說:“二位知其一,不知其二。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裏之外,我不如張良;鎮國、安民,蕭何有萬全的計策,我不及蕭何:統率百萬大軍,百戰百勝,是韓信的專長,我劉某甘拜下風。這三位都是天下人傑,而我能任意掌握三傑,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本領,這才是我能得天下的理由。反觀項羽,連惟一的賢臣範增都使用不當,這也正是他失敗的原因。”

劉邦所言之旨,正是盡人之功得天下。個人立世,成就功名,很需要外力相助。也許有很多人願意幫助你,關鍵在於你要盡人之才,畢人之功,隻有這樣才能得到員工的真誠擁戴。

知人善任,這是老板獲得事業上的成功並贏得員工信賴的重要手段。作為老板,一方麵要選賢任能,同時要適時淘汰平庸之輩。在這方麵,張作霖可謂棋高一著。

張作霖顯赫以後,員工都升了官,他的秘書長卻被撤了職。幾個朋友替他去說情:“大帥待人一向厚道,秘書長撤職後,未派其他差使,生活都成問題了?”

張作霖說:“我對他並沒有什麼,不過他做了八年秘書長,沒有給我提過一個意見或建議,難道八年之中,我都沒有做錯一件事嗎?隻是奉承我,這樣的秘書長,用他又有何益?”眾人隻得作罷。

張作霖評定人才優劣,忠誠固然是第一標準,但不是以善於逢迎為標準,而是以誰肯為其賣命、誰出力大,為衡量人的標準。

甲小姐是某公司的行政助理,公司裏大小事情都由她處理得井井有條,人人都稱讚她“和藹可親”、“責任感十足”,老板也常說:“沒有她,我真不知怎樣做事。”好了,老板另有高就,甲小姐一心以為老板這個空缺非己莫屬了。可是,匆匆過去兩個星期,一點動靜也沒有,甲小姐心焦如焚,忙向其他同事打聽,得到的消息是:公司已聘用一位新同事出任老板職位,而此人還在一家較小規模的公司裏工作,學曆也不比甲小姐高。甲小姐十分不忿,老板怎麼會漠視自己的存在?真正的原因,竟是甲小姐的形象不佳。

無論老板、員工,任何人有所求,甲小姐皆不會拒絕,小至借用會議室,大至超時工作,甲小姐都肯遷就別人,除此獲得“平易近人”的美譽外,同時被視為“無性格”。還有,連雞毛蒜皮之事也插手,又從來不會逆老板旨意,也給人缺乏“創造性”之感。一般而言,老板在找一個具有開拓性和魄力十足的老板時,必然不會考慮這等“平庸”之輩。

一個好漢三個幫,老板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人才,而不是十足的蠢才!

求全責備難管理

《宋名臣言行錄》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經商如果苛刻過分,就像水過於清澈而藏不了魚一樣,容易失去人緣。宋太宗時,有人私運官貨,這是一種違法的行為。太宗說:“對此,不可以過於認真,隻須將那些做得過分、影響極壞的首惡分子懲辦,如官船有挾私行為,隻要他沒有妨礙正常公務,就不必過分追究了。”